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成就、问题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2-06-09黄国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田耕地粮食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 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1],标志着我国中部地区6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稳定、和谐、繁荣的基石。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2021年12月8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谆谆告诫:“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反复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3]。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确保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基地”,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巩固提升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1]由此可见粮食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中部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概述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土地总面积102.85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0.71%,其中耕地面积3050.83万hm2(2017年),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2.62%[5];2020年中部地区共有人口3.65亿人,占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总数(14.12亿人)的1/4以上[6];2019年中部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22%、29.33%和30.11%;木材、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6.96%、27.87%和20.34%;2019年中部地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737.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2.08%(表1)[5]。由此不难看出,中部地区在全国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表1 中部地区土地、耕地、人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和GDP及占全国比重

二、成就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加粮食产量

1949年,我国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只有3218.8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28.44%;2019年,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9986.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比重提高到30%以上。70年(1949年至2019年)间,中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5.21倍(表2)。

表2 中部地区1949年与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之比较

中部地区粮食总产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增长,主要在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从1949年至2019年,中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8.5%,单产提高了4.7倍(表2)。

(二)养活中部人口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最大的成就是养活了中部地区人口。1949年中部地区人口1.52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42亿人)的28%;2019年达到3.72亿人,占全国人口(14.00亿人)近27%。从1949年至2019年,中部地区人口增加1.46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同样增加了1.52倍,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212.85千克/人,增加到2019年的536.61千克/人。中部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飞跃”,关键在于,粮食总产量有了大的提高,由1949年的3218.8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19986.5万吨,净增5.21倍(表3)。

表3 中部地区1949年与2019年的人口、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之比较

(三)为国提供粮食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成就不仅在于其养活了中部地区人口,使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了1.5倍,而且还在于中部地区各省为国家提供粮食,对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历史来看,中部地区作为国家的“大粮仓”,历史上就一直为国家提供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稳定供应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以中部地区江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一直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是全国从未间断调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改革开放后,江西外调粮食更是有增无减,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每年调出的粮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10亿公斤/年增加到近年来的50亿公斤/年左右[8]。江西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粮食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1962年,毛泽东在江西视察时称赞“江西同志照顾大局”。1992年,邓小平南行途经江西时动情地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作了贡献的。”

从现实来看,我国现有13个粮食主产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其中就有5个(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在中部地区。即是说,全国38%的粮食主产区设在中部地区,中部地区80%的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河南省不仅解决了该省近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300亿公斤原粮和粮食加工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9]。

(四)提高产品品质

70多年来,中部地区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不断提升粮食及各种农产品的品质。其集中表现在中部地区各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增加和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的提高等方面。如:

山西是著名的“杂粮王国”“中国小米之都”。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山西“三品一标”登记认证达1733个。其中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数达119个,全国排名第三。经过初步测算,“三品一标”农产品全年实现产业增值近10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达到500元[10]。

河南省截至2020年底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及名特优农产品共3894个,其中绿色食品2142个、无公害农产品1345个、有机农产品3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6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16个,绿色食品数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11]。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第一省”,2021年小麦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02.2万hm2(1533万亩),较2020年增加12.2万hm2(183万亩),其中,强筋小麦87.33万hm2(1310万亩),弱筋小麦14.87万hm2(223万亩)[12]。

安徽省截至2020年12月底“三品一标”标志农产品已达8383个,超过“十三五”发展目标1983个,年增长率30.3%。“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已达到333万hm2(5000万亩)[13]。

江西省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扶持粮食及各种名优农产品发展。2012~2019年,江西“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从2002个增长到5079个,年均增长14.2%;无公害产品从1213个增长到2097个,年均增长8.1%;绿色食品从385个增长到663个,年均增长8.1%;有机农产品从348个增长到2225个,年均增长30.3%;农产品地理标志平稳增长,由56个发展到94个,年均增长7.7%[14]。

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水稻。近年来,湖北水稻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9年5月,全省已审429个水稻品种,早、中、晚,籼、粳,粘、糯稻品种无一不全,国标三级以上品种254个,约占60%;品种结构优化,品种应用向优质、特色方向发展,早稻以加工专用型为主,中稻以优质、稳产、抗逆为主,晚稻以优质、抗逆为主,2018年全省优质稻种植率77.3%[15]。

湖南省截至2017年底“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359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21个、绿色食品1209个、有机食品21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4个[16]。作为我国水稻生产大省,湖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8,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2018年全省三等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268.95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67.1%,其中二等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71.11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18%。优质稻大面积推广,使湖南省稻米品质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17]。

