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022-06-08苗苹

关键词:润物细无声时代背景德育

苗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曾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一、潜心钻研教材,挖掘德育的“触”发点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要看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德育渗透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它包括了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但每篇的侧重点不同。教师要在备课中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和切入点,重视课前投入,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编者的意图,从教材中提炼出本课道德教育的内涵,弄清教材的每一部分,每一细节是如何反映道德概念、阐明道德观点的。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于无声

(一)介绍时代背景,为渗透德育搭桥铺路

时代背景是指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由于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二)抓住文眼,渗透德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篇课文的课题,就是全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课题这一文眼,并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

(三)注重朗读,渗透德育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则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引导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三、悉心作文教学,渗透德育于人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厚实的土壤。作文教学既是作文知识的传授,又是语言艺术的演示,同时也是渗透思品教育的载体。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作文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作之前,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必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其次,在作文教學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四、用心布置课外作业,德育渗透之延续

德育教材不能仅靠课堂上进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阅读联系文章,使学生受益匪浅。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布置课后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当作业收回时,笔者感到了学生的用心良苦,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当笔者把他们的作业在课堂上展示,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学生非常活跃,纷纷发言表示,今后要当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事事注意保护环境。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作者单位:平原县任继愈小学)3C651169-44E8-46F1-8A75-F70692D1019C

猜你喜欢

润物细无声时代背景德育
《中国德育》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润物细无声
华丽追梦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