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权威声音 精准研判提振信心
——新华社首季经济形势系列重磅报道的启示
2022-06-08张旭东韩洁安蓓
□ 张旭东 韩洁 安蓓
“关键之时挂起权威‘风向标’”“犀利的十问,有力的十答”“主流媒体,就是一锤定音”……
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之际,新华社在社领导亲自策划直接指挥下,集中精锐报道力量于4月17日至25日“排浪式”推出《中国经济面面观》《当前中国经济十问》《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观察》《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一组四篇重磅经济述评。
这组报道播发后,权威机关、部门机构、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和受众广泛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报道客观全面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聚焦经济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成为关键时期稳预期、强信心的标杆之作。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四篇报道总计采用超过一万家,全网浏览量近10亿。其中,《中国经济面面观》《当前中国经济十问》两篇文章平均总采用量超过4000家,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主要报刊分别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全文采用,《新闻联播》详细播发口播稿。整组报道被全网各大重要平台置顶展示,各部委网站、专业财经机构和媒体纷纷转发,并在新媒体上“破圈”传播,产生“现象级传播”的效果,在当前经济报道中“全程领跑”。
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热点敏感舆情不断,国内经济的现实承压和经济体感有所偏离,经济运行中亟需权威理性的声音来“定音”“定心”。解析当前经济发展大势的这组重磅报道,为复杂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唱响经济报道主旋律、稳定预期增强信心进行了有益探索。
启示一:越是复杂形势,越要强化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引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主流舆论“定音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刻彰显出讲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故事的重要性。
今天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举世瞩目,大国之间博弈也更加激烈。今年以来,超出预期的疫情“倒春寒”和乌克兰局势复杂演变,使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一些不利因素还在持续演变,对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形成冲击,新一轮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外界对中国经济空前关注,社会上不乏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之声,国际上各种唱衰噪音更是不绝于耳。
□ 部分媒体和知名自媒体采用截图。
□ 《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观察》在新媒体上传播效果明显。
复杂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如何“一锤定音”,廓清迷雾揭示大局?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奇迹的“理论根基”,也是做好经济报道的根本指导。经济形势越复杂,报道任务越繁重,越是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指导,运用其蕴含的科学方法和丰富内涵深度解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准确把握住中国经济的“时”与“势”。
新华社近年来的经济报道实践昭示:要把准中国经济的时代站位和发展大势,核心要义就在于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自觉从政治角度看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以思想之光有效引领舆论,才能看清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彰显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气质。
去年四季度恰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运行暴露出诸多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在新华社社领导的点题策划下,新华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连续推出一组5篇述评,从“美”“实”“效”“协”“共”五个关键字出发,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五大鲜明特征,聚焦“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强大物质基础的经济学”“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经济学”“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经济学”5个维度,系统深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这组平均采用家次上千、单篇阅读量都过亿的报道,得到有关中央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不少媒体用户评价,这组报道通过深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回应发展关切,回答了中国经济怎么发展、实体经济往何处去等社会关切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提振实体经济、倡导实干兴邦鼓与呼,传递出迎难而上的正能量,也由此开辟出习近平经济思想报道的新空间。