(五)优化粮食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不断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突出标志是:种类多样化和布局区域化。以我国著名的“小杂粮王国”——山西省为例。如新中国刚成立时,山西省基本不种植水稻(主要因为水利条件没有解决),而且种植的“杂粮”种类也偏少。而目前(2019年)由于生产条件大大改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500hm2[5],种植的“杂粮”也有豆、麦、粟、薯、禾5大类20种,种类之多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山西省还不断调整“小杂粮”布局,使全省杂粮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一批优势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包括: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和晋西北地区的优质小米基地,晋西北地区的优质马铃薯、杂豆基地,雁北地区的优质苦荞基地,晋中地区的优质甜荞基地[18]。优化的结构和布局,从而提升了粮食生产的功能和效益。

(六)拓展生产功能

近年来,中部地区和全国广大稻区一样,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由传统意义上稻田只种植水稻单一作物,拓展为稻田既种植水稻,又同时在稻田里养殖虾、鱼、蟹、鳖、蛙、鳅等水生动物,形成“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稻鱼”和“稻鳅”等多种立体种养模式,大大提高了稻田资源利用效率,拓展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取得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好效果。2018年中部地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94.5万hm2,水产品产量132.5万吨,2019年分别增加到120.2万hm2和177.4万吨,分别净增加了27.2%和33.9%,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与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于2019年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表4)[19-21]。

表4 中部地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与水产品产量(2018~2019年)

由此可见,中部地区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区域。由于实行稻渔综合种养,中部地区稻田不仅生产了粮食(主要是稻谷),还收获了水产品,同时,由于“稻”与“渔”(水生动物统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稻田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减少,从而既“节资”(节约农资投入),又“环保”(保护稻田及整个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生产过程中“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协调发展,拓展了粮食生产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

(七)促进农民增收

种粮可以增收,可以致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农民增收。其主要增收途径如下:一是出售原粮增加经济收入。根据调查和分析[22],2019年湖南省种植水稻的纯收入分别为:早稻,3950.25元/hm2;中稻,8261.25元/hm2;晚稻,7344.60元/hm2;再生稻(头茬),6627.60元/hm2;再生稻(二茬),4103.85元/hm2。二是国家粮食补贴增加经济收入。2004年,国家开始城市、工业反哺农业,陆续出台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一系列补贴政策,而且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补贴资金数目不断增大,补贴资金使农民直接受惠。特别是2006年取消“三提五统”等税外收费、改革农业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更是激发了中部地区及全国各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三是发展旅游增加经济收入。将粮食生产、农田景观、农业文化遗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现代新型农业,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促进现代农业朝着多功能、多模式、多业态、高质高效方向“绿色转型”,已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四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粮食加工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增值和快速发展。

(八)带动产业发展

中部地区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粮食产业及整个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江西依托丰富的粮食种植业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粮食贸易,由粮食这一“龙头”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构建了以米、面、油及制品为支撑的粮油加工体系,提升了产业整体效益和质量。湖南作为全国粮食大省,“籼稻产量第一大省”,2013年粮食产业就已成为湖南省第九个“千亿产业”[23]。作为全国“小麦第一省”的河南省,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2019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240亿元,粮食收购总量突破400亿公斤,外调的谷物及其制成品年产量约为600亿公斤,已培育出“三全”“思念”“白象”“卫龙”“想念”“博大”等国内知名粮食企业品牌[24]。

(九)改善生产条件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之所以取得上述巨大成就,与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分不开。

一是改善水利条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中部地区各省积极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持续改善农田水利排灌条件,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2019年中部地区共有耕地灌溉面积1961万hm2,占全国总耕地灌溉面积的28.55%;中部地区共有建成水库40870座,占全国建成水库总数的41.66%,水库总库容量2812亿m3,占全国总数的31%以上[5](表5)。

表5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农田基本条件(2019年)

