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处不胜寒
2022-06-10麦舜翩
麦舜翩
“高处不胜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本意是指站在比较高的地方,周围没有其他人或物,显得空旷凄凉,身上不自觉地感受到寒意。现代人常将这句话引申为身居高位或达到较高成就的人,反而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关爱和认同,很孤独,缺乏安全感等。
常人说,站得高看得远。高处自然有高处的好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研究学者认为,追求地位是人类的基本动机,高地位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资源和决策权。以往研究提出,相比低地位,高地位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大大提升一个人的积极感受,增强动机和绩效。然而,地位也是双刃剑,存在着负效应。国内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较普通人群差,主要体现为焦虑水平高、躯体症状多、情绪上压抑。其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担忧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是一个客观进程,高管作为组织的掌舵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必然会遇到很多挑战。而处于高地位的管理者总被期望表现得更好,导致压力过大,甚至进入低效状态。
角色多任务重。高管这一角色附带的功能很多,包括业务决策、人员管理、危机应对和日常事务处理等。当任务超出精力负荷时,人就会感觉到压力。
工作生活失衡。高地位人群面临更多的“地位威胁”,怕“掉下去”,于是会比普通人做出更多的组织贡献,以免地位受损。而过度投入工作,就很难有时间履行家庭角色的义务,家庭冲突频发;同时也可能无暇顾及身体,健康日益受损。
脆弱无人可说。一般而言,高管作为管理者需要做一个好的示范榜样,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当情绪压力无法正常地表达出来,就可能會转化为躯体症状。且由于工作占用太多精力,高管也慢慢难以与朋友建立更深度的关系。
针对以上这些原因,为缓解高处不胜寒的压力,有学者建议尝试以下办法:
①承认和接纳企业发展进程就是起起伏伏的状态,不必强迫组织和个人永远进步,并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减少因过度担忧带来的行动无力。②合理放权,适当分配任务,一方面减轻自身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可用之人,提升下属工作能力。③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式区分工作、生活角色,例如回家了就换上一套居家服,如果需要在家工作,就到固定的区域,如书房。有意识地区分角色可以帮助人缓解角色冲突,在私人时间里卸下工作的重担,回归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