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

2022-06-07唐山学院王斌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四史高校学生思政

文/唐山学院 王斌

高校人才的思想素质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发展以及未来对于社会的影响,因此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四史”教育的有效推进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这对于开展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可行的。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注重“四史”教育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接下来,我们具体探讨一下。

一、“四史”教育概述

“四史”教育指的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高校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熟悉掌握历史的相应发展规律,通过以史为鉴来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的品质与修养。因此,“四史”教育的开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人才培养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课本内容相对比较局限,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来说,很难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而“四史”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很大推动作用。因此“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改革,其本质上具有很大的科学性。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

(一)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全局性建设。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课程设置内容主要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希望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之后,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虽然“四史”没有专门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其相关的教育内容已经融入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四史”教育内容在当前高校思政制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使得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深入了解,这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坚持改革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投身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说“四史”教育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二)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综合素养。“四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使其对我国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相关重要举措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内涵真谛有充分的理解,未来他们在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三)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当前与国际上的交流逐步增多,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部分人开始崇尚虚无主义,这对于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对于“四史”的学习,高校学生能够对我国发展历史以及相应的传统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传播优秀的中国故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过程中,“四史”教育相应内容的融入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高校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通过“四史”教育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可行的,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一)学“四史”,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育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四史”学习,高校学生会对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他们就可以了解中国曾经遭受的屈辱以及先辈为了民族解放所作出的牺牲,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

(二)知来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很多优秀文化是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至今对于我们当前的发展是有很大启示的。通过对于“四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将中国发展过程中相应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真正使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此外,相关历史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以史为鉴,不断加强自我建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面对自身的工作学习。

(三)明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校的人才最终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四史”教育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

四、“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且非常必要的,但想真正地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要注重相应的模式应用,接下来我们具体探讨了解一下。

(一)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常是以课堂的形式来开展的,因为其本身内容就多,因此课堂设置相对较满,很难真正保证最终的教育成果。因此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就要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来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相应的主题活动开展氛围相对比较轻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对相应的历史进行学习。比如在建党日等红色节日期间,可以举办相应的调研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积极自觉加入党的建设事业中去。

(二)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激发学习动力。课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但线上授课也是当前应用比较广的一种思政教育方式。因此有效应用相应的线上资源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对可行的。比如“学习强国”相关党史学习软件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党史学习,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对在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加强高校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热爱。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的师资力量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专业的思政教师能够将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问题的讨论学习中,可以有效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相应培训课程的开展,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四史”教育可以有效保证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是非常可行的,但是要保证最终的教学成果,也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上面已经对此进行深入探究,也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优化,一定可以更好地保证思政育人效果,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四史高校学生思政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