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9年,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1983万KW,占全国总数的31%以上[5](表5)。中部地区山西省2019年农田机耕率84.67%、机播率84.71%、机收率61.7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25],特别是马铃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率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身之本。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的具体举措。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新建成高标准农田分别为546.67万hm2(8200万亩)、543.33万hm2(8150万亩)、559.40万hm2(8391万亩),全国累计建成0.5333亿hm2(8亿亩)高标准农田目标已实现[26]。中部地区各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截止到2018年底,山西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hm2(1200万亩)[25]。河南省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4万hm2(660万亩),2021年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hm2(750万亩),同时打造2万hm2(3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国人粮仓”根基越筑越牢[27]。截至2020年末,安徽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0.05万hm2(4950.8万亩),超“十三五”规划任务311.33万hm2(4670万亩)的18.72万hm2(280.8万亩)[28]。安徽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于2018年、2020年两次获国务院奖励。截至2020年2月,江西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5.02万hm2[29];湖北省实际获得国家认可备案并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达到168.84万hm2[30];2020年,湖南省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hm2[31]。

(十)促进科技进步

农业发展、粮食增长,均依赖于科学技术、取决于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又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有了大发展,农业科技有了大进步。

建立粮食科技机构和平台。中部地区各省先后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粮食科技创新机构和研发平台,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南方红壤地区粮经饲作物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体系研发),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7%[32]。和全国一样,中部地区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不断提升。2018年,山西省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8.2%[33]。1986~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3.81%;2021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预计到2025年,河南省粮食产能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7%[34]。安徽省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35]。江西省201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36]。2017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为59%[37];2020年,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38],湖南省“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39]。

三、问题

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要求相比,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尚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一)耕地锐减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是种植粮食作物的主要场所。目前,中部地区耕地数量、质量均出现“锐减”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耕地“流失”。由于中部地区各省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客观上造成对农业耕地资源特别是良田的“占用”和“拉动”,使本来就紧张的中部地区耕地资源就更趋紧张。根据研究,从2009~2018年的10年间,中部地区6省中,湖北省耕地面积减少8.42%,河南省减少3.37%,安徽减少1.91%,山西省减少1.03%。[40]

二是耕地“撂荒”。如果说,耕地“流失”是直接、显性造成耕地面积减少,那么,耕地“撂荒”则是间接、隐性造成耕地面积减少——是耕地利用面积的减少。根据研究,2017年江西耕地“撂荒”面积25.07万hm2,撂荒率8.79%;湖北耕地“撂荒”32.45万hm2,撂荒率6.06%;安徽耕地“撂荒”24.01万hm2,撂荒率4.35%;湖南耕地“撂荒”16.12万hm2,撂荒率3.52%;河南耕地“撂荒”17.57万hm2,撂荒率2.15%。5省耕地“撂荒”面积115.22万hm2,共造成粮食产量损失662.9万吨[41]。

三是耕地“退化”。耕地“流失”是耕地面积的“锐减”,耕地“撂荒”是耕地利用面积的“锐减”,耕地“退化”则是耕地质量上的“锐减”。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调查,该省耕地出现明显退化现象:(1)耕层变薄。全省耕地耕作层厚度普遍变浅、变薄,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20cm,低于全国21.6cm的平均厚度。(2)土壤变“酸”。全省土壤pH值小于5.5的面积约53.33万hm2(800多万亩),豫南和豫西南地区土壤酸化有加重和扩大趋势,局部地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pH值降低1~2个单位。(3)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2020年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9.2g/kg,远低于全国24.4g/kg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7%。(4)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大。全省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其主要障碍因素包括:丘陵山地土壤瘠薄、土壤障碍、土壤板结、耕层偏浅、灌排条件差、部分土壤酸化、营养不均衡等。[42]

(二)生态破坏

如果说耕地锐减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障碍因素,那么,生态破坏则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和威胁。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与全国各地一样,中部地区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这就难免对区域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带来生态风险和挑战。据作者实地调查,“景(景德镇)鹰(鹰潭)高速”途经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春涛乡东门村委会高岭村小组,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11月修建时,对该村山体、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等造成极大破坏。

其次,农业机械化正在中部地区和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由之举,然而,大型机械田间作业对农田造成的生态破坏随处可见。一是破坏农田田埂;二是辗压农田土壤,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农田平整性、平整度,造成农田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既不利于耕作,更不利于作物生长;三是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型机械在田间反复来回作业,不仅会直接“伤害”“杀死”田间动物(如青蛙、蚯蚓、泥鳅等),还会极大地破坏农田原来“安静”的土壤生态系统,“恶化”农田生物生存环境,从而导致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保持和建立健康、丰富、充满活力的农田生态系统。

第三,近年来,中部地区和全国稻区一样,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速度快,面积大,成效显著。但不容忽视,由于有的地方在稻田改造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按要求、不按标准、不按规范操作,造成稻田沟渠过大(宽)、过深、过硬,不仅造成稻田耕地面积浪费,还破坏了稻田整体生态结构,且难以“复原”(一旦不实行稻渔综合种养,难以恢复为原来稻田)——这是对稻田生态的极大破坏,必将损毁稻田粮食生产能力,对增加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极其不利。

