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2022-06-09吴豪

湘潮 2022年5期

吴豪

彭明治将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忠心报国。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始终保持着一位革命军人忠勇无私、艰苦朴素的本色。

彭明治,1905年4月6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瑶塘乡青市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过平型关、四平、平津、衡宝等残酷激烈的战役和战斗。1950年被任命为驻波兰大使,1952年后历任河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战场悍将

彭明治将军一生身经百战,无论是在红军反“围剿”战斗中,在抗日战场上,还是在解放战争的征途中,彭明治将军均英勇善战,指挥果断,身先士卒,最危险的地方总是亲自去,成了赫赫有名、威震敌胆的战场勇将。

反“围剿”战斗中,彭明治奋勇作战。1931年彭明治任红一方面军第七师第十九团副团长,1932年他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战役。在这场红军历史上著名的“恶仗”中,彭明治和红军将士们三天三夜连续行军作战,烈日当空,水汽蒸人。将士们在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异常疲劳的情况下顽强地坚守阵地,最终打退敌军疯狂的进攻,保卫了中央苏区。南雄水口战役后,彭明治又率部参加宜黄、乐安战役,向国民党军主力发动进攻。在战斗中,彭明治带领部队冲向守军阵地,跃出战壕不久,他突然感到右腿一热,一看是小腿中弹了。他咬着牙,仍不顾一切地继续率队向前冲。打完仗,彭明治疼痛难忍,撕开裤腿,鲜血流淌,小腿里的这个弹头伴随了他一生。

抗日战场上,彭明治威震敌胆。他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参谋长、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旅长,打了许多大仗、硬仗、恶仗。

新四军军长陈毅对彭明治的军事才能十分赞赏,称其率领的第七旅是“新四军华中主力的主力,党指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钢铁部队”。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斗中,彭明治率部奉命进抵五台山以北的恒山地区参加战斗。本日晨,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大批辎重车辆进入伏击“口袋”时,我军第六八五团与第六八六团立即向当面之日军开火,彭明治与指战员们勇猛冲出,攻击日军汽车队,把日军截成几段,然后分割攻歼,在公路上展开白刃肉搏战。经数小时激战,我军消灭日军1000余名,其中彭明治所在的六八五团歼敌500余人,共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马车200辆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11月初,为适应斗争新形势需要,八路军总部命令第六八五团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2月10日,苏鲁豫支队2700余人从屯留出发,经安阳越过平汉铁路,行程1000余公里,到达山东微山湖以西地区。彭明治指挥苏鲁豫支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丰县、沛县、铜山、金乡、砀山等县伪军、土匪武装大部肃清。彭明治率部在苏鲁豫边区战斗一年,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76次,粉碎了敌人“七路围攻”,毙敌1. 18万余人,建立了1.3万余人的抗日地方武装,开辟了6万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根据地,部队从2700余人发展到1万余人,为开辟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中,彭明治屡建奇功。秀水河子战斗是我军进入东北后打的第一个“歼灭战”。1946年2月,东北国民党军违背停战协定,侵占法库西南秀水河子镇。彭明治被指派担任秀水河子战斗指挥员。彭明治率领将士以劣势装备对优势装备之敌,经过一夜激战,干净、快速地消灭了敌人,将蒋介石嫡系部队、美械装备的第二六六团全部,第二六五团一个营及其山炮连等全部歼灭,打击了敌人的狂妄气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在四平保卫战中,为阻敌北进,彭明治率部在泉头坚守七天七夜,苦战四平、杨木林子、三道林子,后又转战哈福,恶战半月。当时彭明治患有严重的粟粒型肺结核,咯血不止,老是发烧,但彭明治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并坚守在火线,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直到掩护所有部队撤出四平。

素质过硬:总理亲选的将军大使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了开创外交新局面,周恩来总理亲自组建外交部,并要选拔一批政治可靠、素质过硬的外交官。

周恩来让李克农先摸底,拿出一个备选名单。李克农为难地告诉周恩来说,独当一面的外交人才十分缺乏,尤其高级外交官更是凤毛麟角。周恩来听了李克农的话说:“我们的外交干部无非几个来源:一是从军队中挑选,军队干部经过战争的考验,是最靠得住的;二是从地方干部中选调,他们有领导工作的经验,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从地下党中选调,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高,是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锻炼过来的,也是可靠的。”最后,在周总理敲定的外交官名单中,就有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彭明治。

1950年春节,彭明治奉命进京。6月28日,彭明治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毛泽东、周恩来专门接见了包括彭明治在内的首批13位由军队系统抽调的驻外大使。彭明治担任大使期间,积极致力于中波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和波兰的政界、外交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被称为“文质彬彬的将军大使”。他借中国杂技团到波兰演出,以及在华沙举办“新中国博览会”“中国艺术展”等活动之际,同波兰文化艺术界、新闻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社会团体进行友好联系,促进了两国合作交流,为中波友好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正廉洁:不徇私情的铁面首长

彭明治对自己要求严格,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的革命军人本色。

在日常生活中,彭明治对亲属、子女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始終保持着革命的家教家风。彭明治的女儿彭幼明曾在广州军区一七七医院当兵,当时广州军区有好几个副司令员都是彭明治的战友或老部下。彭幼明想到广州军医学院学习,就给父亲写信,请他和院领导打个招呼。但彭明治不同意以这种方式让女儿去上学,他给女儿回信说:“我一辈子都没有求过人,都是靠自己。所以你们也都要靠自己,要安心工作,好好学习。”在彭明治的教育下,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基层单位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从没有为子女的事情找他的老战友、老部下。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家乡人去北京办事总想请彭明治帮忙打招呼。但他始终坚持公私分明,违背原则的事坚决不做,甚至有一段时间,家乡人都说他“不近人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常宁县的领导希望通过彭明治将军的关系,给县里弄一辆汽车,就邀请彭明治的弟弟彭明维一同去北京。谁知,他们到北京一开口讲这个事情,彭明治就不高兴了,说:“你们好大的胆子,找关系都找到北京来了!”断然拒绝了县里领导的请求。

彭明治出身农家,一直保留着农民艰苦朴素、淳朴勤劳的本色,从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搞特殊。在北京史家胡同23号四合院居住期间,彭明治自己开辟菜地,自己施肥,种的菜长得特别好。四合院里的化粪池每年都要清理一次,都是他亲自带着战士淘粪,淘出来的粪就用来给他种的果树、蔬菜、花卉施肥。

彭明治将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忠心报国。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始终保持着一位革命军人忠勇无私、艰苦朴素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