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协同分析与趋势预测

2022-06-07刘琼芳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

刘琼芳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福安 355000)

我国经济在实现了30 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速逐渐减缓趋于平稳.2000—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00 280.1 亿元增长到990 865.1 亿元,年均增长12.81%.其中2000—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15.47%,但2011 年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由2011 年的18.40%逐渐下降到2019 年的7.79%.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城镇化通过推动资本、技术、产业、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在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不断完善的同时,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对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新机遇.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培育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基于此背景,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关联系数;探讨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7 大类消费支出的协同效应;并科学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福建省城镇化水平进行短期预测,以期为释放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产出活力提供政策指导.

1 文献综述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探讨新型城镇化战略体系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协同效应及城镇化的趋势预测成为当前的热点议题,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1 关于城镇化与居民消费结构关系的研究

李军辉、徐亚东等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总消费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消费占比[1-2].赵纲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居民消费的协调水平显著提升,但与优质协调状态仍存在一定差距[3].韩丽红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关系,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作用强度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递减趋势[4].李红平通过构建VAR 模型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推动作用存在城乡差异且存在滞后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显著优于城镇居民[5].张秀利等基于1978—2014 年数据从居民消费角度考察城镇化质量水平,实证发现居民消费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具有单向拉动关系且存在显著滞后效应[6].潘明清等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集聚效应与外部成本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若集聚效应强于外部成本效应,则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7].王婷等基于1997—2013 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8].

1.2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预测研究

张妍、黄志龙运用Logistic 模型得出,未来我国城镇化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到2050 年我国城镇化将达到70%的水平[9].乔文怡等基于系统动力模型得出,2035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70%水平,在此基础上,预计到2050 年再上涨6%~9%[10].高春亮等综合运用多种预测模型得出,到2040 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3.37%,到2050 年将超过80%水平[11].刘洪涛等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进行实证分析,预测未来40 年内,我国城镇化水平将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2].盛宝柱等运用Verhulst 模型得出,到2022 年合肥市城镇化率有望突破80%[13].王凯等指出,我国城镇化率走势分为高、中、低水平情景,预计到2035 年城镇化率均在68%以上[14].

上述研究对我国整体及部分区域城镇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及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但现有成果还未能全面反映各个省市地区的情况,且对于分析城镇化率与居民具体消费支出如衣着、医疗保健、居住等项目关联关系的成果较少.因此,文章以福建省为例,基于2013—2019 年数据,以福建省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变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变量进行关联分析与趋势预测.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活力建言献策.

2 福建省城镇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2.1 研究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序列几何曲线近似程度来测算序列之间关联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过程如下.

1)定义模型序列.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下,确定母序列与子序列.其母序列用X0(k)表示,子序列用Xi(k)表示.

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数据由历年《福建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基于2013—2019 年数据,以福建省城镇化率和农村人均消费结构为变量,具体为:以福建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母序列(X0),分别以历年福建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的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7 大类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作为子序列(Xi).表示为:食品(X1)、衣着(X2)、居住(X3)、生活用品及服务(X4)、交通通信(X5)、教育文化娱乐(X6)、医疗保健(X7),如表1 所示.

2.3 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关联度分析

采用均值法将表1 数据进行标准化,并计算差序列、两极最大差、最小差,具体结果如表2 所示.

表1 2013—2019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根据表2可以发现,Δ(max)=0.16;Δ(min)=0.00. 根据公式求得2013—2019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关联度值(见表3).

表2 福建省城镇化率(Y0)与七类消费支出结构(Yi)的绝对差值

由表3 可知,2013—2019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关联系数.其中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的关联度最高,与医疗保健类次之,与衣着类消费支出的关联度最弱.进一步比较各支出指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3 2013—2019 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关联度

1)福建省城镇化率与人均居住消费、医疗保健类支出的平均关联度为0.802、0.705,在7 个指标中位于第一、第二位.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且房价持续走高,对住房需求日益增加.另外,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虽已建立,但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医疗保健类支出仍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向.