第四,最近几年,中部地区正在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其积极意义和取得的实际成效毋庸置疑。但也必须看到,有些地方不按要求和标准规范建设,造成高标准农田成了“水泥化的农田”——水泥化的机耕道、水泥化的田埂、水泥化的沟渠,缺乏“生态味”,实际上是对稻田生态的破坏,不符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资源浪费

一是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是中部地区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节约利用、高效利用水资源,才有利于区域粮食生产。然而,在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问题非常突出。由于许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生产方式,粮食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且非常严重,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致使目前水资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即是说,2/3的水资源被白白“流”掉了、“跑”掉了。

二是肥料资源浪费。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倡“节肥”“减肥”,肥料使用量特别是化肥使用量有了明显下降,但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肥料资源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且在中部地区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据作者粗略估算,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过程中肥料利用率一般只有25%~30%左右,除约1/3保留(保存)在土壤中(被土壤固定用于下一季作物),约有1/3左右的肥料流失了——或以气态挥发了,或通过径流(水土流失方式)流失,或通过土壤淋溶方式流失。

三是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作物秸秆资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由于思想不重视、利用方式方法不科学,中部地区作物秸秆资源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利用,浪费还比较严重。据作者实地考察和典型调查,中部地区作物秸秆资源至少还有约25%~30%没有得到利用,乱堆乱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影响美观,对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不利。

四是畜禽粪便资源浪费。畜禽粪便资源是优质的肥料资源。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部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在乡村生活的人口越来越少,养殖业规模也就越来越小,产生的畜禽粪便的数量自然较以前要少得多。但就是如此少的畜禽粪便,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据作者在中部地区有关乡村调查,现在乡村村民很少将分散的畜禽粪便资源进行积制、收集起来再施入农田,很多地方是分散的畜禽粪便资源“无人问津”,任其“满地跑”“遍地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四)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影响和阻碍中部地区粮食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这里特别需要指出来的是,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存在严重的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稻米质量产生极其不利影响。一是污染面积大。据调查,湖南省被污染的耕地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3.7%,还有25%左右的农田大气污染和27%左右的农田灌溉水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镉(Cd)、铅(Pb)等重金属[43]。二是超标率高。2014年,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雨湖区及湘乡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土壤平均镉含量0.89mg/kg,超标率达到89%[44];张建辉对湖南省108组土壤样品品检测发现,土壤镉超标率90.7%[45]。三是污染重金属种类多。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对南方四省(湖南、江西、浙江、福建)集中连片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以上4省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其中,重金属点位污染等级最高的是江西省,约有5.26%的Hg为中度污染;重金属污染种类较多的是湖南省,9.52%~14.29%的土壤Hg、As和Ni呈轻度污染[46]。四是对稻米造成的污染重。2014年,对湖南重点矿区稻田生产的大米进行调查显示,衡东县大米镉含量最高2.08mg/kg,超标10.4倍;株洲大米镉含量均值0.55mg/kg,超标率80%[47]。

(五)基础脆弱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与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突出表现在:

一是“病险”水库多。在中部地区各省现有建成的水库中,约有1/3是“健康”的,能正常运行并发挥其蓄水、灌溉功能;另有2/3的水库中,一半带病作业,一半不能作业。

二是中低产田面积大。中部地区现有粮田中,有1/3是高产良田,有大约2/3属于中低产田,存在多种生产障碍因子,如耕层薄、酸性重、肥力低、土质僵硬且易板结,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典型的跑水、跑肥田,有的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等。

三是抗灾能力弱。由于农田“内部”土层薄,容易跑水、跑肥,再加上“外部”的农田水利条件整体没有跟上,这就必须导致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尤其是水旱灾害。所谓“小水小灾,大水大灾,无水旱灾”,正是这类农田抗灾能力弱的“写照”和“反映”。

四是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从中部地区目前总体状况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离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路要走。

(六)灾害频繁

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对区域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极为不利。2019年中部地区农作物总受灾面积为703万hm2,绝收面积113万hm2,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6.5%和40.5%;特别是旱灾就更加严重,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3%和73%;中部地区由于农业自然灾害造成人口受灾和人员死亡(含失踪),分别为6965.4万人次和195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0.62%和21.45%;全年经济损失3271亿元,占全国总损失的28%以上(表6)[5]。

