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门源M6.9地震典型隧道破坏特征分析与启示

2022-06-08姬云平李国良赵录学李守刚

地震工程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错动大梁边墙

张 威,李 明,姬云平,李国良,赵录学,李守刚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普遍认为隧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对隧道结构的破坏也较为轻微。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湾省集集地震对地下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逐步改变了人们对地下结构耐震性的认识。2008年“5.12”汶川地震对震区公路隧道造成了严重的坡坏,跨活动断层段的隧道震害尤为显著。现有关活断层错动造成隧道破坏的研究多利用模型试验、数值仿真等方法对跨断层隧道近似模拟分析,往往无法全面考虑围岩内部节理、裂隙及区域构造特征,以致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1];以调查为基础的研究,多分析区域内隧道的宏观震害现象[2-3],未对活动断层错动造成线位偏移现象、断层破坏影响范围、典型震害特征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左旋走滑逆断层错动造成隧道严重破坏的案例,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本文以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震害严重的兰新高铁大梁隧道为典型案例,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并总结左旋走滑逆断层造成的隧道震害特征,从中得到启发性认识,以期为同类工程研究、设计及建造提供借鉴。

1 地震概况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6.9地震,震源深度10 km。发震断裂为青藏高原北东缘祁连—海原断裂中西段的冷龙岭断裂(F5),该断裂具左旋走滑性质。震中位于F5断层南侧约3~4 km,距兰新高铁大梁隧道最近距离约4.5 km。震中、断层及铁路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震后地表形成一条横穿大梁隧道出口仰坡山体的主裂缝,裂缝近东西向延伸,长约21.5 km,最大位错量约3.1 m。地震造成G227国道、引磺济金输水隧洞、兰新高铁大梁隧道等工程发生严重破坏(图2),其中G227国道路面开裂宽度达10 cm,引磺济金输水隧洞局部段落整体垮塌,兰新高铁大梁隧道跨活动断层段线位严重偏移、边墙挤出错断、二衬压溃,道床隆起,排水系统淤塞,电力、通信设备破坏[4]。

图2 地震诱发典型震害Fig.2 Typical seismic damages induced by earthquake

中国地震局于1月11日发布了《青海门源6.9级地震烈度图》[5],根据最新烈度变化范围,兰新高铁大梁隧道K1965+525.24~K1967+418调整为8度区,K1967+418至K1972+093.06调整为9度区。

2 隧道概况

2.1 设计概况

大梁隧道地处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隧址位于祁连山中高山区,最高海拔约4 430 m,隧道最大埋深约800 m,起迄里程为K1965+525.24~K1972+093.06,全长6 567.82 m,采用双线断面,线间距5 m。隧道于线路左侧K1968+584处设一座永久斜井,长1 070 m,隧道进口段、洞身、出口段分别设置三处泄水洞及三处临时辅助施工平导[6]。详见大梁隧道平面示意图3。

图3 大梁隧道平面示意图Fig.3 Plane of Daliang tunnel

2.2 地质概况

隧道洞身地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中统灰岩夹板岩、板岩夹砂岩,断层破碎带主要为碎裂岩,两端洞口主要为第四系坡积粉土、细角砾土、卵石土、碎石土等。

隧道穿越北祁连褶皱带,由于受强新构造运动影响,该区发生多次构造变形,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及褶皱发育。工程区发育1条断层,1个向斜。

(1) 断层

F5断层为左旋走滑逆断层,总体走向N60°W~EW,产状N60°~80°W/50°~70°S,在大梁隧道出口段通过。门源6.9级地震后,根据地表裂缝和洞内破坏程度,判定F5断层在线路里程K1971+400~K1971+680段通过,宽约280 m,倾角50°~70°S,与线路平面夹角70°,为第四系全新世活动断裂(图4)。断层上盘地层为奥陶系结晶灰岩夹条带状板岩,下盘为二叠系浅白色、灰白色砂岩,该断层形成于加里东期,燕山期复活,破碎带内以断层角砾为主。

图4 地表主裂缝、断层及隧道位置关系图Fig.4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main surface cracks,fault,and tunnel

(2) 褶皱

洞身发育有五牛河脑—托拉沟上游向斜,北西西向缓波状分布于冷龙岭南坡,五牛河脑—老虎沟脑—托拉沟上游一带。断裂切割其南北两侧,构造形态不完整,两翼不对称,表现为北陡、南缓,倾角一般分别约70°~75°,50°~65°,核部岩性主要为灰岩夹板岩。该褶皱为一紧密线性褶皱,轴脊线波状起伏,轴面略北东倾,总体呈西端扬起之势。

3 隧道震害调查

3.1 正洞震害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K1971+341~K1971+691段隧道震害表现严重,隧道出口K1971+691~K1972+093及洞身K1970+695~K1971+341段震害表现较严重,其余地段震害总体轻微,各段落震害特征具体如下:

