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MRI影像表现特征分析*
2022-06-09王勇刚刘彭华孟凯龙
王勇刚 刘彭华 孟凯龙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CT室(河北 邯郸 056002)
髋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多是由于过重关节轴向负荷作用所导致,多见于老年人,可引起患者髋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1]。而有些经常进行运动的年轻人也会出现此情况,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2]。以往有文献研究证实,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髋关节非特异性炎症有关,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Ganz等[3-4]研究中提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可能是导致运动人群出现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FAI的股骨近端、髋臼盂缘解剖结构存在异常,或其解剖正常,但由于长期外力作用与髋关节接触碰撞,出现微型创伤,关节盂缘、软骨则会出现退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会耽误患者治疗。目前DR、MRI、CT为此病主要检查方法。因此,本文旨在分析FAI患者的DR、MRI影像表现特征,增加临床对FAI的了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7例经手术证实为FA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9例,女28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为(30.88±18.23)岁,平均病程(9.13±6.22)年。均进行DR及MRI检查,患者均为非专业运动员,临床表现:髋部、臀部、腹股沟出现无诱因性疼痛,在休息后得到缓解;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制;髋关节4字试验阳性。
纳入标准:相关资料完整;均经手术检查确诊;无髋关节手术史;患者均知晓、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其他髋关节疾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骨骼疾病;图像质量不佳;依从性差;资料缺失。
1.2 方法
1.2.1 DR检查 使用DR对患者受伤处进行检查,患者由于疼痛无法配合需要选择接近的标准体位进行拍摄,投照参数:70kV;60mAs。
1.2.2 MRI检查 检查:美国GE1.5T MRI。扫描范围:髋关节,扫描参数:TSE序列T1W I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 R)250m s,回波时间(TE)10ms,层厚5mm。T2WI序列参数,TR/TE为2000ms/100ms,层厚5mm。DWI序列参数:扫描层数为30层,TR/TE为2100ms/60ms,层厚5mm,FOV为50cm×20cm。FLAIR序列参数:扫描层数为20层,TR/TE为3200ms/120ms,层厚5mm,FOV为40cm×25cm。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评估。α角测量方法:在患者股骨颈中层面的斜矢状图像中选择股骨头前方与股骨颈交界一点,为股骨头中心距离刚好超过股骨头半径r,将该点与其股骨头中心连线和股骨的颈长轴夹角为α角。评定指标:α角<50°正常。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所得DR、MRI图像进行分析,了解其影像表现特征。根据Czerny等[5]研究中分期方法进行盂唇损伤MRI表现分期:(1)髋臼盂唇内可见高信号,但未到其关节面,可见髋臼隐窝为ⅠA期;(2)髋臼隐窝消失,但盂唇增厚为ⅠB期;(3)髋臼盂唇为高信号且到达关节面,并存在髋臼隐窝为ⅡA期;(4)患者髋臼盂唇可见增厚,其髋臼隐窝随之消失为ⅡB期;(5)髋臼盂唇与髋臼缘之间分离,而髋臼盂唇保持三角形为ⅢA期;(6)髋臼隐窝消失,髋臼盂唇增厚MRI信号异常为ⅢB期。
2 结 果
2.1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表现147例患者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枪柄样”畸形存在,表现为其股骨头颈部的连接处存在骨性凸起,侧位片可见股骨头颈偏距或股骨头颈凹陷减少。有71例患者可见其髋臼后倾且髋臼过深,髋臼“交叉”征为阳性,存在“8字”征。有12例患者存在非圆形股骨头,72例患者髋臼边缘软骨下可见囊性变;29例患者则是股骨头交界处皮质下有囊性病变存在。
2.2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MRI表现(1)所有患者髋臼盂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多表现为增厚、消失、变钝、分离、移位等;髋臼隐窝变小或者消失患者其MRI表现T2WI高信号;盂唇撕裂患者多存在退变或出现囊肿(见图1~图4)。根据上文所述分型标准,147例患者中最多为ⅠB、ⅡA期,分别有48例、39例,其余ⅠA期29例、ⅡB期25例、ⅢA期6例;患者α角值为58°~78°平均值为(65.89±7.63)°。(2)本组患者中髋关节关节软骨内并无明显异常信号存在,有33例患者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可见有囊变区域,大小不一。有5例患者股骨颈疝窝存在骨髓水肿。(3)患者髋关节腔内可见有条带状或片状T1WI低,T2WI 高信号影,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的现象。
图1 MRI表现:外上盂唇撕裂,外上盂唇旁囊肿。
图2 MRI表现:上盂唇旁囊肿。
图3 MRI表现:前盂唇撕裂,显示前盂唇旁囊肿。
3 讨 论
FAI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髋关节疼痛,使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制,最终会发展成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中根据结构异常情况不同分为凸轮型、钳型、混合型三种,而在以往研究中发现,FAI患者多为混合型,凸轮型、钳型单独出现情况较少[6-7]。
在本研究中对147例FAI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DR中患者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枪柄样”畸形存在,有71例患者可见其髋臼后倾且髋臼过深,髋臼“交叉”征为阳性,存在“8字”征[8]。有12例患者存在非圆形股骨头,72例患者髋臼边缘软骨下可见囊性变;29例患者则是股骨头交界处皮质下有囊性病变存在。MRI检查中所有患者髋臼盂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MRI分型:ⅠB、ⅡA期,分别有48例、39例,其余ⅠA期29例、ⅡB期25例、ⅢA期6例。髋臼盂唇常在髋臼边缘存在,为其重要的纤维软骨结构,可有效增大髋臼的深度及其覆盖范围,从而分担其压力、吸收冲击力并可有效润滑关节[9]。受损后,其密封性、润滑作用均降低,导致关节炎出现,在MRI检查中正常表现低信号,为三角形状,边缘光滑,髋臼隐窝清晰可见[10]。而出现病变者多可见盂缘撕裂、退变、囊肿等情况。盂缘撕裂多见于外上盂唇,并同时可伴有髋臼盂唇退变、周围囊肿情况出现;盂缘退变MRI上则可见髋臼盂唇变厚,其体积也相对增加,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盂唇内则表现为稍高信号;髋臼周围软组织多见囊肿,在MRI上为T1WI低、T2WI高信号,边界清晰。在本研究中Ⅰ期患者其盂唇形态多正常,但其内部可见高信号,而Ⅱ期患者盂唇已无正常形态,在关节面也可见高信号,Ⅲ期损伤患者髋臼盂唇和髋臼缘之间分离。髋关节关节软骨厚度多在2mm,因此对于此处损伤MRI评价难度较大。在以往文献中有提出,关节软骨与骨下存在液体信号代表软骨脱落,但是出现此征象的频率较低。在本研究中髋关节关节软骨内并无明显异常信号存在,有33例患者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可见有囊变区域,大小不一,提示此可能为关节软骨损伤的间接征象。股骨颈疝窝位于股骨头颈交界处前部皮质下方,目前其成因不明确,但有学者提出其属于撞击综合征的间接征象之一,在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股骨颈疝窝存在骨髓水肿,出现几率较低。股骨颈α角越大,前上方股骨头颈与髋臼唇的撞击机率越大。α角在50°以上则提示患者股骨头颈交界处结构异常。在本研究中患者α角值为58°~78°平均值为(65.89±7.63)°,与以往文献相符。
综上所述,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及髋臼形态异常为FAI的主要表现,DR可作为临床筛选检查,结合MRI 进行综合评价可有效降低FAI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