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之乡种芍药 探索致富新产业
2022-06-09隋萌
隋萌
五月的阳房村,正值芍药花盛开时节,沿着村里乡间小路行走,循着花香便可寻到陈福生的芍药园。园里的芍药渐次开放,随风舞动,吸引了不少村民来此“打卡”。
5月23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原平市西镇乡阳房村了解到,该村村民陈福生种植的十亩芍药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今年秋天可望收获。
谈到种芍药的初衷,陈福生告诉记者:“其实作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品,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是紫皮大蒜,但是大蒜需要大量的水,适合在滩涂地种。而我们这片地是旱地,不适合种植大蒜,以前在这里种过玉米、土豆、高粱、花生等,收成不好,把地荒废了很可惜,后来看到邻村有人种植芍药,收益不错,就决定种着试试。”
“重要的是省事,芍药耐旱,地栽的芍药花不需要频繁浇水,有雨水就够了。每年只需要施肥一两次,平时除除草就行,很适合我们年龄大的人种。”阳房村另一位种植芍药的村民告诉记者。
芍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陈福生种的十亩白芍属于药用芍药,一般生长4~5年,预计亩产2000~2500公斤,除去之前的投入,预计每亩收益12000元左右。芍药不仅有药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芍药花大、香郁、色型奇美,作为十大名花之一,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芍药花还可作为食用辅料,做芍药花粥、芍药花饼、芍药花茶等。如果合理开发利用,既卖花又卖根,每亩芍药可达到25000元左右的收入。
“阳房村除了800多亩滩涂地种植紫皮大蒜收益较高外,还有3000多亩耕地因为气候原因种植着玉米、黄豆、紅薯等传统农作物,但收益甚微。”阳房村村委会主任陈建义说,“芍药既美化了村里的环境又能增加村民收入,村委会很支持大家种植,我们已经联系到几家药材收购商,帮助村民提高收购价格。目前,阳房村芍药种植还在探索阶段,只有两三家在种,但我们通过多方考察,了解到芍药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都不错,接下来我们村委会将继续用心用力做好帮扶工作,把种植芍药发展成阳房村继紫皮大蒜产业之后的另一特色产业,让村民真正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FC49AA9C-B00C-416D-966C-7050D863C5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