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失效原因及对策探析

2022-06-08水发派思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姜文士

现代职业安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漏点燃气管阀门

水发派思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姜文士|文、图

随着城镇燃气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管道长度及用户数量日益增加,频发的事故使得燃气安全备受公众关注。燃气管道布局复杂,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泄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会引发爆炸事故。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典型管道燃气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从抢险人员已介入但未能成功避免伤亡后果的事件中总结应急失效原因,探讨可行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应急处置失效的直接原因

未能及时判断影响范围并疏散群众

应急人员获知发生燃气泄漏信息到达现场后,没有判断清楚泄漏影响范围并及时组织周围群众进行疏散,是燃气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室外燃气管道泄漏引发的几起较大级别以上的伤亡事故,均存在此类问题。从接到群众报警至发生爆炸,期间约有40~90分钟不等的宝贵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与此同时,应急处置人员未对燃气泄漏的危险边界进行有效探边,特别是埋地管道发生泄漏时存在土层渗漏的可能。例如北方某地的燃气事故,出乎现场处置人员的意料,距离一次事故点150米左右的建筑内再次发生了燃气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所以警戒疏散的范围必须包含受影响的全部区域。

未能有效控制爆炸三角的形成

天然气等城镇燃气的爆炸下限普遍较低,此外,液化石油气密度大不利于稀释,人工煤气还存在使人中毒的危险,泄漏后首先要预防空气不流通场所发生燃气聚集。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达到燃气爆炸极限的危险区域内如存在未被有效管控的火源,或者抢险人员未穿防静电服,以及使用的工具未达防爆标准,处理方法不安全,致使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的爆炸三角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同时形成,将会引发爆炸事故。例如中部省份某地发生的重大事故,直接原因是餐饮用户排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引爆了建筑下方河道密闭空间内聚集的燃气。

未能及时切断燃气的泄漏源头

由于燃气管网走向复杂,埋地管道发生非外力原因导致的泄漏时,查找地下漏点存在难度,容易消耗时间。如果应急人员不清楚现场阀门的具体位置,未能及时找到阀门并切断气源,或者采取的断气方式不科学,诸如阀门选择错误,只关闭了泄漏点上游阀门未关闭下游阀门,管道内继续泄漏的气体存在较大事故风险。除此之外,抢险人员责任心差、业务能力不高,抢险过程拖沓,行动迟缓或者工具未携带齐全,均可能导致泄漏源头不能及时切断。

应急处置失效的间接原因

未能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发生燃气泄漏的一般维修事件后,通常少部分抢修人员到场处理即可。由于事故应急预案对现场处置情景策划不清晰,基层应急人员缺乏培训及正确认知,现场信息采集不足,对燃气泄漏事件的危险程度判断失误,导致应急响应规模和级别与险情的风险程度不一致,现场的抢险救援力量不充分,应该到场的指挥人员未能到场指挥,无法满足应急处置的需要。

未能更好形成应急协同效应

根据燃气泄漏事故的响应规模,需要燃气经营企业、属地政府及社区等多方联合应对。部分事故暴露出各方应急力量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挥的问题,甚至被错误信息误导。

安全技术对策

规范现场警戒和疏散组织工作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应急准备,抢险车辆、抢修工具、检测器材、通讯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应急装备须配置齐全,时刻做好抢险准备。接到燃气泄漏报警后,接警人初步分析事件性质,指导报警人在现场进行力所能及的前期处置。出警的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燃气的警示性气味,使用气体检测仪探明危险边界,埋地管道泄漏后非常容易地下串气,要重点对泄漏位置周围的交叉管网、沟渠、窨井、临近建筑进行排查,确定警戒范围并根据风险情况组织疏散,对于规模较大的疏散,应当及时向相关社会单位求援。

