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以云南省地震局疫情防控期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为例

2022-06-08李霞杨芳

高原地震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云南省

李霞,杨芳

(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0 引 言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胜利,但由于国际疫情不断,我国疫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疫情防控压力加大,疫情防控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会成为常态。守住国门“外防输入”,控好国内“内防反弹”是对我们严峻而又长期的考验。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研究中,陈世华[1]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应急教育的影响,提出后疫情时代体验式应急教育发展的建议;吴嘉贤等[2]就后疫情时代地震科普场馆活动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杜浩国等[3]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开展地震应急保障工作提出了思考;陆文静[4]通过分析新冠疫情谣言与地震谣言内涵、特点和共同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谣言治理的成功经验,探讨地震谣言实现良性治理的方法。还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对疫情期间地震科普宣传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某个特定的方向,还没有关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综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以云南省地震局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科普宣传实践为例,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新思考新思路,探究新形势下优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1 云南省地震局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实践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对人流规模和密度有严格控制,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受限。部分学校疫情防控要求严格、非必要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常规性的利用日常和重点时段集中宣传、咨询服务,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开展科普讲座,参观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等防震减灾科普线下宣传活动在规模、次数、人数等方面相对缩减。为解决线下科普宣传的困境,云南省地震局适应新形势,除了组织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集中宣传活动外,主要在线上宣传上想办法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1 多途并进,线上科普宣传强势发力

(1)网络宣传具有多维性、重复性、可检索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色彩、视频、虚拟现实等直观生动的形式开展宣传,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主检索,重复查阅观看,传播效益大。抓住网络宣传的优势特点,云南省地震局利用传统网络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底,官方微信、微博、门户网站共计发布地震、应急处置、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热点信息近3 000条;进行常见问题解答46条,处理公众留言16条;开展了主题为“云南地震预警项目建设情况”“水库地震监测与研究”“云南省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和“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提升抵御自然灾害防范能力”等5期在线访谈;结合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开展针对性宣传,发布了《居家防疫期间如何做好地震安全准备》《疫情期间中学生地震知识图解》等疫情期间防范应对地震的知识;设立巧家5.0级地震、漾濞6.4级地震、双柏5.1级地震、盈江5.0级地震专栏,开辟微直播,及时发布应急产出成果、工作简况、震情信息,发掘、宣传地震应急先进集体和个人,回应公众关心热点问题,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舆情监控。

(2)开阔思路,不断丰富线上宣传活动。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通过在网络平台开辟窗口进行地震知识有奖竞答,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竞答,公众为了获取正确答案,需要掌握知识、查阅资料,进而有效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云南省地震局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1·6”云南省防震减灾宣传日期间举办了两场网络知识竞赛,设置丰厚奖品,广而告之,吸引10万余人参加活动,提升公众对防震减灾活动的参与度。延续知识竞赛的影响力,举办云南防震减灾小小科普宣讲员网络短视频竞赛,广邀云南省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学生参与,在活动中实现增长知识、提高意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1.2 开拓网络宣传新疆土,探索扩大宣传途径

(1)利用网络直播快速直观,不受地域限制,后续重播、点播延长直播时空效能等特点,线上传播防震减灾知识,成倍增加受众指数。网络直播了云南省教育系统地震消防暨防暴恐综合演练,为全省各高校提供经验模式,提升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道、云南省消防总队、云南省地震局等平台网络直播云南省初高中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开展消防和地震安全教育普及,受众人数超过290万人次,突破地震部门单打独斗宣传局面。

(2)利用云上学安平台在教育系统的辐射力,扩大影响。云上学安是云南省教育厅打造的云南省校园安全教育公益平台,拥有注册教师25万余人,辐射全省各大中小学。通过在云上学安平台投放小学低龄段、小学高龄段、初中段、高中段、大学段示范课件,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宣教片,地震科普视频等资源,为全省大中小学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参考模板。编制出版校园防震避险工具书《防震避险知与行》、科普绘本《地震国历险记》,在云上学安上推广,既节约了发行成本,又大大提高传播效率和使用率。

(3)利用不同媒体的影响力,提升防震减灾宣传的广度和幅度。通过手机短信推送宣传,在电视台、报刊杂志开设专栏,在地铁、公交播放公益广告、宣传片,在央视频、百度、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放防震减灾科普视频,多渠道传播防震减灾知识。

