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中心春满园
2022-06-09广东陈培栋
广东/陈培栋
我国著名的庭院春花——木兰,正迎着明媚春光,在大江南北各地盛开。木兰又名玉兰、白玉兰、玉堂春,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形优美,花大艳丽,是古寺名刹、公园庭院、城镇街道的香花绿化树种。历代文人学士为之陶醉。屈原《离骚》有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证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木兰已有盛名。
木兰科植物在我国有400 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每年2 至5 月开花,北方也有栽培木兰,初春先花后叶,花大清香。其花含挥发油,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酚;还含有木兰花碱、油酸、维生素A、生物碱、芦丁等成分,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鼻的功效。因此,引诱人们欣赏和吸纳精气。值得高兴的是,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里有一个“世界木兰中心”,收集了世界上200 多种木兰科植物。
阳春三月,我们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来到广州市东郊的华南植物园,径直登上火炉山的木兰园。在这翡翠般的绿色世界里,红葩朵朵的木兰在枝梢上亭亭玉立;茶杯大的花朵,六个外紫内白的花瓣,浑似粉妆玉琢,幽雅飘香,光彩夺目。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曰:”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园里的500多株木兰,正满树皆花,含苞欲放,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拍照,享受美好的春光。
木兰不仅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和社会生态效益,而且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对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系统发育及区系地理的研究有着极重要的科学意义。从20 世纪初以来,木兰科已成为全球植物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类群。
华南植物园从20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收集木兰科植物,创建木兰园120 亩,共收集木兰科植物11 属200多个品种,保存有华盖木、观光木、盖裂木、焕镛木、鹅掌楸、合果木、大果木莲等珍稀濒危植物,是目前世界上收集木兰科植物种类最多的种质保存基地之一,被誉为“世界木兰中心”。2009 年5 月5 日,在来自全球22 个国家的植物学家共同见证下,“世界木兰中心”在华南植物园安了家。
我们游行在木兰园内,在小岛上看到竖立着一尊花岗岩雕像,这就是被称为“中国木兰之父”的刘玉壶研究员,系木兰园的创建者。为纪念这位植物学家,后人在木兰园小岛上,竖立了刘玉壸与其心爱的木兰树永远相伴。
刘玉壶(1917 年-2004 年) 系广东中山人,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1942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任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主任、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为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和利用作出卓越贡献,曾获原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委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
在工作中,刘玉壶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文献资料与野外考察研究相结合。为建立我国第一个木兰科植物专类园,从1976 年至1996 年间,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到了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湖南、福建、江西、四川等14 省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调查了解木兰科植物的现状、地理分布和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并采集了大量种苗,将其迁地保存至华南植物园内。足迹所及,尽是深山老林和悬崖巨壑,但他毫不畏惧。在他心里,风吹、日晒、雨淋、蚊叮、虫咬、兽吼,都算不了什么,最难的是要找到那些珍稀濒危的木兰科树种。常常为了寻找一种木兰科植物,他不惜长途跋涉几千里。
刘玉壶不但不畏自然条件的险恶,连战火也没能阻止他对木兰科植物的探索。20 世纪70 年代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紧邻越南的云南东南部正是主要战场之一,同时也是木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当时部队战士们都住在猫耳洞里,周围布满了地雷阵,非常危险。但为了尽快摸清该地区的木兰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他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解放军战士的护卫下来到了边境前线麻栗坡县茨竹坝镇,详细考察了那里的木兰科植物。大果木莲是胡先骕教授和郑万钧教授1951年用果的标本发表的新种,刘玉壶一直都想目睹其花的芳容。所以,这次边境之行他下定决心,找到大果木莲。刘玉壶等人绕过地雷阵,深入自卫还击战的扣林战场。终于在茨竹坝的中越边界上,找到一棵正开花的大果木莲。由于这棵树非常高大,采花非常困难。此刻一位解放军战士奋勇爬上树把花釆下。刘玉壶看着硕大的花朵,深有感触地说:“解放军战士真好!”在刘玉壶及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保存种类最多的木兰科活植物种质基因库“木兰园”,于1996 年在华南植物园火炉山建成,随后逐步将有价值的木兰科植物推广应用至全国13 个省区的40 多个县市。由刘玉壶主编的《中国木兰》专著在他临终前出版,为我国木兰种植物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他的努力为现代城市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世界木兰中心”已成为人们踏青赏花的最佳去处之一。每年2 月至5 月是木兰科植物开花盛放的时节,有紫、黄、深红、桃红、粉红、奶黄、纯白、乳白等众多花色,五彩缤纷,深受国内外园林爱好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