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2022-06-10谭晓芬
谭晓芬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森林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中,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提高树木质量,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现阶段,森林抚育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部分较为专业的技术手段还尚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导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为此,要不断创新森林抚育技术,为我国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基于此,文章通过多年实践经验,主要阐述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重点分析了森林抚育的合理化建议,以推动森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抚育;技术要点;合理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2)04--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4.071
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为打造更加宜居的人文环境,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植树造林工作也让我国荒山荒地的面积比例大幅下降。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的林木覆盖范围已接近饱和状态,在森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的同时,全面提高了林木生长水平。然而,我国各地的林木抚育技术水平以及技术资源仍不完善,在森林抚育质量以及森林抚育效率目标中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为此,相关森林保护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当前森林抚育技术的具体应用水平,不断采用先进的森林抚育措施和方法,完善林业建设中的森林抚育技术,为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 森林抚育工作概述
开展森林抚育工作要将森林抚育理念融入植树造林的各个阶段,让树木在各生长阶段得到良好抚育,提高各类树木的成活率及成材率。森林抚育工作分为林地抚育、林木抚育两种类型。
第一,开展森林抚育工作要结合具体土质状况,实施合理灌溉,并清理土壤中限制林木生长的各类杂物,提高土壤肥力。
第二,森林的持续生长需要技术人员对林木进行抚育采伐,还要定期修整枝蔓,及时清除林地中的杂草,尽可能规避各类不利因素对林木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成材率。
结合林木的除草抚育过程,工作人员要选择合理的除草药物,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草甘膦除草剂,长时间使用会损害林地土壤结构,使应用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导致树木根系萎缩或直接死亡的情况,影响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及自然生物。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除草药物时要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
2 现代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的意义
2.1 提高生态效益
森林树木的抚育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适当的抚育方法和抚育策略,提高林木生长质量,使其长时间保持稳定生长状态。在持续森林抚育过程中,让树木生长更加旺盛、更具活跃性,各个区域的林木群落结构错落有致、极为协调,提高森林区域的生物多样化水平,让林木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发挥森林抚育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促使林木持续茁壮成长[1]。
2.2 加大森林碳汇
现代化林业建设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会不可避免地开展碳汇林业工程。树木生长过程中,叶片自动进行光合作用,持续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大量氧气。将二氧化碳吸收到树木中,自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再将其以生物能的形式储存在树木结构中,此过程可称为碳汇。
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对于巩固维持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林木持续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也能加快林木生长速率。但是,我国质量水平较高、适宜林木种植的荒山荒地区域较为稀缺,仅靠持续植树造林的方式远远无法满足林木资源的实际需求,碳汇也达不到理想效果。
我国当前林木种植大多是幼龄林,这部分幼龄林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抚育,通过科学抚育工作发挥幼龄林的巨大绿化潜力。因此,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大现有森林的抚育力度,优化相关抚育技术,提高森林的生长质量水平。在大面积林地持续生长中,有效应对不可控的气候变化,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我国林地的碳汇水平[2]。
2.3 强化抵御各类病虫害的能力
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工作存在林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基层林场以及个体林场中极为常见,能够持续增加林木种植密度,但是林地内部的透光性便会大打折扣,会导致树木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降低抵御各类病虫害的能力,进而出现抗病性差、枝干叶片位置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对于林地持续发展极为不利。相关技术人员要合理运用林木抚育技术,优化和改善林地生长环境,控制林木种植密度,强化抵御各类病虫害的能力。
2.4 对森林防火的积极作用
纵观世界范围内,各类林地大火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等事故屡见不鲜,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森林抚育工作,减少林地中可燃物质的含量,例如林地中的干燥杂草、各类干枯死木,还要扩大各个林木种植密度,及时修剪林木枝蔓,降低树冠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相关技术人员要借助森林抚育技术,建设较为完整的林地道路,用作林地防火通道,并提前完善割灌除草工序。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安全事故,消防救援人員能够在林地中快速及时地进行火灾抢险和救援。
3 森林抚育工作现状
3.1 工作内容单一
受我国传统植树造林建设理念的限制和影响,在现阶段的森林抚育工作中,大多数技术人员仍旧将森林抚育工作停留在各类树木的割灌、整枝等基础工作中。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仅靠基础的森林抚育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庞大和复杂的森林经营工作需求,需要技术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策略,完善和创新抚育技术,扩大森林抚育范围,调整和优化森林树木及森林种植结构,推动我国森林种植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3]。
3.2 间伐抚育难度高