图1 云南省地震局云上学安平台及其内容

图2 多渠道防震减灾知识传播

2 疫情防控期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存在的问题

(1)线上宣传效果不易把握。疫情期间,应疫情防控要求部分线下活动转为线上宣传,在信息爆炸的网络媒体平台,可供选择的内容多样。线上宣传单纯输出地震科普产品、知识;科普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创新性、趣味性;科普形式单一缺乏互动,难以抓住受众的眼球,形成足够的吸力;难以保证信息的到达率、接收率,实现宣传的质量和效果。且受地域、网络环境、知识结构、获取信息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线上宣传的受众有一定局限性,对于部分文化素养不高的群体,线上宣传效果不佳。

(2)任务性的科普宣传,加重负担,不能有效实现宣传目的。过于频繁的各类网络学习、讲座培训等任务,难免造成被动式地接受学习教育,走过场,花架子,可能流于形式,受众无法有效掌握知识。笔者在日常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受众群体有广泛接触。受众群体普遍认识到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基层学习任务繁重,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教育,任务式的活动,让部分受众群体疲于应付,出现了学而不精,甚至是学而不知的情况,没有真正实现宣传的目的。

(3)碎片化知识截取导致出现知识误区。线上防震减灾宣传为吸引公众注意,引起关注,通常采用短平快、通俗易懂、娱乐化的宣传产品,由于部分公众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也没有提问的条件,可能会出现因片面化、片段化的截取信息形成知识误区的现象。

3 新形势下优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总结云南省地震局在疫情期间开展科普宣传实践的经验做法,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1)2020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了推进全媒体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资讯丰富,传播方式渠道多、覆盖广、速度快,基本形成了点、线、面覆盖的网状媒体传播格局,规模效应明显,信息触达率提升,资源整合和利用率进一步优化。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可以利用好全媒体时代发展契机,积极开展宣传。继续建设好官方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地震部门的传统宣传阵地,完善地震科普栏目,持续发力,为公众科普地震常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地震预警等知识;加强互动交流栏目建设,弥补疫情期间“面对面”宣传减少的缺憾,通过网络继续与公众“心连心”沟通交流,为公众解疑答惑,增加互动。发挥线上科普馆的宣传效益,将科普资源数字化、可视化,为公众提供网上地震科普展览,突破时空限制,服务更多受众。

(2)谋求合作,形成宣传合力。与民政、应急、教育、科技等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灾害防御协会、民间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沟通协调,在地震科普产品的研发制作、推广运用、平台使用、知识宣传普及等方面通力合作,借助外力,凝聚合力,互补优势,群策群力,形成全面覆盖宣传格局,提升宣传价值。

(3)找准需求,提升引力。在工作中、调研中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体对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开发研制富有生命力、吸引力的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探索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增加趣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科普为探索性研习。例如,利用VR技术制作小游戏,通过智能计算机设备及传感器等,模拟地震场景产生虚拟三维世界,让游戏玩家亲自操作、直观体验,感受地震来临时的振动,学习科学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提升沉浸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4)形成规范,扩大推广。地震科普产品创造在注重通俗性、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注重科学规范。整合利用地震科普资源和教学资源制作统一规范的地震科普知识课件、工具书、慕课,以在线课程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推广运用,既能提供模范式教学、专业性指导,避免知识性错误,又培育了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如学校科普宣讲员、社区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增强地震科普力量,还可以减少因时间、地域、人员力量差异等资源不足所导致的不同地区宣传差异化问题。

(5)把握好线下科普集中发力宣传的契机和方式,适时开展线下活动。可以将防震减灾宣传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相互融合,联合各街道、乡镇、村(居)委会等部门,依托志愿者服务、党员双报到、联建共建等活动,结合实际,以分散宣传、一对一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避免人员聚集,借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图3 新形势下优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建议

4 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需转变思路,整合资源,丰富宣传方式,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机制,通过植入性、引导性、渗透性、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宣传,厚植防震减灾理念,持续强化宣传。力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既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又能实现宣传效果,推动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依然树立防震减灾的风险意识,筑牢人民群众地震灾害安全防线。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云南省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家庭防震
机械手表中的防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