严格预防火灾爆炸条件的形成

在探明燃气泄漏范围的基础上做好空气不流通场所的通风换气,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应急人员必须做好防爆准备,监测泄漏气体浓度并实施警戒,根据CJJ51—2006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燃气浓度未降低到20% LEL以下时,现场禁止动火,警戒区内严格执行不得使用非防爆设备等火源管控措施。

快速排查漏点并提高处置效率

室内燃气管道和架空燃气管道的泄漏位置相对容易判断,由于埋地燃气管道的埋深通常约1.5米(具体结合设计要求),除第三方破挖造成的外力损伤之外,还存在腐蚀、地面沉降等原因导致的损坏,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泄漏管道的走向和燃气扩散范围,快速寻找上下游的阀门井,通过调整阀门切断或控制泄漏并做好放散点的安全管控。确定不明漏点的位置时,依靠气体检测仪查找泄漏的中心区域。松散土壤下的埋地管道发生泄漏时,地下燃气可呈漏斗状沿土壤扩散的范围约2~3米,混凝土或沥青覆盖的地下管道发生泄漏时,燃气扩散范围约5~25米。如地下漏点附近存在管、沟、洞等情况时,扩散距离可能变得更远。对于具体漏点的搜索,可打探测孔或顺路面裂隙等部位进行检测,排查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干扰,根据判断结果开挖探查,及时找出漏点并按相关技术规程实施维修。抢修完毕后,在确保不留隐患的前提下规范实施燃气复供作业。

由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具有耐腐蚀性好、柔韧性强等优点,目前在中低压埋地管网工程中大量应用,聚乙烯管道发生泄漏时,抢险人员可在附近将管道挖出,使用PE止气夹快速将De400以下管径的管道夹扁止气。需要注意的是止气夹对De90以下聚乙烯管道止气效果良好,随着管径的增大或内压过高,少部分气体有可能流过管道夹扁位置形成渗漏,需要结合实际场景评估风险。

应急管理对策

细化燃气泄漏事故响应分级标准

燃气经营企业应结合事故风险系统策划应急预案体系,明确事故分级标准,区分一般泄漏维修事件和事故应急状态。清晰界定燃气泄漏事故的响应升级条件,便于一线员工和基层指挥人员掌握,从而能够准确分析应急事态趋势。根据响应级别和权责,相应的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场,靠前指挥,保证风险受控。另外,现场处置方案必须具备可操作性,为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事先对风险点和各管段控制阀门的情况进行确定,制定断气方案并编制成图表,以备抢险时快速查询。

提高燃气事故应急响应联动能力

由于城镇燃气事故存在响应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必须强化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工作。政企之间的城镇燃气事故应急预案需要合理衔接,指挥、协调、行动配合等相关细节应当进一步打磨,满足险情处置的需求。同时还要强化社区燃气安全宣传,最大可能提升群众对燃气泄漏应急的正确认识。有针对性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目前燃气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甚至分不清楚气体检测仪不同检测单位的具体意义,缺乏对险情的综合判断能力。而第一波到达抢险现场的往往是基层员工,他们担负应急事件的初步评判和前期处置职责。因此,需要根据燃气泄漏处置的技术特点,对一线员工进行细致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应急能力。

在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应急演练方面,完全按照剧本组织演习,除了能够帮助参演人员熟悉预案流程之外,缺乏实际的检验意义。应当组织贴近实战的应急处置演练,适当对参演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隔离,采用不通知演练时间、不告诉演习场景的方式检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及时改善应急演练和日常抢险工作所暴露出来的各项问题,确保形成有效战斗力。安

猜你喜欢

漏点燃气管阀门
城市供水管网卫星探漏技术应用及效果研究
美嘉诺阀门(大连)有限公司
上海一核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级联层架精料流有漏对级联的影响
基于仿真计算的城市燃气管网异常情况分析
聚乙烯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分析
土壤-大气耦合下直埋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模拟
燃气管道泄漏主动声学探测方法
吸收式热泵检漏技术及工艺改进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