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州地区鸡白痢血清学调查及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2022-06-07刘玉华林建鹏刘滨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沙门白痢鸡场

刘玉华,林建鹏,刘滨华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类鸡细菌性传染病,各品种鸡均易感染,是对我国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

雏鸡感染后主要表现排灰白色粪便,肠道充血、肿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但长期携带病菌,并通过粪便向环境中排出病菌,通过粪便、垫料、空气、饮水、饲料等水平传播,成年鸡主要是生殖器官感染,可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本病,出现死胚、死雏和弱雏。因此一旦鸡群发生本病,将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准确的了解鸡白痢流行情况,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和净化措施,减少鸡白痢对养鸡业造成的危害。由于目前国内鸡场还未使用疫苗预防鸡白痢,因此可通过血清学调查了解鸡白痢的流行情况。中药防治鸡白痢与抗生素相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学方法调查泰州地区鸡白痢流行情况,分离出本地鸡白痢沙门氏菌流行株,并选取中药对所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为中药防治泰州本地鸡白痢沙门氏菌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病 料 疑似鸡白痢病死鸡病变的心脏、肝脏等。

1.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麦康凯琼脂来自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化反应管来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型阳性血清来自北京中海动保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中草药 黄芩、黄连、金银花、鱼腥草等购自本地药店。

1.1.4 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冰箱、生物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器、酒精灯、超净工作台等。

1.2 方 法

1.2.1 鸡白痢血清学调查 泰州地区5个鸡场,每个鸡场随机选取30只鸡,共150只鸡,每只鸡翅静脉采血1~2mL。3000 r/min离心10min,吸取上层血清作为待检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吸取50μL鸡白痢凝集反应抗原垂直滴在玻璃板上,然后吸取50μL待检血清与鸡白痢凝集反应抗原充分混匀,2min内判定结果。出现50%以上凝集者判为阳性,不发生凝集者判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的判为可疑。同时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1.2.2 细菌分离培养 取病料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表面,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挑取疑似沙门氏菌的菌落(露滴状、灰白色菌落)接种到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纯化,观察长出的菌落特征。

1.2.3 革兰氏染色、镜检 接种环挑取纯化的疑似沙门氏菌落进行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方法如下:(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细菌涂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覆盖涂面,1min后水洗。(2)滴加革兰氏碘液覆盖涂面,1min后水洗。(3)滴加95%酒精覆盖涂面,0.5min后水洗。(4)滴加石炭酸复红覆盖涂面,0.5min后水洗。(5)用吸水纸吸干标本片,油镜镜检。

1.2.4 生化试验 挑取麦康凯琼脂上纯化的疑似单菌落接种到M-肉汤里37℃培养12h。吸取纯化菌落的培养物分别接种到葡萄糖、蔗糖、乳糖、甘露醇、硫化氢、MR、VP、吲哚、枸橼酸盐等生化反应管内,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判断结果。

1.2.5 血清学鉴定 吸取50μL纯化菌落的培养物滴到玻璃板上,再吸取50μL鸡白痢沙门菌阳性血清与之充分混匀,在2min以内观察反应结果。出现明显的颗粒凝集者判为阳性。同时设置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1.2.6 体外抑菌试验 采用煎煮法分别提取黄连、黄芩、连翘、夏枯草、金银花、马齿苋中的有效成分,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测定这6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这6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首先制备中药煎煮液,方法如下:6种中药分别称取50g,加入500mL蒸馏水,在室温下浸泡30min,然后煮沸,再文火煎煮,1h后煎煮液通过无菌纱布过滤,向滤渣中加入250mL水,加热至沸腾,煮沸30min,无菌纱布过滤,2次滤液合并在一起,在70℃水浴锅内浓缩到50mL,即可获得浓度为1g/mL的药液。药液装入容器内,流通蒸汽灭菌法灭菌30min,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接着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即选用平板琼脂打孔法,测定中药抑菌圈的直径大小,方法如下:将菌液浓度调整到107~108CFU/mL,取0.1mL涂布于琼脂平板表面,待菌液被完全吸收,用打孔器进行打孔,每孔内滴加中药药液。37℃恒温箱培养12~16h,观察并且测量中药抑菌圈的直径。

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在10mm以下者为不敏感;10~15mm者为中敏;15mm以上者为高敏。

2 结果与分析

2.1 鸡白痢血清学调查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共检出阳性样品26份,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17.3%,表明泰州鸡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

表1 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

统计不同养殖模式鸡场的血清学调查情况,结果(见表2)发现,1家林下散养鸡,30只鸡中检出阳性样品2份,鸡白痢阳性率为6.7%。2家平养鸡,60只鸡中检出阳性样品19份,鸡白痢阳性率31.7%。2家笼养鸡,60只鸡中检出阳性样品5份,鸡白痢阳性率为8.3%。表明平养鸡鸡白痢感染率较高,可能与平养鸡饲养密度大,鸡白痢沙门菌容易通过粪便、垫料等传播有关,所以平养鸡更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到严格消毒,以减少病原的传播,降低鸡白痢的阳性率。

表2 不同养殖模式下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

2.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对泰州地区5家鸡场现场调查,从疑似鸡白痢病死鸡中采集病料9份。通过从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培养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与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共分离鉴定鸡白痢沙门氏菌5株。为进一步研究本地致病性鸡白痢沙门氏菌株的特性,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治本病奠定了基础。

2.3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选用6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黄芩、连翘、黄连3种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4mm,19.33mm,18.15mm。对夏枯草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3.73 mm。对金银花、马齿苋不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20mm、6.55mm。表明黄芩、连翘、黄连3种中药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效果较好,提醒当地兽医人员在防治鸡白痢时,可优先选择黄芩、连翘、黄连等抑菌效果好的中药,不建议选用金银花、马齿苋等,为临床用中药防治鸡白痢提供参考依据。

3 讨论与结论

当前,鸡白痢在许多鸡场普遍存在,在部分鸡场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如孙亮等对吉林省部分种鸡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个体真实流行率为2.56%,董永毅等对江苏省部分地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达25.5%,李照伟等对贵州省部分规模化鸡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83.87%。一些研究表明,用于防治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抗生素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如王广泽等测定96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9类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所有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但另一方面,一些中药表现出了抑菌作用,如常超越等研究23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及标准株的体外抑菌试验效果,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对黄芩、连翘、五倍子等8种药物极度敏感;对其他的中药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本研究通过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对泰州地区鸡白痢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17.3%,统计不同养殖模式鸡场的血清学调查情况,结果发现,平养鸡场里鸡白痢阳性率最高为31.7%,为泰州地区防治鸡白痢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从5家鸡场里疑似鸡白痢病死鸡病料中共分离鉴定鸡白痢沙门氏菌5株,选用6种中药对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黄芩、连翘、黄连3种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4mm、19.33mm、18.15mm。对夏枯草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3.73mm。对金银花、马齿苋不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20mm、6.55mm,根据体外抑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选用中药防治鸡白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本病对幼雏致病强,死亡率高,又可垂直传播,给养鸡业带来严重损失,为减少本病的发生,应及时采取疫病净化及综合防治措施。如,定期调查本地鸡白痢的流行情况;对种鸡场加强检疫,对阳性鸡,及时淘汰;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防治等。

猜你喜欢

沙门白痢鸡场
江西部分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监测与分子分型研究
非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耐药性分析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团结的班子
所谓极致的忍耐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