我国目前针对森林资源开展保护工作,通常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承包的方式对森林树木进行看管和维护,但往往会出现管护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工作难度及工作复杂性也会大大提高,甚至出现乱砍滥伐现象。采用集体林地大面积承包管护模式,由于各部分林木的产权不清晰,相关承包单位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会增加抚育工作难度。
3.3 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往往涉及大面积林木种植,需要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但在我国各个县级村级单位中,资金储备往往较为匮乏。如果森林抚育工作的资金注入量不足,那么后续抚育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我国当前的森林抚育监察机制仍旧不够完善,投入大量资金后未能对森林抚育进行动态化监管,导致大量优质林木被肆意砍伐,影响森林资源运行情况,严重损害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4 森林抚育技术实施要点
4.1 透光抚育技术
在林木抚育过程中,清除部分树叶以及附着在树木上的其他植物,增加林木采光面积,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专业技术人员称之为透光抚育技术。透光抚育技术通常被应用在幼龄树木的抚育过程中,定期对幼龄树木进行透光抚育,能够大幅提升幼龄树木的生长效果。苗木正常栽植完毕后,间隔较短时间便会对其进行透光抚育,推动幼龄树木的快速生长。
现阶段,透光抚育技术要结合具体实施策略以及实施时间,通过把控实施策略以及实施时间,提高透光抚育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准确度,让透光抚育技术得到具体落实。在透光抚育技术的实施策略中,一般采用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三种方式。如果林地坡度较小、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工作人员可采用全面抚育方式。如果林地坡度过大、人力资源较为稀缺,要采用团状抚育方式。如果林地种植区域的环境能够让工作人员沿等高线平行布设5 m~10 m的抚育带及10 m~20 m的保留地,则可以采用带状抚育方式,推动抚育技术落实,提高抚育工作效率及水平。在时间规划方面,要遵循现行原则准确作出标注,确定较为具体的技术实施时间,让技术应用更加科学合理[4]。
4.2 生长抚育技术
采用生长抚育技术,加快林木生长速度,还可通过不断砍除树木分枝,让树木主干保持竖直形态。开展生长抚育工作能够大幅提高林木养分吸收能力,在土地较为肥沃、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森林区域,扩大生长抚育技术的应用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相应的强度参数进行操作,确保技术落实的准确性,避免适得其反。
4.3 生态疏伐抚育技术
采取生态疏伐抚育技术,相关工作人员要调整林木组成结构,改善森林植被的生长环境。如果林木种植密度过高,对防护带或者防洪交通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要应用生态疏伐抚育技术对中龄组防护林进行生态疏伐,结合具体技术目标,设置较为正确的生态疏伐抚育对象。
4.4 卫生伐抚育技术
当林木出现病虫害感染、涉及森林火灾以及风雪灾害时,相关技术人员便可应用卫生伐抚育技术,避免病虫害问题以及各类自然灾害对林木造成威胁。通常情况下,卫生伐抚育技术会应用在病虫害以及各类灾害威胁问题上。相关工作人员以全面抚育技术为主要策略,清除全部受害树木。如果受害树木规模较大,当前森林的健康状况较为理想,那么就可适当保留一部分受害状况较轻的林木。
5 森林抚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5.1 强化森林抚育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森林抚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林木抚育工作的研发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制定支持森林抚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林木抚育组织机构,推动林木抚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5.2 积极推广抚育手段
我国林业部门要不断加大森林抚育技术的研发力度,逐步积累先进的抚育经验,为基层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现阶段,森林抚育工作涵盖多方面内容,尤其是要着重关注和探索采伐技术。各类抚育技术也要得到强化应用,剔除一部分对森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同时,调整各类树木,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扩大树木的营养面积及生长空间。
除此之外,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森林抚育技术,提高林木抚育工作质量,推动林业种植工作可持续发展。
5.3 建立健全森林区域防护体系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应用森林抚育技术,实施全面管理,全面防护林木生长区域。从以往我国森林植被保护效果看,安全的云幕防护措施仍旧存在较大欠缺,导致出现安全隐患。为此,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和改善防护体系,提高林木的防护功能。一部分不法人员进行了极为严重的资源砍伐,影响林区的生长环境。林区的管理人员要逐步建立完整的森林保护规范以及法则,将森林破坏现象纳入法律管控,避免森林受到损害。
6 结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森林有密切关联。近年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使用使得资源在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较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发生概率的增加给人们发出了警示。因此,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森林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中,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提高树木质量,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现阶段,森林抚育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作为推进森林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森林抚育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这一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森林抚育技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部分较为专业的技术手段还尚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导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森林树木资源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森林抚育技术,确保林业经营发展更加稳定和高效。为此,广大抚育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必须针对林场发展需要對其抚育采伐技术进行分析,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要不断出台推广以及监察政策,完善森林抚育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玉焕.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与施工技能措施[J].河南农业,2021(32):51-52.
[2] 李昌.半干旱地区森林抚育技术及有效措施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9):44-46.
[3] 李超.森林培育中森林抚育间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21(30):132-133.
[4] 李晗晗.“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