而在今年首季经济形势关键时刻推出的《中国经济面面观》等四篇重磅经济报道,正是新华社在关键时刻,站在高处、把握大局、掌握权威信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精准研判经济形势发出的权威声音,从而起到了“一锤定音”、稳定人心的效果。
早在今年两会前,新华社社领导就策划了这组题目。为完成这一组稿件,国内部抽调最精锐的经济报道力量组成经济报道专班,精心组织采写落实,从反复议定框架主题到采访权威部门专家,从撰写笔法行文到锤炼事实观点,不分昼夜研讨打磨,最终4月18日首季经济形势主要数据发布前后接连推出重磅报道。
《中国经济面面观》在主要经济数据发布前一日的4月17日播发,准确把脉经济运行态势,从“账面”中客观分析数据指标折射的中国经济之“形”,从“市面”中观察中国经济之“态”,从“人面”中展示百姓获得之“实”,从“基本面”中揭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时与势。权威独家、视野广阔,深刻揭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时与势始终在我们一边”。
《当前中国经济十问》在4月18日首季经济数据发布当日推出,聚焦经济形势怎么看、就业压力如何解、产业链供应链怎么稳、小微企业困难如何破等当下海内外关切的十大热点问题,强调要辩证全面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引导公众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观察》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阐释的七大政策,全面梳理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出台多项举措靠前发力的实践;《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紧扣百年变局的大背景,深入分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和战略性。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把准中国经济新闻的时代坐标。不少用户评价,新华社系列报道把握当下、谋划长远,不仅深耕一隅、更是统筹全局,以无可辩驳的论述和逻辑有力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充分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势赢得历史主动、极具气势赢得精神主动、塑造态势赢得发展主动的必然,彰显了国家通讯社的高站位、大视野和务实调研的本色。
启示二:越是复杂形势,越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客观把脉中国经济,避免报道“温差”
当前,关于中国经济走势各方高度关注、声音多元,主流媒体报道要想有效引领复杂舆论,首先就要做到避免报道与民众和市场真实感受之间的“温差”。
数据之下民生之上,主流媒体的报道如何能做到客观全面令人信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这也是当前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下,做好经济报道的关键。
梳理新华社首季经济形势这一组四篇重磅稿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每篇报道都从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入手,不回避、不渲染,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当前经济面临的压力。同时,运用大量权威数据、事实说话,在短期波动中展示中国经济大盘稳健没有改变,在困难中反映政府部门全力应对和社会各方坚韧奋进,以客观理性、令人信服的阐释和分析,帮助人们认清大势,增强信心。
新华社去年底推出的《十问中国经济》文章,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十问中国经济》将社会关切、海内外关注的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好、如何有效应对限电、共同富裕靠什么、如何守牢金融防风险底线等十大问题汇集于一文,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集中作出回应。文章一经播发后即产生了刷屏之效,一些中央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赞“一文尽收、一锤定音”,一些市场机构评价“新华社这篇文章打消顾虑,用真实数据引导合理预期”“不回避敏感问题,不盲目乐观,理性务实中肯”。
在去年报道基础上,今年一季度推出的《当前中国经济十问》,继续以“十问十答”直面当前风险挑战,主动回应解读“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但低于5.5%全面预期目标”这一敏感话题,更不讳言就业、投资、消费、外贸、物价、能源等领域的压力和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3月以来的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复杂演变,难免会让不少人“心头一沉”“心里没底”,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带来了不可忽视冲击。新华社以十问形式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关注,聚焦经济走势,直面下行压力,传递稳中求进的底气,坦诚的回应让很多人为之振奋、“心里有谱”。
写作团队在采写中也曾有过担心,把问题说得太透,是否可能引起相反的舆论效果。后来我们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对市场而言,某些领域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市场就会有信心。因此,新华社报道特别注意,在阐明问题的同时,及时跟进从中央到地方有针对性应对问题的政策举措,从而打消市场疑虑。
