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留野,尊重生物多样性的一项进步
2022-06-09周晨亮
周晨亮
我们与之朝夕相处的城市,有多少隐秘的自然角落?如何在城市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画报》记者跟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张棽和谭羚迪,走进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下称“奥森公园”),近距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奥森公园南门内,有一大片水域,这是靠近南门奥海的湿地鸟类观察区。每年春季于3月中旬至4月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眉鸭会从中国南方越冬地迁徙途径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再飞到东北和西北繁殖地。生性有些胆小的白眉鸭喜欢有些遮蔽且沉水植物丰富的水体。“现在奥森公园的生境比较适合它们。”张棽说。
湿地旁,一块标识牌上标明这一生态项目名为“自然北京”,全称“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公众自然教育示范项目”,是北京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拳头项目。该项目是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指导下,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执行的。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一家中国本土的民间自然保护机构,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和主流化,创始人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
北京进行了多年的绿化建设,在城市“绿起来”的同时,大家逐渐意识到,绿地还需要“活起来”—需要更丰富的动植物,让生物链更完整,能量才能流动起来,充满活力。
据介绍,全市共有8处示范区:奥森公园、天坛公园、圆明园、城市绿心、温榆河、百花山、京西林场和野鸭湖。它们的覆盖范围从市中心到城郊区,包括城区、山区、平原和湿地4种类型。目的是在这些区域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生物多样性提升改造工程,为同类型地区的多样性恢复提供样板。
奥森公园成为示范区的原因为“这是北京最大的城市生态园林”—被钢筋水泥包围,离市民很近;人为打造的生态系统:湖为人工开挖,山由挖湖的土堆成,灌溉、补水均为再生水(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相比市内小公园,这里面积够大,足以施展拳脚。
“90后”的谭羚迪自小喜爱动植物。2009年,她从福建考入北京大学就读时,曾第一时间前往慕名已久的奥森公园参观游览,重点是看植物和鸟。十年后,有机会深度参与奥森公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建设,她非常开心。“那会儿没觉得奥森公园有多特别,刚开园一年,感觉还没长开。”谭羚迪說,“这几年变化非常大,和别的城市公园比起来,生物多样性确实更丰富。”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奥森公园内观测到的鸟类达307种,占全市鸟类数量的一半以上,另有乔灌木280种、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百余种。其中不乏北京市重点保护动植物。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给奥森公园出具的提升改造建议书中,列举了多条具体措施,比如枯落物处理、灌丛驿站打造、湿地植被管理等。其中,“轮割芦苇”一项,不论过程还是成效,都令张棽和谭羚迪津津乐道。
园内有两大片芦苇区,面积共达8公顷,是备受欢迎的拍照打卡地。芦苇耐盐、耐涝、抗倒伏,能净化水质,兼具很好的观赏性,是营造湿地生境最常见的挺水植物。
冬季枯黄的芦苇易燃,容易引发火灾隐患。奥森公园以往的做法是,待冬季芦苇完全枯干之后,一次性割除。结果是园方收到来自各方的建议乃至投诉:很多鸟类依赖芦苇丛筑巢繁殖或者越冬,全部割除对它们影响太大了。
借着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机会,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牵线,长期在奥森公园进行鸟类监测的自然之友野鸟会志愿者与园区管理方进行了见面沟通。在平衡各方需求下,沟通达成了实验性方案—分三次轮割:
11月底,割除距离道路2米以内的芦苇,形成防火带。中间位置的则保留,既保持景观,小鸟也可以温暖过冬;
次年3月底,在此处越冬的鸟类即将离去,而夏季利用芦苇筑巢繁殖的鸟类还未到达,趁着新芦苇长出来之前的这段空窗期,将剩余旧芦苇割除。一方面可以为新生芦苇腾出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能够带走旧芦苇生长时固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持景观水质稳定。而少数保留的芦苇和新生的芦苇一起,是蜻蜓在羽化时不可或缺的助力;
“五一”之前,新芦苇出水,长势已见雏形,此时再针对性地割掉一部分。原因是芦苇生长能力强,易侵占其他湿地植物的空间,需进行人为控制。
待6月-7月,夏季鸟儿大量筑巢繁殖时,新芦苇已经长得郁郁葱葱,正是它们理想的家园。
其实,在奥森公园一个名为“生机岛”的小岛上,芦苇拥有特殊待遇—全年不割,任其自我演替,这是为极少数有需求的鸟类保留的空间。据观测,2020年,珍稀鸟类、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在岛上过冬,令众人欢欣不已。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思考如何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环境中,为更多生物找到生存空间,在夹缝中寻求平衡,维持多样性。” 谭羚迪说。这时,她看向那一大片芦苇荡,几只绿头鸭在桥下的水面上觅食,十多只雨燕从空中掠过,苇丛深处传来黑斑蛙“呱呱呱”的叫声。
奥森公园的湿地看似十分自然,其实需要无数精细的人工操作措施,才能维持这种“自然”的平衡状态。除了见缝插针的割芦苇操作,也需要通过其他手段去干预湿地的自然演替。在张棽和谭羚迪团队的建议下,奥森公园清理了部分自然萌发的小旱柳。张棽说:“野保工作更需要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看得见、看不见的细节都得考虑。”
在这个人工打造的园子里,需要尽量模仿、呈现并维护多种自然生态系统,如湖、山、河流、湿地、林地等,使适应不同生境的动植物都能找到安家之所,让各方取得某种平衡。此外,还要考虑不同游客的需求。因此,张棽和谭羚迪团队表示平时工作经常会碰到如何“一碗水端平”的艰难。
如今,穿行在园中,会发现许多草地不是整齐的草坪,而是有许多“杂草”。对于这样的草地,奥森公园在管理上有时只是稍微“放松”,不特地拔草,并把割草的时间推迟到野花结实繁殖之后;有时也会主动混合播撒一些原生或园艺草本植物的种子。这样掺杂了多种植物的地被,与单一的草坪相比,为多种昆虫、鸟类提供了食物,成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同时它的多样性也让它更具有韧性,不容易产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绿化浇灌用水的需求也更为宽松。
再比如落叶,出于防火和景观方面的考虑,园林会选择在秋末把落叶清理干净。不过,这样在清理落叶的同时,也清掉了本应分解回归土壤的营养物质,以及昆虫甚至刺猬等小动物的越冬空间。张棽带领记者特意来到奥海东侧的一个小岛上,这里已经开展了减少落叶清扫的尝试。张棽说:“减少落叶清理的第二年,岛上的昆虫陷阱调查中就开始规律地捕捉到步甲,这被认为对环境有指示作用。”
谭羚迪说,随着时间推移,奥森公园今后或许会面临一些新问题。建园之初,为了迅速达到绿化效果,乔木栽种比较密集,还有一些种植很密的苗圃被直接划进公园,如今树苗都长大了,林子变得密不透光,之后便有必要考虑如何改造。潜流湿地是利用芦苇、香蒲来净化中水水质的人工净化池,上面的芦苇可以每年规律养护的同时保证栖息地,但用的水泥池和滤材如果有一天需要维修更换,届时要选择何种施工方法保护其中的动物,也将是个大工程。对这样一个在市中心努力维持万物共存可能性的公园来说,寻求平衡的人工干预一刻也不能停止。
张棽说:“任何项目都有结束的一天,但不会结束的是理念和认知的进步。在城市中如何给自然空间自我修复的时间,我认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适度留野,是尊重生物多样性的一项进步。而这种认知越早被更多人接纳越好,这也是我们做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