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美国世纪的新中间地带

2022-06-08

文化纵横 2022年1期
关键词:霸权塔利班阿富汗

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国内问题的尖锐化,在全球各地的军事存在和战略投入正在收缩。“海洋霸权退潮后,大大小小的滩涂和湿地显露出来”,广阔的“新中间地带”正在浮现。在这些地区,此前由霸权以强力维持的秩序出现松动和裂隙,一些中等规模的国家变得更为活跃,它们一面积极主导和推进新的地区整合议程,另一面重启或加速了以自身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未来,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多极,也更不确定的世界。

康杰的《霸权之后的“新中间地带”》一文敏锐地发现,美国在亚欧大陆腹地的影响力日趋衰减,这让中国、俄罗斯和欧盟这三个力量中心之间的广大地区成为多强竞合博弈的“新中间地带”,也为一些中等强国实现自身战略野心提供了机遇。康杰重点分析了土耳其和波兰,近年来,这两个美国同盟体系内部的中等强国,正在借助特定的历史叙事和地理禀赋,积极推动地区整合进程。两国在“新中间地带”的政策行动,将给中国带来极其复杂的影响。段九州的《“军队主导”回归中东:对新一轮国家建构危机的回应》指出,自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瓦解以来,中东地区便面临着建构现代国家的挑战;一个世纪以来,军队主导和宗教主导这两种相互竞争的国家建构模式,成为主流选择。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军队主导模式面临的民主化压力加剧;由于土耳其和伊朗比较成功地将民主制度与伊斯兰传统结合在一起,它们践行的宗教主导模式的影响力快速上升。然而,随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中东地区再次出现权力真空,各国的不安全感加剧,军队主导模式正在回归。

钱雪梅和吴冰冰的文章则将焦点聚集到具体的国家。在《美国与塔利班:谁能改造阿富汗?》一文中,钱雪梅回顾了20年来阿富汗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外来的美国的民主化改造并未带来稳定、高效、廉洁的现代政府,反而加剧了阿富汗既有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分裂;内生的塔利班则极大地冲击了阿富汗传统的部落社会结构和伦理文化习俗。2021年8月美国撤军阿富汗,标志着由外部主导的现代化方案的失败。但重新执政的塔利班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阿富汗的发展道路,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地处理伊斯兰传统、地缘政治诅咒和地方主义困境。伊朗是伊斯兰世界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典例,也一直承受着美国的打压。但伊朗并未因此陷入动荡和失序,它是如何做到的?吴冰冰的《伊朗为什么能顶住美国的极限施压?》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吴冰冰指出,伊朗的政治制度恰当地安置了什叶派历史文化传统,搭建了合理的宪政架构,形成了派系平衡的权力格局。这一制度基础让精英与大众得以达成共识,并通过安全体系将共识转化为国防和安全政策,推动形成了以伊朗为中心的地区联盟。这是伊朗能够成功抵抗美国的极限施压,始终保持内部稳定的制度秘诀。

单极霸权的衰落,让“新中间地带”成为多极力量共同博弈的不确定性地带;但也让各个国家有了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空间,这意味着世界正在重新回归多元文明并存的常态——在全球化条件下多元现代文明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常态。这一辩证的国际格局,不仅让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对外交往变得更复杂、更具挑战性,同时也给全世界提出了如何实现多元文明和谐共处的难题。单凭国际关系或地区研究,无法为后者提供解答,所有知识人都必须以更加整全的视野审视正在发生巨变的世界,为更多元的新世界提供全新的知识想象。

猜你喜欢

霸权塔利班阿富汗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量子霸权”之谜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