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及策略
2022-06-08王正军
王正军
说起健康,人们都会说是身体没有疾病。
其实不然,当前国际通用的健康概念中将人的健康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饮食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身体的健康,强调道德的健康,关注饮食的健康,唯独没有重视心理的健康。而心理的健康有时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因为它影响着身体、道德、饮食的健康。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有一亿多在校小学生。他们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又恰逢生理、心理变化阶段,所以这一阶段是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的多发期。因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患上了抑郁、焦躁、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有些学生对其同学、老师、家长或亲友进行残忍的人身攻击,或是自残、自虐甚至以跳楼、服毒等各种方式进行自杀,这种行为严重影了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部继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呢?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心理健康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正常,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和谐、安宁,情绪稳定,有自信心,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二、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小学时代,本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然而一些不幸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在为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仔细的分析事故的原因,最后发现一桩桩惨剧的背后原因竟是:因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底下或罹患心理疾病。一旦学生患了心理疾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也让其一生蒙上了不幸的阴影。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现状
小学阶段,尽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呈现不同的特点和现状,但其共性的特点是:
(一)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小学生自尊心强,喜欢表扬,喜欢“戴高帽子”,渴望被人尊重,特别害怕“翻旧账”、“揭老底”、挖苦、讽刺;(三)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喜好模仿;(四)小学生内心很单纯、直率、坦诚,其心理活动常常表露在外。
(五)小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其人格特点开始形成。
从调查我们得知:大多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一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家长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一)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
小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人们习惯于用单纯智育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成长,即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的发展前途。这种偏激的认识,忽略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需要。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需要是正常的。要想教育成功,首先必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因此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与学生坦诚沟通倾情交流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知、需求和心理满足感。作为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孩子进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在进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静下心来,和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时,家长和老师不要打压孩子,而是联手寻找解决之法。和孩子共情、共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方法,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无助、孤寂、烦躁、郁闷等心理障碍。
(三)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润滑剂。它影响着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和对其授课内容的兴趣。
(四)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育的成败不完全在于学校,更多的、更重要的取决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从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共情的角度和孩子互动,以求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五)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良性互动的家校共同体
学生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络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反馈学生在校的种种情况。
(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导学生朝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家长和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生活、交友、待人、处事、学习、活动等方面的负面表现,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得到调适,走向健康。
(七)开设心理健康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学校应将健康课纳入课程体系,配备教材和教师,上好身体和心理健康课。不仅如此,班级还应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八)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
鼓励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负面问题给予解惑,帮其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进行专业治疗。
(九)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个活动之中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收到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相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十)家校联手,实施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本是家校共同的责任。作为老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促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作为家长要认真学习、调适自己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注重自身良好的行为品德的养成,营造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以自己积极、乐观、进取、以身作则的正面形象和态度,影响带动孩子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教育带来了种种挑战。要想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携手进取,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