表6 中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2019年) 单位:万hm2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20日以来,河南郑州、新乡、开封、鹤壁等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灾情统计情况,截至7月23日,全省农田积水面积75.47万hm2(1132万亩),农作物受灾71.2万hm2(1068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9%,其中玉米49.73万hm2(746万亩)、花生10万hm2(150万亩)、大豆2.7310万hm2(41万亩)、其他2.07万hm2(131万亩);成灾7.2万hm2(108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0.9%;绝收2.33万hm2(35万亩),占秋作物面积的0.3%[48]。

(七)效益降低

近年来,“种粮不赚钱,种稻会亏本”在中部地区一些地方已不是新鲜事,这是最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发展粮食、增产粮食越来越困难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何会出现种植粮食作物、种植稻谷经济效益不仅不高,有时还可能会亏本?这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资成本提高。近年来,种子(特别是杂交水稻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各种农资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农资成本快速提高。二是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造成“请人”“请工”越来越困难。根据作者调查,前几年,“农忙”季节请人做一天农活(如收割稻谷),有80~100元左右即可,现在需要200~300元,甚至更高。三是土地(耕地、农田、粮田)流转费用越来越高,由前几年的的100~200元/666.7m2(亩)左右,上涨至500~600元/666.7m2(亩),甚至700~800元/666.7m2(亩),或者更高。四是机械化“耕”(耕田)、“种”(播种、栽插)、“收”(收获、收割)、“管”(用无人机打农药等)等各个环节的费用价格近年也有较大上涨,等等。由于上述“成本”过快增长、过多提高,而稻谷售价(收购价格)并无太大增加。这就必然导致种粮、种稻的经济效益下降,挫伤农民种粮、种稻积极性,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粮食生产发展不利,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

此外,粮食生产各链条脱接,种、养、加没有很好衔接,产、供、销没有有效配套,粮食生产的产业化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产业融合没有跟上,这也是导致中部地区各省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重要原因。

(八)科技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在肯定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中部地区农业科技还相对比较落后,必须急起直追、后来居上,方能实现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投入较低;二是农业科技人才总量还不足,尤其是从事粮食科技的高端人才还比较缺乏;三是农业科技贡献率仍然偏低,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80%~90%以上)。

四、对策

进入“十四五”时期,全国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新时代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担当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中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要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学习,学习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等相关主题和内容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要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强化责任和担当,切实增强加快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要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到中部地区各省粮食生产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主动促进、推动中部地区各省的粮食生产,为实现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出谋献策。

(二)保护耕地,利用耕地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发展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必须首先守住耕地这个根基,切实保护好中部地区各省宝贵的耕地资源。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精神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

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保护耕地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中部地区各省必须充分利用好每一寸耕地资源,充分发挥每一寸耕地资源的作用和功能。决不能浪费耕地资源。这里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从而提高土地(耕地)全年利用率;二是要发展间、混、套作,实行立体种植、立体种养,尤其是中部地区旱地,更适宜推行旱粮作物间的间混套作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模式更多、效益更佳。

(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提高粮食总产量,是维护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区域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提高中部地区粮食总产,在播种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关键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中部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广高产粮食作物品种;二是推广优良、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三是合理使用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农药(主要是生物农药)、农膜等各种物质投入;四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等等。

在提高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还必须改善粮食品质。如果说,提高粮食产量是为了解决人们“吃得饱”的问题,那么,改善粮食品质就是解决人们“吃得好”的问题。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既解决“吃得饱”的问题,还应满足“吃得好”的要求。改善中部地区粮食品质,应做到:第一,选用优良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好品种”“好粮种”;第二,节肥减药,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农田生产环境、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奠定基础;第三,治理农业、农田、农村周边污染型企业和各种污染源,减少农业“外源性”污染、点源污染;第四,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绿扩绿,优化农业外部“大环境”,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品牌农业”“品牌粮食”。

(四)休耕轮作,用养结合

如前所述,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然而,由于农田长期“高负荷工作”“过度耕作”,致使部分农田特别是粮田已出现“入不敷出”、地力下降、质量“退化”、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包括出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等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长远发展,危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为此,中部地区各省要将休耕与轮作结合起来,适度休耕、适当轮作,建立用养结合型粮田耕作制度。

