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六合,开拓诗境
2022-06-07罗晨
罗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师。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诗名篇,从古至今备受读者喜爱,近现代以来更是频繁入选语文教科书。然而,学界关于这首诗的争议却非常之大,学者们从创作背景、时间、地点、情感主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杨松冀先生认为:“欲准确解读本诗,必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一、诗歌创作之背景,即王维出塞的时事背景与其身份处境及出塞的原因;二、诗歌创作之具体时间、地点;三、王维此次出塞的行走路线。”[1]此观点颇具代表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了研讨。
关于写作背景,主要有“宣慰说”与“排挤说”。所谓“宣慰说”认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注《唐诗选》对于《使至塞上》的这段解释,基本代表学界的主流看法。“排挤说”则认为出使宣慰只是表象,“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3]。杨松冀先生认为王维受张李党争牵连在所难免,出塞是受排挤打击所致。[1]统编本教科书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亦采此说。[4]
关于创作的时间,从季节上看,开元二十五年春、夏、秋皆有主张者;从具体时间上看,一般认为是王维达到目的地后对路途经历的回忆,但胡可先先生独辟新说,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得到出使之命而首途所作,全诗是对于出使到塞上过程的想象。”[5]
关于此行的路线,即王维所经过的地点以及所见的事物,则存在很大争议,可谓众说纷纭。“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长河”“萧关”“燕然”,所指的地点具体是什么,其中是否存在矛盾,王维的行进线路究竟如何……
学界围绕着上述问题争论了数十年,许多问题至今也难有定论。那么,面对这样一篇存在诸多争议的诗歌,读者是不是就无法赏读了?“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阐释方法,尽可能地还原作品的本事与细节,固然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但当我们无法确知诗歌的本事与细节时,其实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特质。
首联与颔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关于这两联,历来有批评之声。如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认为首联和颔联都有“合掌”之弊。[6]周相录先生更在《名作中有名句也有拙句》中批评:“无论如何理解,首联与颔联都不怎么好,除非你闭上眼睛不顾事实瞎说。”“如果我们不把名作的所有词句都说成是天花乱坠的妙语真言,就得承认王维的这篇作品除颈联之外,其余写得实在平平,甚至可以说不怎么样。”[7]初看两联,确实有些平,尤其是将这两联单独审视,很难看出其中的妙处。然而,正如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所说:“右丞每于后四句入妙,前以平语养之,遂成完作。”[8]我们需将两联放入整首诗的意脉与结构之中,方能看出王维的用心。
首联关键在“单车”二字。不论王维是否受排挤离京,身为朝廷的使臣,加上随从仅仅一辆车几无可能。可见,首句并非客观事实,而是经由作者加工提纯过的诗语。其实,首句看似平淡,实乃一句入境。葛晓音先生曾敏锐地指出:“盛唐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有‘泠然独往之趣。”“独往的本意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事实上暂时的游憩于山林,也可以称独往。”[9]“单车”之行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作者在主观精神层面的感受,是本诗进入诗意境界的发端。正如王维在《终南别业》中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本诗二至八句的内容即为“胜事”。其实诗歌之外,古人于散文之中也常有“独往”之境的呈现。如《小石潭记》中明明有许多“同游者”,柳宗元却在“四面竹树环合”之景中感到“寂寥无人”。《湖心亭看雪》中,明明有“舟子”,张岱却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景中写下“独往湖心亭看雪”……只不过诗歌与散文不同,散文篇幅较长,可以叙述铺垫,而诗歌篇幅短小,必须一句入境。
再看第二句“属国过居延”,境界又推进一层:诗人从“现实”之境转入“历史”之境。首句诗人尚处于“现实”之境:“单车”乃王维所乘之车,“边”也是唐朝的边塞,而第二句中的“属国”则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简称,“居延”之名也源自秦汉。紧接着的颔联中,“汉塞”已不是首联“边”之唐塞,“胡”在汉时乃指匈奴,而王维宣慰的崔希逸部战胜的却是吐蕃。这里运用了唐诗中独特的写作手法——“以汉喻唐”,诗人通过联想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将诗境由“现实”转入“历史”,渲染了浓重的历史感。因此,前两联是有层次递进和诗境拓展的,并不是平平无奇。
