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中美术教育的探索研究
2022-06-09郁蕊
郁蕊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把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突破现有单一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以美辅德,用美术经典中红色文化所蕴含丰富的精神财富,进行育人。美术中的红色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利用红色美术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有巨大作用。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贵州建设文化强省的“金钥匙”就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目前,该省正围绕红色文化,全力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建设文化强省破题。贵州守着巨大的红色文化宝库,贵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红军足迹、有生活气息、有文化记忆。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导向功能、价值调节功能和价值评价功能,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寻一条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从校内到校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多维举措。
一、“红色文化”在职业院校中开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一股力量,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其在政治认识和政治理解方面容易模糊不清,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意识,再加上这个时期,其自主意识正在逐渐增强,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红色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文化精神,把它融入职业教育美术教学,不仅打破美术教学单一的模式,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使红色基因渗透进广大学生的血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贵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蕴含丰富厚重且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具有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新时期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政治素养培育和提升的珍贵资政资源和素材,注重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运用到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和传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观看历史影片、重走长征路、瞻仰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通过体验长征历程、还原历史事件场景,使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
二、贵州红色文化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利用贵州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军长征在贵州谱写了壮丽史诗,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影响深远。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战役等,都是长征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重大历史事件。红色文化是鲜活的,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动态文化,要想把贵州红色文化有效的融入美术教学中,就要对贵州的红色文化有整体的认识。每一处红色遗址都有着感人的故事,都蕴藏着伟大的革命精神,要想把红色文化用活,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就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穿插进不同的红色文化,做到文化与课程的特征相统一。作为贵州职业院校学生,从踏入校园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被红色文化所熏陶。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学生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息烽集中营等红色文化就有所了解。职业院校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与美术相结合。如以“校园”为主题,贯彻整个美术学习阶段,让学生结合学习到的关于贵州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设计自己心中的校园,创设红色校园的氛围。根据所学知识与技能不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变化形式来展示自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红色文化知识的变化,还可以促进美术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美术和德育的结合[2]。
(二)拓展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
由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厚重性、史料的鲜活性和学生生活区域的内在联系性,深处贵州的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对贵州的红色故事和红色事迹大都是耳熟能详的,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效引用这些熟悉的、生动的史料教学资源,(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分别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等各级各类文博场馆)。如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突破乌江”纪念园。因此开辟第二课堂,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体验,无疑会比较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情感的共鸣,碰撞思想的火花,从而提升贵州学生的地域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加的自信,更加的爱党爱国,主动并积极去学习、去思考,将更加有助于师生教学活动的互动和深入开展,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大有裨益。如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重要转折之地,红军停留时间在贵州是最长的,红军留下革命遗迹比较多,可以说,贵州省是长征遗迹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的足几乎迹遍布贵州省全省各个个县(市、区),在贵州省很多地方都有红军长征文化遗址,如遵义地区,这一处处红色地标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它们见证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向人们生动直观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领导新中国,展现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多媒体像学生展示贵州的特色红色文化,以影像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以遵义会议为例,传统的教学很容易把它上层历史课,学生会觉得无趣,我们把这一资源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部遵义会议的影片,让学生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在观看结束以后绘画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看和画来记住这个历史事件,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能够深化学生对这段红色文化的记忆。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老师满堂讲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3]。
在课后,我们在职业院校当中开展“观、听、走、唱、赛、悟、立”等“七字”系列活动,“观”即“参观红色纪念馆、欣赏红色金典画作”亲眼看红色事迹,“听”即“听红色讲堂”亲自听红色故事,“走”即“重走长征路”亲自体验红军的足迹,“唱”即“唱红色歌曲”亲口唱出红军的昂要斗志,“赛”即“红色竞赛”亲自参与红色文化知识的各种竞赛,“悟”即“悟红色精神”亲自写出、绘画出内心感想,“立”即“立志脱贫图强”。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爱党、爱国热情,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如红军在黎平,因形势所迫把红军卫生学校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军团医院;红军到达遵义后,红军卫校在遵义城复课,200多名学员分班上课,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和战伤救护等。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娄山关战斗遗址,观看历史影片、重走长征路、瞻仰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通过体验长征历程、还原历史事件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长征精神,深切体验“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难长征路,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贵州省重要红色文化分布如图1所示。
紅色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从而增强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向心力,更牢固的树立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使他们更加坚定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最终在行动上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向党中央看齐、听党话、跟党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的改革也是红色文化与新时代的接轨,中国红色文化蕴涵的是中国特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创新的理论成果科学的实践指南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璇.红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创新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3]李水弟.红色文化与传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