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2022-06-09史志鹏

科学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抛物高空

史志鹏

一颗鸡蛋、一枚铁钉、一个易拉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如果从高空抛下,就会变成伤人的利器。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屡见不鲜,高空抛物行为的潜在危害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头顶上的安全”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1年3月,高空抛物罪正式入刑法。从此,高空抛物有了刑法规制,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相协调,弥补了体系性不足的缺陷。

“高空抛物”入刑,高空抛物事件虽有所减少,但出于种种原因,仍时有发生。专家表示,杜绝高空抛物,须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才能形成合力。

2021年9月24日晚,家住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某小区的徐先生步行回家,走到单元楼门口时,一台电脑主机从天而降,徐先生差点被砸到,吓得他赶紧报警。

民警立即赶到事发小区,对楼上住户进行询问。随后,警方在7楼高某家中发现了键盘、鼠标碎片,经仔细辨认,确认扔下的主机与该键盘、鼠标属同一电脑。

后经了解,高某当天喝了酒,并与妻子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将电脑主机扔出窗外。最终法院判决,高某犯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3 000元。

在江苏溧阳,某小区家住3楼的徐某与他人因言语不和发生争执,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抛掷至楼下公共租赁房附近。楼下居民向楼上质问,徐某听到质问声后,又去厨房拿第二把菜刀抛掷下去,楼下居民见状报警。后经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

现实中,一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感觉从高处抛掷物品砸不到人,或扔下质量较小的物品,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近年来的一系列案件表明,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从高空抛下哪怕很轻的物品,也可能带来致命伤害。

为回应社会公众对“头顶上的安全”的普遍关注,2021年3月1日,高空抛物罪成为独立罪名施行。上述山西太原、江苏溧阳的案件都在“高空抛物”入刑后审判。“‘高空抛物’入刑,降低了入罪门槛,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说。

有数据显示,2018—2020年,全国判决的与高空抛物有关的案件分别为204件、441件、587件,其中刑事案件5件、12件、47件。此前,高空抛物进入刑事程序的数量少,民事纠纷占绝大多数。

“入刑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害人很难查清事实、确定行为人。”陈永生指出,现在该问题有所缓解,查证成为公安机关的法定义务,而警方收集证据的能力更强,可以通过调监控、提取指纹等多种手段调查取证。

高空抛物达到情节严重才构罪,哪些情形属于情节严重?

陈永生认为,这需要结合抛物的重量、形状,抛掷的场所、次数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心态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抛掷大件、锋利物品,在人多的地方抛掷物品,多次抛掷物品,或行为人明知可能砸中人仍为之的,更容易被判断为情节严重。

“并非所有的高空抛物行为都以高空抛物罪来追究刑事责任。”专家表示,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比如从高处向公共场所抛掷物品,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根据不同情形可能会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除司法手段之外,运用科技手段治理高空抛物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某小区,一旦有人高空抛物,名为“瞭望者”的智能预警监测系统便开始工作:自动生成一张标记抛物时间、抛物位置等信息的全景轨迹图和一段6~10秒的关联抛物视频,并将以上信息推送至辖区派出所及相关物业负责人的移动终端。

这套由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推出的智能预警监测系统,对高空抛物行为实现24小时主动抓拍、实时报警,目前已在全国多地推广使用。如今,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高空抛物得到有效遏制。自2021年3月以来,“瞭望者”共抓拍高空抛物行为1 000余次,发出有效预警300余次,监测防范区域内高空抛物發生数量下降超70%,教育劝导习惯性抛物人超80人次。

“虽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能监测方面已有相对成熟的应用,但很多小区并未安装相关监控。”专家指出,一方面,有业主担心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低楼层业主未必同意,不少小区在组织业主共同决策上还存在难度。

专家表示,很多小区即便配备了摄像头,绝大多数也只能俯拍,主要用于路面的安防监控,高楼层成为盲区。

科技手段应用不佳,就会导致取证难问题。取证仍是高空抛物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点。一些高空抛物案件发生在目击者较少的情况下,如果当时又没有相关视频证据,或无法通过视频推测抛物路径,揪出“肇事者”的概率就会很小。

