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的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022-06-09王颜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语文课堂心理健康

王颜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且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德育因子,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前,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未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融合方式不恰当等。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时期,老师不仅仅需要注重对于他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培养。这个时期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到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以及促进他们心理潜能的开发,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教育改革,提倡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制定的语文教育,也详细规定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地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将小学也分为了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教材可以发现,在语文小学教材中也具备了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符合的特点。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发扬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基础教育得到有效的保证[1]。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营造活跃且生动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取得教学成果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创设相应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更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进行语文教学,都将更加高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他辅助设备,如多媒体教学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进行思考,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操进行培养。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与他人接触的环境,这种情况下也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目前来看,多数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这种情况下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对此,教师要依托社会实践活动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磨炼自己的耐心,提升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劳动心理素质也大大提升,尤其是在一些难题的处理上更有耐心,同时也有了攻克困难的信心[2]。

(三)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语文素材中有非常多的优秀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素材中的人物的优秀品质。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以此优秀的品质为目标发展自身。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用一颗颗的石子扔进瓶子,这也是教导学生做事要坚持不懈。在学习“刻舟求剑”中,老师要教导学生思维要学会变通,在处理问题的同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头脑要灵活。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办法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就解决方式是,增强自身思维的严谨,在教导学生心理教育时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3]。

三、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值得语文教師不断地去创新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尤为重要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地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高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珏.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新课程(中),2019(12):228-229.

[2]张廷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242.

[3]张献瑛.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9(10):189.5AD877A6-E56F-4BEB-B9AA-A41F86D6C4A8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语文课堂心理健康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