乐学善学,成就出彩人生
2022-06-10沈丽燕
数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源于生活,超脱生活。高中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性格条件,立足兴趣培养,发展学生核心品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时候,重点是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分析与对待问题。用自己的已知知识、已知经验解决问题。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很多学生工作以后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并不频繁,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逻辑思维培养、问题思考能力培养对学生来说有着一生的积极作用。
一、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一)模式偏重于灌输式课堂
当前很多学科其实都有暴露这个问题,不仅僅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并不在乎学生的感受,而是完全自己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想要提问谁就提问谁。学生学习非常被动。书本内容讲解完一遍以后,教师直接布置任务。当然任务基本也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自主性。任务完成以后的讲解也完全是教师引导。这种误区已经成为了教学常态。学生没有成为课堂主人公,无法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
(二)不重视自主思考
当前教师所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完成课本内容叙述即可,学生能够考试拿高分就行。这种错误的想法是常态,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创造力。教师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亲自探索答案,形成自主思考过程。
(三)没有准确定位师生角色
当前很多数学课堂完全是教师主导,教师并不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积极课堂需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角色,教师需要发挥的是辅助和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探索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有了这样的前提,学生才能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并将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能力。教师不能使用灌输教学,灌输教学会让学生无法理解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一)把握目标优化教学
高中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仔细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条件。考虑到高中阶段数学内容存在关联性特点,属于有机整体。教师教学前需要先行分析,结合过往教育经验调整教学安排,把握教学理念、教学性质。特别是认识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教师需要立足教学安排,制定知识结构,围绕知识结构开展教学。高中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与掌握明确主题。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应用重点概念与定理。用实际素材和经典模型传达创新、高效学习思想,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基础知识。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安排,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该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理解能力。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就从生活中来,最终服务于解决生活问题。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技能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做到使用理论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对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与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使用生活场景,具体化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对公式定理的含义、用途建立深刻理解。数学教育设计环节需要教师创设对应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知识使用用途。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握与理解数学知识含义。此时教师提出发散性问题,展开了对问题的大胆思考与创新,形成逻辑思维。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因为这一课对于学生空间理解力有很高要求,此时学生表示比较难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用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用数学模型,搭建几何体,随后在直观的观察中,学生就能够积累经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三)自主探索培养逻辑思维
教师教学中不能只考虑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按照对应的教学内容,展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自主意识,让学生灵活地使用知识处理和探索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不断创新、大胆探索,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感知数学中形成对理论知识特征的认知与理解,明白了这些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透过现象理解本质,多思考、多质疑。因为只有在学生犯错以后才能够对自己的问题产生深刻记忆,提高自我价值。比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的时候,这一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基本公式,同时也要在计算和解答题目中寻求规律,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对此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亲自探索和比较,总结规律。有了探索过程,学生就能够形成举一反三意识,总结规律与技巧,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渐渐具备了自己的思维意识,当然不同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该特点,组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交给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随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遇到实在无法理解的,则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在合作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合作意识。集思广益丰富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借鉴他人思维创新发展自己的能力。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师生互动频率,保障了数学教育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使用能力。
(五)趣味教学增加理解
作为当代的常用教学手段,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支持。不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理解,都能够依靠多媒体技术简化教育过程中的难度。多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有着共享性特征。多媒体当中的链接、音频资源和PPT可以实现知识共享,学生可以使用上述资源复习。多媒体技术充满了可理解性、趣味性,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学生原本无法理解、十分生硬的内容用动画模式展示,增加学生对其中内容的认知。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就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数学教育本身比较抽象,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科技的推进下,如今我们已经步入网络教育时代,教育中频频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视频内容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当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都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其中有很多基础性的知识点和公式。步入网络社会以后,如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于学生的影响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配合多媒体技术能够带给课堂趣味性,并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举例来说,学习《立体几何初步》的时候,因为知识点比较抽象,有些学生做不到一遍学会知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课前提前把学习材料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自行使用教师给的微课材料预习。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网络,利用休息时间在网络中直播教学,解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困惑。全方位立体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立体趣味的教学过程将十分单调的素材变成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FA992CAC-DB13-4649-B29E-C02BB1CEC95B
(六)激发学生创造力
作为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数学问题往往有很多种答案。学生做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审视问题、处理问题。该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扰,而是要让学生能够自行思考,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处理方法。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创造和探索,使学生形成创造精神,可以顺利解决和挑战各种各样的情况。培养数学精神以及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比掌握做题方法更加重要。如学习虚数知识点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选择题,比如i是虚数,已知(x+i)(y+i)y,请问x,y这两个实数分别是多少?此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都是一步步计算得到答案,是比较常规的方法。但也有另外的解题方法,比如选项代入法,将答案中的每一种选项带入到问题当中。这种方法错误率低,并且操作简单。教师教学的时候,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礎。
(七)翻转课堂
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追求就是让学生形成扎实的生活能力,可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除了能够掌握数学技巧,还能够形成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教学中,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有知识的体验过程。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翻转课堂带给学生扎实的体验过程。翻转课堂按照课程改革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设置教学任务。翻转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并且一切活动也参考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师更多的是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此时学生就会在自己的专属空间中畅所欲言,享受学习乐趣。比如在学习《任意角和弧度制》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师给出的一些指导与素材自行预习知识。学生在该过程中因为自己才是主人公,所以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大不相同。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选择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以小教师的角色讲解知识,随后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的方法对于负责讲解课程的学生来说,能够有效锻炼其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简简单单的知识点在责任心的约束下,能够让学生深入知识当中,对其建立深刻认知与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八)勤加练习提高领悟
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需要有足够多的训练,正所谓熟能生巧。但这并不意味着训练就是机械式训练、题海训练。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为学生安排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引导性特点的习题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中形成对知识的切实理解。不同问题有着不同的考察点,有些问题对于知识点的埋设很深。学生未必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与考点,此时需要学生多加思索,在实践中练习,在练习中获得感悟与收获。就如同英语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多说才能够形成语感,数学需要多练才能够形成学习能力,练习每一种类型的内容,这样在学生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有参考、有借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
从本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到,高中数学教育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其具有长足教育意义。教师需要用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学习本质和意义,了解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核心认知。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用情境和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自学意识和创造素质,形成核心素养品质。
(沈丽燕,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FA992CAC-DB13-4649-B29E-C02BB1CEC9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