(1) K1971+341~K1971+691段隧道线位严重错动,水平最大偏移量约1.78 m,最大抬升高度约0.68 m;道床隆起严重,最大隆起高度约0.7 m,钢轨呈蛇形扭曲或悬空,扣件崩落,轨道板整体侧掀破坏;两侧水沟盖板挤压上鼓,水沟侧壁倾斜,局部压碎,部分段落衬砌拱部连续压溃碎裂。断层上盘边界错断处衬砌边墙挤出破坏,其中右边墙内挤最大位错约1.8 m,左边墙内挤最大位错约1.5 m,钢筋扭曲变形,防水板撕裂外露,接触网吊柱倾垂欲落,左旋走滑特点显著(图5),断层下盘及其它位置未发生明显挤出破坏。

图5 震害严重段现场调查照片Fig.5 Site investigation photos of severely damaged section

(2) K1970+695~K1971+341、K1971+691~K1972+093段震害主要为衬砌错台,局部剥落掉块,拱部及边墙环向、纵向或斜向不连续开裂,个别位置渗水,仰拱填充层多段纵向连续开裂,部分附属洞室内墙开裂(图6)。

图6 震害较严重段现场调查照片Fig.6 Site investigation photos of relatively serious damaged section

以上震害中错台1处,宽约10 cm,为左边墙受挤压作用形成;严重剥落掉块10处,每处长1.5~10 m不等,掉块面积0.5~15 m2不等,外露钢筋弯曲变形,总体表现为拱部与左边墙受损相对严重;其余典型震害为裂缝,衬砌裂缝多沿环向分布,裂缝宽度多小于3 mm,每处裂缝一般少于3条。

震害较严重段明显受断层左旋挤压作用影响,但影响程度显著弱于断层破碎带。

3.2 泄水洞震害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进口泄水洞及高位泄水洞结构基本完好,无明显震损,洞内排水顺畅。出口泄水洞靠近断层,震害突出,主要表现为结构压溃、掉块,边墙内挤错台,拱部及边墙大段落分布有纵向、斜向长裂缝,最大宽约12 mm。挤压严重地段,底板最大隆起高度可达1.6 m,拱部大面积压溃塌落,导致洞内严重堵塞(图7)

图7 泄水洞震害现场调查照片Fig.7 Site investigation photos of seismic damage of drain cavern

3.3 辅助坑道震害情况

(1) 平导

平导震害主要集中在隧道出口靠近F5断层段,具体表现为剥落掉块、错台、钢架扭曲变形、局部塌方等(图8)。

图8 平导震害现场调查照片Fig.8 Site investigation photos of seismic damage of parallel adit

(2) 斜井

斜井震害主要表现为:喷锚衬砌局部剥落掉块,底板严重隆起开裂,最大隆起高度约50 cm(图9)。

图9 斜井震害现场调查照片Fig.9 Site investigation photos of seismic damage of inclined shaft

4 隧道震害特征统计与分析

本次大梁隧道震害主要集中在斜井至出口K1968+395~K1972+093段,主要震害类型为线位错动、剥落掉块、挤压裂缝、道床隆起等,现针对此段震害统计分析如下:

4.1 线位错动

由图10(a)所示的现场对CPIII点位实测偏移曲线可看出,隧道线位从进口至K1971+500附近,逐步向右水平偏移,偏移量为0.22~1.78 m,从K1971+500至隧道出口,CPIII点位水平位移方向发生反转,开始由右向左偏移,偏移量为0.62~1.10 m。

隧道内CPIII点位高程由进口至错断处逐步抬升,最大抬升高度约0.68 m,之后向出口方向逐步回落,并呈下沉之势,隧道出口震后高程比原设计高程低约0.22 m。

4.2 剥落掉块

由图10(b)~(d)可知,剥落掉块主要位于F5活断层范围内,集中在K1971+341~K1971+691(350 m)段,剥落掉块面积约352.58 m2,占全部剥落掉块面积的66.06%,其中拱部占总面积比最大,约32.19%,左边墙次之,约9.61%,其余部位总体相差不大。具体表现形式为拱部纵向大面积连续压溃掉块,并引起斜向或网状压溃裂缝,上盘边界错断处衬砌内挤垮塌,施工缝两侧挤压掉块尤为严重。

断层下盘向大里程K1971+691~K1972+093(402 m)段,剥落掉块面积约2.84 m2,占全部剥落掉块面积的0.53%,其中拱部、左边墙、右边墙占总剥落掉块面积比分别约0.44%、0.06%、0.04%,其余部位无剥落掉块,具体表现形式为剥落掉块多沿施工缝两侧零星分布。

