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小锋:用工匠精神守护高铁安全

2022-06-09郭华

科学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车电机工匠

郭华

模具的精度关系着冲片的精度,冲片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牵引电机的质量,牵引电机可以比喻为高铁的“心脏”,牵引电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高铁的安全运行。

李小锋是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机加事业部的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他主要从事模具、工装的设计和制造。他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按标准精益求精地完成零部件的加工,经他加工的模具,生产出的冲片精度达到0.02毫米,相当于普通人头发丝的四分之一。正是李小锋们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攻克难题、做到极致,才守护了旅客的安全出行。

2005年,李小锋从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到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机加事业部工模具车间,成为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17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专注坚持、精雕细琢,以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和责任心不断打磨细节,成长为一名精通四軸联动加工、高速高精度加工、参数化自动编程等专业技术的机械加工金蓝领工作室领衔人,用“匠心”铸就卓越品质。

2019年,李小锋参加“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车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暨中车第三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为准备这次比赛,李小锋和队友先后前往大连、长治、株洲参加集训。其间,针对四轴联动的短板,李小锋坚持每天早上7-11时在训练基地练习。除了长时间的实操训练,他还抽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每天都要练一两套样题,并坚持记学习笔记,晚上回到宿舍后认真思考比赛的要点、难点。为了提高成绩,李小锋主动放弃假期,在别人休息期间加紧练习。最终,他在比赛中获得加工中心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高铁工匠”“中车劳动者奖章”“山西省个人一等功”等一系列荣誉是对李小锋17年来卓越工作的高度肯定。

2021年,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机加事业部接到转子压紧盘产品订单。在试加工中,李小锋和工友们发现,1天在1台加工中心加工,需要5.5小时,若要满足交货期10天40件的要求,至少需要20天。只有同时用4台设备加工才能按时完成交货,但这样就会限制其他产品的生产交付,造成生产瓶颈。

为此,李小锋发挥在技术领域的优势,通过研究与实践,从加工工艺流程、铣削方法改进、刀具改进以及改变切削参数等方面,优化了转子压紧盘的加工方法,第一时间攻克了技术难题。他将普通铣削法改为动态铣削法,将普通立铣刀改进为硬质合金波刃铣刀,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刀具损耗。技术难题攻克后,由原来的每件加工时间5.5小时缩减到1.9小时,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保证了产品的及时交付。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其他产品中推广应用。

多年的刻苦研修,让李小锋对技术加工和技术操作有了独特的钻研精神。他攻关解决LY12材质半导体贴片固定夹具制造难题,总结出以“李小锋”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攻关机械手操作的定心盘结构技术创新,满足冲片同轴度的精度要求,实现了定心盘的精确定位及可调性;改进高精度薄壁圆环车削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钻研制定了叶片与外环整体加工的攻关方案,填补了公司此类产品的加工工艺空白。

17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生产难题的破解、一次次生产效率的提高、一项项成本的节约、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李小锋用创新创造不断革新技术,用“恒心”守护着高铁的安全。

近年来,李小锋一直以实际行动大力践行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他通过“传帮带”带徒弟、作为指导教练带队参加技能大赛、在“工匠大讲堂”传授分享技术知识等,勇担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培养带动了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优良的技能人才。李小锋用“初心”为数控加工领域不断培养着技能人才。

“工匠大讲堂”是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为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技术工人整体素质,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而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讲堂。2021年10月,李小锋作为讲师,以《新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与推广》为题,为大家详细讲授了动态铣削加工应用、螺纹加工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将技能与技术、线上与线下、课堂与现场相结合,围绕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惯性质量问题和现场难题开展指导,保障了生产工艺的质量,提升了工人的技能。

“技能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和蜕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李小锋表示,未来将继续向身边优秀的“技能大咖”学习,将荣誉放在心底,把荣誉转化为前进动力,继续在数控加工领域精耕细作、革新技术,创新创造、带领队伍,为高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车电机工匠
90后大工匠
品牌护航中车高质量发展
小番茄发电机
光影视界
Arduino 入门之步进电机试验
工匠神形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中国中车:角色定位问题制约发展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