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6-09王桂娣
王桂娣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识字、写字為主,阅读教学大多是以“以读带字”的形式呈现。而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要从小抓起,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如今依然存在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展开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大多喜欢新奇事物,课堂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信息时代,多媒体凭借着其灵活性、直观性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阅读内容当中,并受到更多的启迪。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阅读兴趣的形成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探索语文世界的奥妙[1]。
如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本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快乐阅读,在阅读中学习识字,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首歌曲,并告诉学生们认真听,之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学生们安静地聆听,深陷其中,播放结束后提出问题:“在听完这首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回答道“下雪的时候”,之后再引出下一个问题“下雪的时候我们都会到雪地里去玩,那我们来看一下小动物们都拥有哪些本领。”此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课本,投入到文章阅读当中。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点,促使他们保持兴奋的状态,更高效地展开师生互动,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学科素养。
二、开展分组合作探究,促进自主阅读能力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充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更多地为他们留出交流的时间。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促使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合理分层,之后带领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可以将阅读能力强、学子主动性高的学生定位为学优生。对语文阅读知识掌握不扎实,阅读主动性低的学生定位为后进生;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为普通生。之后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分为3-4人每组,确保每个小组当中包含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分好组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阅读资料,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展开讨论[2]。
如在执教《端午粽》这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来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教学。首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内容,之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经过思考后,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进学生们当中,聆听他们的讨论内容,对于学生的新奇观点要暗暗记住。
三、培养细读习惯,提高文本鉴赏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水平。学生在拥有了良好的文本细读习惯之后,便能够在阅读时注意把握文本当中的关键词与重要语句,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文学常识的积累。丰富的文学常识对于提高文本鉴赏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上与课后多多阅读,并进行细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鉴赏水平,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语言魅力与思想情感,对文章产生一个更好地理解。
四、总结
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阅读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燕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31-132.
[2]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知识文库,2020(24):32-33.746A2CFA-C419-452B-B6A4-BC63FCC7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