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22-06-08阮欣怡赵玉平
赵 丽 杨 滢 阮欣怡 赵玉平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城市与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以产业群为代表的经济集聚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它将成渝城市群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发挥两市双核带动功能,不断培养成引领西部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2020年1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而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着重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经济集聚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产业、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的建设可以推进区域经济走向空间集中和集聚,加强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增强经济集聚效应;可以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川渝相向,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阐述经济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梳理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2007年3月,国家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同年4月,四川省和成都市联合研究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以成都、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进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中规划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等15个城市;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等31个区县。2015年5月,川渝两地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强调发挥两地特色优势,合力打造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16《成渝经济群规划》,成渝城市群具体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等15个市;重庆市的渝中、万州等27个区(县),主要将川渝两地的一些山区市县区排除在外。同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将成渝城市群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发挥两市双核带动功能,不断培养成引领西部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战略部署,并具体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这意味着成渝地区发展新征程的开启。同年,我国将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重庆的部分区县,全都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圈”范围。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的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着重强调了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该部分将以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区位熵衡量经济集聚水平,通过GDP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经济集聚
研究方法。区位熵(LQ),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产值,ej表示j地区全部产业总产值,Ei表示i产业的全国总产值,E表示全国所有产业总产值。LQ值通常以1为界,当LQ>1时,表明该地区经济集聚程度强;当LQ<1时,表明该地区经济集聚程度弱。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市级行政单位进行度量,共包括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成都市、资阳市等15个市,共计16个研究对象。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形成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的样本期为2017年~2019年。定量分析中涉及的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和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原始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及各市区统计局官网和公报。
成渝双城经济圈集聚度现状的分析。基于16个市的总产值计算各市的区位熵,分析各市2017年~2019年三大产业集聚度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第一,各市三大产业的区位熵波动范围较小、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区位熵较高的主要是资阳市、内江市、南充市,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后更显突出。第二,各市的三大产业区位熵总体都有所上升。虽然个别市的区位熵有下降的趋势,但总体的区位熵变动程度仍呈增长的状态,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集聚度增加。
(2)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双核”城市——成都、重庆。利用“双核”城市GDP增长额、增长率和各产业的数据,显示“双核”城市区域发展水平有如下特征。第一,成都、重庆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两市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其GDP分别是17022.65亿元和236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长率比上一年分别实现7.8%和6.3%的增长幅。第二,两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其中:成都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12.18亿元、5244.62亿元、11155.8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5%、7.0%、8.6%;重庆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51.42亿元、9496.84亿元、12557.5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6%、6.4%、6.4%。
周边城市。除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外,绵阳市和宜宾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发展潜力较大。截至2019年,绵阳市和宜宾市分别以2856.2亿元和2601.89亿元GDP总值在四川省内排名第二和第三名。绵阳市被誉为“中国科技城”,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值较快,2019年贡献GDP1402.41亿元,增长9.4%。并与重庆市北碚区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宜宾市除重点建设三江新区外,还将打造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以“五粮液”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较好,工业基础雄厚;并且还有20万师生的“大学城”,成都等地20所高校在此开设分校,为城市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2.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显示,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水平是不断呈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表明经济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部分将根据成渝双城经济圈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交通影响、物流影响四个方面来梳理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在经济集聚的效应下,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三大产业实现稳步增长。成都市、重庆市近几年的三大产业都呈现出相似的增长趋势。成都、重庆第二产业占比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占比逐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渐显。第二,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都市侧重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并推进北斗星链、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庆市以创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引擎,围绕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发挥传统优势,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与先进技术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创新。成都、重庆携手带领着成渝地区在原区域产业基础上不断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进一步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并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第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已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先进材料行业、高水平汽车产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除高水平汽车产业外,其余五大产业产值均突破万亿元。
(2)交通一体化
第一,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促进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不断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出:重点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推进泸州—宜宾、万州—达州—开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致力于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第二,成渝双城经济圈积极集聚促进内部交通一体化。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搭建,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并将打造“1123”交通圈,加快毗邻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样板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建设。第三,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促进对外交通发展。在响应国家“一三五”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两地通欧达海,引领内陆开放新方向,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对外交通的发展。截至2019年年末,成都、重庆全年开行中欧班列均达到并超过1500列,合计超过全国中欧班列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更加可以看出以川渝两地为起点的中欧班列影响力逐年增强。
(3)对外贸易增长
第一,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对外贸易产业产能继续释放;大量引入外资和中欧班列的开通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区域经济的外贸发展。2017年~2020年,成都、重庆的进出口总额均为西部城市前列,同时其进出口规模仍不断扩大。第二,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加。加快构建川渝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国际上的资源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多双边合作机制,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4月,《关于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加快并进一步推动了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建设和高质量的发展,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4)物流运输能力提高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集聚现象、物流产业本身积聚力和扩散力的特点,形成物流业“新形态”——物流产业聚集。物流产业聚集的机制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生产要素不断流向某一个地区。要素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间分工、合作与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基本最优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处于相辅相成的状态。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立以来,两地共用“成渝”标识,携手集中货物供给和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物流花销,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中欧班列的协同机制,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射频识别等数字技术,精确掌控货物物流运行情况,提升区域运输能力及国际运输水平。成都、重庆积极做好配套工作,完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物流运输网络,形成物流一体化,提高物流整体实力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四、国内城市圈的成熟经验
1.成熟城市群善于借助核心城市的优势充分打开资本市场
成熟的城市群主要以核心城市为基础,利用地理优势及产业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在市场机制的潜移默化下,核心城市内出现产业分工精细化的结果。伴随着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各行业间关联程度的加深,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涌入城市。
2.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核心城市产业聚集过多,形成的“大城市病”,此时需要政府或第三方中介涉足其中,分散核心城市过剩产业,疏解核心城市集聚的多重功能。既可以均衡资源发展较差的城市,也可以利用基础设施网络将多个城市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一体化均衡发展。
五、充分发挥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的政策建议
1.不断完善基础设备建设
全方面协调推动基础设备的更新与建设,加大对宜宾、南充、达州等地区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先考虑建设城际交通网络,打造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力争1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圈,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区内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以泸州和宜宾为核心的川南城镇区、以南充为核心的南遂广城镇区、以万州为核心的达万城镇密集区。
2.形成区域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
优化空间格局,通过依托中心城市、长江黄金水道以及主要陆路交通干线,根据资源环境和发展基础,形成以重庆、成都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城南(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打造“核心经济圈”、南部“T轴”、东北“铁三角”的发展战略,促进三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的协调程度。
3.适当地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进出口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应适度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打开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渝地区将通过中欧班列等运输方式,向中欧等国提供对外贸易保障,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缩短与国外市场的距离。
4.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及挑战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可以有效处理核心城市的产业聚集问题,避免产业过剩,促进周边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间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