断层上盘向小里程K1970+695~K1971+341(646 m)段,剥落掉块面积约159.05 m2,占全部剥落掉块面积的29.80%,其中拱部、左边墙占比较大,分别为7.78%、7.68%,左拱腰占比最小,约3.37%,其余部位无大面积、长段落连续压溃掉块现象,个别严重受损衬砌由于受断层左旋挤压及上盘向上错动作用,形成错台或出现剥落掉块。

K1968+395~K1970+695(2 300 m)段,剥落掉块面积约19.25 m2,占全部剥落掉块面积的3.61%,多沿施工缝两侧分布。

4.3 挤压裂缝

由图10(e)~(g)可知:

(1) 裂缝纵向分布特征:F5活断层范围内裂缝大量集中,为压溃致裂型裂缝,断层两侧裂缝随距离逐步减少。

(2) 裂缝走向特征:断层范围内裂缝多呈斜向或不规则网状分布,其他段落裂缝多呈环向分布。

(3) 裂缝环向分布特征:总体边墙裂缝多于拱部裂缝。

4.4 道床隆起开裂

由图10(h)可知,K1971+385~K1971+700道床相对隆起量显著,最大可达695 mm,发生在断层错断附近,震害表现为道床隆起侧掀,并被切割为块状,钢轨呈波浪状严重扭曲变形,仰拱填充等无筋结构与主体结构剥离脱空达10~20 cm,损毁严重。其他段落道床相对隆起量较小,但道床基础素混凝土大段落分布有纵、横向或斜向裂缝,表面受弯拉作用明显。

图10 震后调查统计图Fig.10 Post-earthquake survey statistics

根据上述震害统计特征分析可得,大梁隧道出现严重震害主要是由F5断层错动引起,该断层在地震作用下上盘抬升,下盘相对下降,错动过程具有一定左旋走滑特征,具体表现为断层南面的上盘向东北抬升,断层北面的下盘向西南下降,进而带动断层南侧的线位东偏,断层北侧的线位西偏,越靠近断层带偏移量越大,如图11所示[4,7],造成隧道在断层上盘边界附近线位严重偏移后呈“S”形偏转,结构边墙内挤错断,衬砌大面积压溃掉块以及大段落挤压开裂,道床严重隆起等震害。

图11 大梁隧道线位与断层错动关系示意图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 position and fault dislocation of Daliang tunnel

由于现有研究尚不能全面反映强震作用下左旋走滑逆断层破坏特征[8-9],针对性修复措施[10-18]仍需进一步完善,后续复旧中可从重视断层边界破坏放大效应、预留合理线位拟合空间、节段采用“初期支护+二衬双节段”、素混凝土结构增设防裂纤维等方面进行综合处治。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针对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中震害严重的兰新高铁大梁隧道,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研究了高烈度区穿左旋走滑逆断层隧道的震害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及启示:

(1) 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逆断层发生位错时,可引起线路平纵线形发生大范围左右偏移或上下波动,造成线路拟合顺接困难,以致须降低高铁标准或拆除部分隧道,因此,今后类似新建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活动断层时,线路布线应考虑预留适当的平、纵线形拟合空间,以备线位偏移时能在较短路径内拟合顺接,快速实现铁路抢修保通目标。

(2) 隧道穿越的F5活断层为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逆断层,隧道受破坏严重段约350 m,震害主要表现为拱部纵向大面积连续压溃掉块,裂缝以斜向为主,上盘错断处衬砌边墙整体挤出;受破坏较严重段分别位于严重段大里程侧402 m和小里程侧646 m范围内,震害表现为衬砌剥落掉块零星分布,个别严重位置边墙内挤形成错台或出现掉块,裂缝多沿隧道环向分布,且边墙裂缝较为突出;其余段落震害总体轻微。

(3) 强震作用下,施工缝为衬砌震害发生的薄弱部位,严重挤压掉块多沿施工缝两侧分布;同时,仰拱及填充层易发生开裂、隆起、剥离脱空,造成道床破坏,后续修复中采用“初期支护+二衬双节段”的设计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4) 应重视高烈度过断层区防灾救援工程及泄水洞工程的抗震设防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模筑衬砌、设置一定曲率的仰拱等),以避免强震作用下防灾救援工程坍塌,影响抢修,或引起泄水洞堵塞,造成正洞水路不通,道床涌水,浸泡基础,造成正洞结构二次损伤。

(5) 强震可在活动断层边界造成灾难性后果,而活动断层的边界具有一定隐蔽性,因此,勘察中联合多种勘探手段,多举并措,准确探明活动断层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以往研究和设计中多强化断层破碎带的抗震措施,忽视了断层边界错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对活动断层边界错动引起的破坏放大效应深入研究,并在设计时予以区别对待。

(6) 运营期宜加强隧道监测,在断裂带附近设置相应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监测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变形及受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猜你喜欢

错动大梁边墙
基于数值模拟断层错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人是会变的
逆断层错动下ECC衬砌结构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逆断层错动下浅埋地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反应特征
隐伏正断层错动致地表破裂变形特征的研究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