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青山顶上行
2022-06-10安虎贲
安虎贲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领导干部要善于以战略家头脑总揽全局,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在准确把握战略全局中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提升“庙算”之能,以坚定的战略谋篇布局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愈加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愈加艰巨繁重,这就愈加需要领导干部注重运用战略思维观察大势、谋划大事、推进工作。
要开拓全局视野。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战略思维去解读时代、观察世界、把握大势,还要注重培养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挑战有科学预判,做到战略前置、未雨绸缪。
要掌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战略认知,对历史进程认识得越全面、对历史规律把握得越深刻,对前途的掌握就会越主动。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创造新的历史奇迹。
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能把握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更有力地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摸实摸透一线情况,架起上下连通桥梁,确保信息可靠、决策科学。
把握成事之道,以灵活的策略开创新局
坚持党的战略策略,要恪守干事担事之心,心无旁骛抓好落实。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要确定科学政策策略。战略与策略具有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只有战略没有策略,那么战略就是空头支票;如果只有策略没有战略,那么策略就会失去方向。我们要妥善处理好方法和目的、局部和大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坚持以战略统揽全局、统领策略,又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制定配套策略,使策略有力支撑战略;既着眼长远制定战略愿景、战略规划,又着眼解决各种现实矛盾问题,增强策略安排的精准性、务实性;既在战略上勇于进取,又在策略上稳扎稳打。
要增强狠抓落实功力。抓落实既是能力体现,也是责任使然。政治上的战略,包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是我们党观全局、望长远、谋大势作出的基本判断和重大决策,必须坚定看齐、全面对表、坚决执行。要善于在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中找到平衡,找出影响全局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设立阶段性目标,布局主攻方向,分步推动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要树立“三分部署,七分落实”的执行意识,定下的决策部署必须“快”字当头,“干”字为先,马上就办。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紧盯上级部署的、群众期盼的、工作急需的、影响全局的,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要完善制度机制设计。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是推动工作部署落地见效的重要保证。制度建设关键是实用,既要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也要与时俱进、破立并举。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使中央和国家机关承担起“最初一公里”的职责,使地方党委履行好“中间段”的职责,使基层党组织完成好“最后一公里”的任务,确保党中央的每一项决策部署都得到全程无缝落实。要努力通过制度建设,把狠抓落实的经验做法固定下来,用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抓落实的刚性,做到战略部署有保障、策略执行有实效。
增强驾驭之功,以持久的定力夯基稳局
拥有坚定的战略定力,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强大优势。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前进、越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就越加需要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历史机遇意识和风险忧患意识,坚定持久地保持战略自信、前进定力。
要保持理论清醒。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这种理论思维体现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富有洞察力、前瞻性、准确性的战略思维力和政治判断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领悟和转化运用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规律、洞察历史大势、回应时代呼声的科学理论,是当之无愧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领导干部要一以贯之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持续学思践悟,强化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政治立场不移,保证政治方向不偏。
要保持强大自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进行百年布局的大党,具有强大的自适应和自调节能力,具有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骄的优良传统。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要坚定走自己的路,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绝不掉入陷阱里。
要保持前进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战略定力是因为战略任务极其艰巨,需要长期不懈地奋斗;强调前行定力是因为现实环境异常复杂,不断刺激和考验着战略耐力。矛盾法则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能“耐”则能“定”,能“定”则能“慧”。保持前进定力和耐心,不是被动应付,更不是无所作為,而是谋定而后动,先发以制人。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深邃的思想力、准确的判断力、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忍耐力,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发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钉钉子”精神,面对压力,在“忍”和“韧”中放眼量物、积蓄力量。要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前进定力,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深刻把握贯彻执行党的战略策略的实践要求,善于把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上思考,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思考,把当前的问题放在过程中思考,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算大账,推动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能够坚定不移地实现。
(作者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