具体措施:一是可有计划地选择“重金属污染”粮田、肥力退化严重农田、低质低效耕地等实行适度休耕,为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休耕形式可选择“季休”或“年休”两种形式,休耕面积以粮食播种面积的3%~5%为宜,最多不超过8%~10%。二是实行轮作,包括水旱轮作、禾豆轮作、粮饲轮作、稻渔轮作等,每年轮作面积可以达到25%~30%,这样才能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三是扩大养地作物比重,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稻田冬季可种植紫云英、油菜、大小麦、蚕豌豆、马铃薯,以及各种蔬菜等;山西、河南可发展旱地绿肥与粮食作物间套作,以扩大养地作物比重,从而实现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

(五)节本降耗,提高效益

节本、减损、降耗,有利于提高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效益,这也是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

一是节本。节省粮食生产过程的各种成本,如节地、节时(节省时间,充分利用季节)、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节膜(节省农用塑料薄膜)、节材、节电、节省人工等,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之路,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

二是减损降耗。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对于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无形粮田”“无地增产”的意义。根据有关研究,全世界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3.8%,价值4000亿美元,相当于14亿hm2土地的产出。[49]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2018年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披露,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50]。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估算,我国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12%。可见,损耗之大,十分可惜,令人痛心。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减少和制止粮食的损失和浪费。

(六)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我国已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已正式发布[51]。全国各行各业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一“双碳”目标不懈努力。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要主动“对接”这一目标,实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其具体行动和措施:(1)发展保护性耕作,因地制宜地广泛推行少耕、免耕、覆盖等技术措施。(2)推广秸秆还田,这里要强调三点,一是要将健康、无病虫害的作物秸秆还田,而对有病虫害的、不健康的作物秸秆要另行“处理”(如沤制堆肥),否则,易加重农田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二是秸秆还田量,以1/2直接还田比较适宜,秸秆还田量太多、太大(如全量直接还田),往往容易导致田间耕作困难,秸秆不易腐烂、腐熟,水稻还容易引起“坐蔸”,不利于作物增产;三是秸秆一定要粉碎后还田,这样才容易在土壤中降解、吸收。(3)节肥减药,即减少肥料(主要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投入,有利于节能减排。(4)绿色防控,即尽量用生物的办法、生态的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实行生物减灾、生态控害,从而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

(七)改善条件,夯实基础

一是进一步改善水利条件,中部地区各省要对现在水库、水坝、水沟等各类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和“带病”作业的水利设施要进行全面改造、加固、整修,必须达到“高质量”的要求;二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农田(粮田)质量有一个大提高;三是对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和升级,以适应现代高质量发展之要求;四是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防灾、避灾、抗灾、救灾,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八)产业融合,高效发展

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全产业链条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一是要做大第一产业——粮食种植业。即在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粮食总产量,以不断满足中部地区人口增长对粮食数量的需求;同时,还要注重改善粮食作物品质,以满足人们对粮食品质的需要,实现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二是要做强第二产业——粮食加工业。要大力发展粮食精加工、深加工,增加加工粮食种类和品种,将中部地区现有比较“弱”“小”的粮食加工业做强、做大,这是实现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加工增值、提质增效”关键之举。

三是要做优第三产业——粮食旅游业。将粮食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与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粮食旅游业,以及文旅业(粮食文化+旅游业)、文创业(粮食文化+创意业)等,必将大幅度提升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湖南省安仁县创建全国首个集粮食生产、农田保护、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稻田公园”。据不完全统计,稻田公园开园以来,已接待省内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西及港澳等地游客近千万人次,为当地带来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这种由“粮食+”“农业+”构成的现代复合、综合型产业融合模式,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成功案例[52]。

(九)应用高科技,实现高效率

高科技支撑,高效率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应用现代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着力实现光、热、水、土、机械、劳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利用与转化的高效率。

总体原则和要求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无人机、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全过程和全产业链条,从而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率、粮食生产及整个粮食产业高效率。

其具体措施和环节包括:一是工厂化育秧(育苗)。利用现代化光、温、水、肥等控制设备和手段,由传统农业“露田育秧、大田育苗”转变为工厂化育秧、育苗,可大幅度提高秧苗成活率和提升秧苗素质,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二是机械化耕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推广农业机械化,实行机耕、机插(秧)、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三是精准化施肥、控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对作物生长期间水、肥利用状况进行精准调控,从而可大大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无人机防病、灭虫。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绿色农药、生物农药),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五是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监控和调控,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的资源利用高效率和生态经济高效益。

猜你喜欢

农田耕地粮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珍惜粮食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