这一组四篇报道,以客观理性、令人信服的阐释和分析,帮助人们认清大势,增强信心,充分彰显报道的“全面”“客观”“权威”。报道无一例外调研采访集纳了权威机关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工信部、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国税总局等多个权威部门的权威信息,运用大量数据、事实客观分析经济形势,在短期波动中展示经济大盘稳健没有改变,在困难中反映政府部门全力应对和各方坚韧奋进。
经济报道贴近市场,稳定预期关键要让市场有信心。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新的经济运行周期,一个个抽象的宏观数据背后就是影响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个个有温度有感知的直接触角。
这组报道探索进一步表明,越是复杂形势下,社会各方越需要权威层面清晰精准的引导,传递更加鲜明的政策信号。中央主流媒体在这方面具有鲜明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议题设置,打通权威部门和社会舆论之间的信息“断层”,这样的报道更受市场关注,也更能赢得信任、凝聚共识。
启示三:越是复杂形势,越要扎实调研创新表达,以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揭示本质,以高质量报道“破壁出圈”
不少媒体用户评价,新华社这组重磅经济报道之所以能够成功“出圈”,在于兼具专业性和权威性,融思想性和可读性为一体,以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深度揭示中国经济的定力潜力,持续输出高质量、高站位内容,打造了富有国社特色、高于同业水准的“新样本”。
这背后,一个重要启示是,无论时代环境和舆论生态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媒体竞争的根本所在。
从内容看,这组系列报道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深刻把握运行态势,系统掌握发展逻辑,全面梳理政策效应,不流于表面,不浅尝辄止,从现象到本质、到经济规律深入阐释,充满思辨色彩。
如,《中国经济面面观》从宏观经济大盘、行业、企业看“账面”,从市场、物价、人流、资金流看“市面”,从就业、民生、精神面貌等看“人面”,从基础条件、要素优势和制度优势等看“基本面”,抽丝剥茧、层层剖析,不流于表面,不浅尝辄止,从现象到本质、到经济规律深入阐释辨析,充满思辨色彩,体现了中央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精准把脉和深刻理解。
这组报道之所以抓住读者眼球,还在于笔下有光,通过深入践行“四力”,扎实推进权威采访,将中央政策和典型事例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统筹,生动揭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既有高站位又体现出对民生之关切,彰显报道的感染力与贴近性。
“近期,蔬菜、汽油柴油价格涨幅较大”“本应是纺织品旺季的3、4月份,不少纺织厂老板心里发慌”……《当前中国经济十问》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紧扣防疫、就业、物价、物流、房地产、消费等社会民生关切事深入一线采访,以鲜活实践充分关照微观市场主体与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的“温差”,报道既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又兼具贴近性和可读性。
有媒体用户负责人评价说,新华社经济报道的显著特色就是重调研,在客观环境中用冷静之眼进行观察,注重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鲜活表达。通过新华社广泛的调研和走访,能看到多个领域的政策的确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让市场更有信心形成共识,化解风险,应对挑战。有网友评价说:“写得很透彻。可见政府对经济状况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国家能够带领我们披荆斩棘。”
新华社这组报道在传播上也坚持创新,尊重新媒介传播规律,注重移动优先,创新融媒体表达,在融合中见新意。比如,文章巧妙运用“借他人之嘴,讲自己的话”,广泛引用彭博社、跨国企业等海外媒体及海外人士观点,在受众心中建立“坐标系”,使报道更具可信度和公信力;同时,采用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表达方式,海报、新媒体图解等与文字报道有效配合、相得益彰;针对海外受众阅读习惯,还编发英文稿件和英文新媒体产品,形成网上网下、国内国外“双传播”。
而从传播效果看,这组报道播发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及地市级媒体、商业门户等积极转发,形成多层级、全方位传播效应,合力推动稿件内容下沉至更多受众,报道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人社部、国资委等部委,陕国投信托、国寿安保基金等金融机构,中科智库咨询、中宏国研研究院等知名智库,中国经济网、东方财富、第一财经、和讯网、同花顺财经、中国证券网等重点财经媒体积极转发。行业机构各方积极转发稿件,形成层叠效应,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这组报道从策划到播发,修改完善十余稿,汇聚各方资源和努力,彰显了新华社报道的“含金量”。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十分关键。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对主流媒体做好经济报道提出新挑战、新要求。更快、更准、更有力引导海内外舆论,准确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势,需要我们每位记者编辑持续加强深入调研,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持续加强专业积累,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主力军“定音鼓”“瞭望哨”“智能团”作用,不断壮大主流经济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