在前两联的铺垫下,再看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代读者几乎一致认为此联是全诗最精彩处,品赏分析的意见也往往集中在描写的生动逼真与用字的精炼传神上。如在《红楼梦》中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10]又如《唐贤三昧集笺注》说:“‘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8]《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评语:“五、六苍亮,骎骎气分,写景如生,足为名句。”汪玉杓曰:“五、六写景如生,然亦是其自然本色中最警亮者。”[8]诗中所绘之景,固然中原难见,作者极力描摹,以求神形毕现也是情理之中。但诗歌除了是语言文字的藝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境界的艺术。总在“真实”与“精炼”中打转,很难解释为何此联能在千载之下打动人心。
此联之妙在于又入新境。前两联,无论是现实诗境还是历史诗境,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叙述、观察、联想和感受,是“有我之境”。首联“欲问边”者是“我”,“过居延”者还是“我”。颔联“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其实喻指的仍然是“我”,但从表达上看,已经更为婉转含蓄,“我”有了渐入诗境的微茫之感。首联入境,颔联深入,到了颈联,在中原罕见的壮阔美景之前,诗人已全然忘我,是“无我之境”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千载以降的读者为何觉得颈联与其他三联不同?关键就在于此联是《使至塞上》中唯一入“无我之境”者:沙漠的广大无边、狼烟(一说旋风)直冲云天、大河长无尽头、落日一体浑圆,看似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但物与我、历史与现实浑然无迹交融一体。926E652C-318C-403F-9FF2-5C69D60D2459
此联之妙还不止如此。当作者面对如此雄奇壮阔之景,激动地全情投入之时,陷入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迷茫,身体和心理都在这瞬间呈现出停顿宁静的状态。因此,颈联所呈现出的静态与充满动态跟另外三联(“问”“过”“出”“入”“逢”等)的全然不同。
其实,唐诗中不乏写凝神状态的名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但这些诗句都是在以“有我”写“无我”,以“动态”写“静态”。“唯见”“不见”都是“我”在“见”。与此同时,不论是“唯见”还是“不见”,“我”其实都出于“动”之中。反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无“我”更无“我”之动作动态,是真正的以“静态”写“静态”,这才是“静态”应有的呈现方式。此联之所以能够打动千载以降的读者,不是因为客观上这副大漠风情图多么有吸引力,而是王维将他被大漠之景深深震撼的忘我感受、“无我”之境,通过诗句完美地呈现出来。读者阅读之时,就被王维代入到了这个境界之中,自然随着诗境进入到安静凝神而忘我无我的境界。《使至塞上》读到此处,方知王维乃诗中真豪杰!
最后,震撼人心的美好的境界终究是要消散的。尾联出境,“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不但从静态回归到动态,也重新回归到现实。需要注意的是,“萧关逢候骑”的现实与“单车欲问边”不同。“单车欲问边”是明明有人却说无人,是“独往”之境,是经过“提纯”的现实,“萧关逢候骑”则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候骑”是本诗出现的第一个非作者的人物。经过“大漠孤烟”的心灵涤荡,此时作者已经感到此行(无论是纯粹出使还是被排挤出京)不再是“泠然独往”,而是同行有伴。这个“伴”不只在眼前,更在远方的“燕然”等待着他。诗人终于重新回到现实,找到肩负使命的自己。
诗人出入六合,穿梭于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有我与无我之间,不断开拓诗境,翻出新意,才造就了《使至塞上》这首在艺境与意境上都出类拔萃的唐诗名篇。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体式的特点、抒情的需要以及时代的久隔,很多作品的写作背景已经难以确证。考察写作背景以及相关史实本是为了更好地品读诗歌,逐字逐句考证落实,亦功在千秋,但作为读者的我们,不能因为存在争议就因噎废食,停止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美与意境美的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杨松冀.王维《使至塞上》诗新考[J].文学遗产,2016(2):189-190.
[2]社科院文学所.唐诗选(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107.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62.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胡可先.王维《使至塞上》诗发微[J].古典文学知识,2019(4):124-133.
[6]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5.
[7]周相录.名作中有名句也有拙句——王维《使至塞上》的新诠释[J].古典文学知识,2003(3):11-14.
[8]陈伯海主编;孙菊园,刘初棠副主编.唐诗汇评增订本(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94.
[9]葛晓音.“独往”和“虚舟”:盛唐山水诗的玄趣和道境[J].文学遗产,2009(05):4-11.
[10]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674.926E652C-318C-403F-9FF2-5C69D60D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