2)福建省城镇化率与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类消费支出的平均关联度分别为0.689、0.688,在7 个指标中位居第三、第四位.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的便捷性,对其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产生引导作用.生活半径在逐步扩大,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

3)福建城镇化率与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类消费支出的平均关联度分别为0.675、0.608、0.500,在7 个指标中关联度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层次由注重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向逐步向注重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产业应适当扩大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市场供给,注重自主创新,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GM(1,1)模型预测分析

3.1 研究方法及具体步骤

GM(1,1)以时间序列性数据为基础,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构建白化方程,进行样本量的预测分析.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 GM(1,1)能够充分利用小样本数据,实现较高精度的预测,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提高了研究效率.具体步骤如下.

3.1.1 数据处理.由原始数据建立Y(0)、Y(1)、Z(1)序列,具体表示为:

3.1.2 参数估计.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将Y(1)用微分方程表示:

表4 模型精度检验等级参照表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00—2019 年福建省年末常住人口数与城镇人口数为原始数据,计算得出2000—2019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见表5),运用GM(1,1)对2021—2025 年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走势进行预测.

表5 2000—2019 年福建省年末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续表5

3.3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GM(1,1)模型预测

3.3.1 数据及处理与检验.根据表5数据,分别建立福建省城镇化率的原始序列,如表6 所示.Y(0)和一次累加序列Y(1):Y(0)=(y(0)(1),y(0)(2), …,y(0)(n)),Y(1)=(y(1)(1),y(1)(2),…,y(1)(n)).其中,y(0)(i)≥0,(i=1,

表6 GM(1,1)模型的Y(0)、Y(1)序列值

3.3.2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一阶微分方程,建立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GM(1,1)预测模型.

由表7 可知,福建省城镇化率预测模型的精度u=98.568%大于90%;θ(i)=0.936%小于10%;C=0.133 小于0.35,ρ=1;表明该模型通过上述精度检验,模型拟合效果好,适合进行福建省城镇化率预测.

表7 福建省城镇化率预测模拟值与误差检验表

续表7

3.4 福建省城镇化率走势预测

运用GM(1,1)模型,对2021—2025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进行短期动态预测,具体结果如图1 所示.在未来几年内,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25年,福建省城镇化率将达到78.82%,相比2019 年,累计上升12.32%,年平均增长2.87个百分点.

图1 2021—2025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预测

4 结论与建议

文章以福建省为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测算了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关联度,并对2021—2025 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走势进行短期预测,得出以下结论.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类的消费支出关联较为紧密,依次为0.802、0.705、0.689、0.688;与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类消费支出的平均关联度较低.分别为0.675、0.608、0.50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层次由注重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向逐步向注重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与现阶段相比,预计在未来五年内福建省城镇化率的年均涨幅稍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在2.39 个百分点,到2025 年,福建省城镇化率将达到78.82%.福建省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城镇化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释放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产出活力,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农村发展桎梏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应从全区域发展格局出发,积极加强省内各个乡镇与县市、区实现资源要素互通互联.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现有水平上补齐短板,有秩序、有重点的推进农村道路、信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的环境.在道路建设上,完善城乡道路的互通互联,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体系中,推动城市道路向农村道路延伸,并培育农村居民养护道路的基本观念.在水电建设上,尽快完善农村供水供电系统,改善日常居住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水电价格制度,农村水电体系的建成,有利于开拓农村家用电器的消费市场,激发农村新消费需求点.在信息通讯上,提高农村信息通讯建设的覆盖面,联合建立网络、电视、电话等设施,变革农村居民的传统交流方式,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4.2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应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依托福建省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区域农业产业特色.首先,农业发展应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培育新型农民,利用技术创新、发展农产品集群等手段,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化方向优化升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15].其次,在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上,修正阻碍资源流动的相关政策,优化农村金融体制,倡导资金向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农村产业和地区流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后,实现特色产业与省域的协同发展.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促进了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必然会形成规模化的产业聚集及转移.在众多“引进来”的企业选择上,福建省应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对与本省产业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划相悖的企业切莫盲目引进,重点考虑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形成产城一体化的优质企业[16].

4.3 实现城乡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首先,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社会资源共享机制,减轻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增强消费信心.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拓宽社保基金来源途径,提高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比重,加强对社保基金投资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实行“招拍挂”的交易形式;最后,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在城镇化战略实施的框架下福建省应实现以福州、厦门、泉州为衔接,宁德、南平、三明等中等地区环绕的城镇化道路,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以城市为借力点,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