若确实无法确定高空抛物行为人,受害者将如何得到补偿?以重庆市梁平区一起案件为例。谢某是一名保洁员,负责打扫某小区一单元大楼与某医院大楼间的巷道。一天,巷道上空落下砖头,谢某前去处理时被落下的另一块砖头砸中头部,医疗费共花去47万余元,后续仍需治疗。

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实地勘察及走访调查排除了致害物为坠落物的可能,但未查明具体侵权人。最终,13家住户及相邻的梁平区某医院被判为此共同“买单”。

“由无法排除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补偿,是基于公平原则,有助于合理分散损失,保障受害人权益。”专家指出,对于未实施高空抛物的人来讲,这也算是一种“祸从天降”,难免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在实践中,这类无法确认加害人的、由集体承担责任的案件,往往调解可能性低、审理周期较长、生效判决履行率较低。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博雅园小区共有3栋高层住宅楼,住着400余户居民。每栋楼的墙壁上,都贴着多个“请勿高空抛物”的警示牌。

“之前有业主反映,楼上有小孩往外扔东西,这太危险了。”博雅园小区物业经理陶艺说,由业委会发起,经业主大会讨论决定,物业协同业委会启用公共维修基金对小区安防系统进行改造。现在,小区内已安装上专门针对高空抛物的摄像头。

在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每栋楼的外立面尽收眼底。“只要有人从楼上向外扔东西,哪怕是顶层,这儿都能捕捉到画面,便于取证,让抛物者无处遁形。”陶艺说。

除了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博雅园小区物业还会不定期向业主宣传,告知住户高空抛物的危害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尽到提醒义务。

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完善了高空抛物的治理规则。“根治高空抛物,需要多部门、多主体齐心协力、综合治理,进而促使整个社会达成广泛共识,仅靠一两个部门和主体参与是不够的。”专家认为,明确公安等机关和物业的职责是民法典在防治高空抛物上的一大亮点,有利于强化各方责任心,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防治高空抛物,既要治,也要防。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小区配套建设高空抛物监控系统,且合理分布,并将加装监控设施逐步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同时,物业要严格妥善保管视频内容,保护居民隐私。

查阅各种案例,从抛掷的物品如酒瓶、菜刀、电器来看,众多高空抛物者往往带有泄愤情绪。其中绝大部分人在冷静后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法律上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这是每位公民的法定义务。”专家表示,在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也要号召居民提升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时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高空抛物’入刑一年多了,但还有很多群众不清楚这一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它不仅是不文明行为,也可能构成犯罪。”专家建议,媒体、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空抛物典型案件的报道和普法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及可能会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让更多人明白高空抛物不仅害人也害己,力争从源头上杜绝或者减少高空抛物。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社会公德、法治观念不断提升,正在从自身做起拒绝高空抛物。只有全社会形成杜绝高空抛物的文明习惯和法治共识,才能构筑起保护“头顶上的安全”的坚固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提高自身素质

住户应意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性,自觉不朝窗外乱扔东西;不违规在房顶、阳台、窗口及外墙堆放、吊挂杂物和其他附属物,以免在大风天气里,杂物被风吹下砸伤过往路人。

定期检查架设在高空的设施

对架设在高空的设施及其配件的完好性、穩固性、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在台风、暴雨等天气来临前进行重点检查和必要的加固。

观察警示标志

为避免人员伤亡,不少易发生高空坠物的危险地带都会放有安全警示标志,行人在经过有此类标志的地段一定要多注意。

对高层建筑物保持警惕

行人路过高层建筑时,要集中注意力,快速通过。高空坠物的轨迹一般为抛物线,贴墙走的安全指数相对偏高,被砸伤的概率相对较低。

定期检查维修外墙、窗户

发现楼层外墙或窗户、玻璃破损时,要及时修补,物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告知住户有高空坠物危险,并及时联系、配合相关部门处理高空抛物问题。

猜你喜欢

抛物高空
高空杂技
高空走绳
高空抛物何时休
牵线平面几何,类析抛物曲线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
抛物型方程极值原理及其简单推广
高空灭火器
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