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备考之素材策略
2022-06-07陈烈燕
陈烈燕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应该如何备考才能从容应对,写就佳作?素材储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事、物,都是写作的直接材料,而阅读的书籍、新闻,可以为我们提供间接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建立起以下三类素材库。
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说: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衣食住行等生活琐碎,皆是生活的真实状态。将自身生活体验与个性化的动情点相勾连,才能拓深文字意境,丰厚习作内涵。比如“食物”素材,家乡特色小吃、食物与乡愁、美食与传统文化、那些给予你温暖的食物、人间有味是清欢、美食与人世百态、柴米油盐间的拘囿与爱、冬奥美食展现文化自信……总有一个角度给予你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比如“建筑”素材的多角度呈现:
回不去的故乡:老墙、老院、老巷……
文化传承:博物馆、故居、古桥……
行旅见闻:梦里水乡、鼓浪屿建筑群、塔、石窟……
栖息之所:阳台、房间、窗前……
亲族经历、凡人小事,展示的是丰富的、各具特色的生命世界。叙写“我与他们”的故事,传递对他人生命内涵的体悟与情意。这里以亲族经历为例,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克博士研究,“对于家族历史知道得越多,孩子就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识”。“为什么知道祖母去哪里上学,有助于孩子克服诸如小到膝盖擦破大到恐怖袭击的困难呢?”“答案在于孩子的家族归属感。”杜克博士说。
当然,家族故事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因为家族故事以其丰厚,往往能展示多方位的人生。有一个同学的阿太是当地的一位碶夫(古水闸的守护者),仅他挖掘的家族故事就涵盖了方方面面。如:阿太在守护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尤其是在风雨中坚守的坚毅;祖父最终决定留在家乡,继续守护碶闸的人生选择中所表现出的担当、传承;小作者自己在家族故事中感受到的鼓舞所表现的成长;古水闸本身呈现的家乡风貌;日本学者赠送拍摄有阿太照片的水利研究书籍所表现的文化交流……
自然万物,包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是思想、艺术的不竭源泉。与自然对话,谛听自然的乐音,感悟生命的律动,追求自我与外物之平衡,提升写作格调。如看花专题、河流专题、看云專题、月亮专题、树木专题。你一定也有与自然的对话,临考前,你需要做好整理归类。
在复习阶段,还有个重要的事项,那就是选择自己可能还不够完善,但是素材上具有代表性、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什么是代表作?它应该是最能综合体现你的思想、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作品,或者作文所写的素材,是你独有的。修改加工自己的习作,其实是针对选材而言的,到了考场上,能够利用的,还是代表作中的素材。毕竟在考场上,不像平时习作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构思立意、斟酌选材。素材虽可以预备,难的是贴近作文要求的二次加工,修改代表作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作文综合能力的一次提升。
热点素材
时事热点素材,可以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思辨能力,最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年来的时事热点,我们可以稍做分类。
国士无双类:袁隆平,改变世界的“禾下乘凉梦”;“大国工匠”刘永坦,沉潜耕耘、科技报国;百岁杨振宁,千里共同途,不改赤子心;李泽厚离世,而真理与美仍永恒……
平凡英雄类:考古书店经营者洪霞,在尘嚣中坚守;清华保洁阿姨演奏《我的中国心》,心怀热爱、逐梦前行;青年作家“毕业致谢”刷屏;劝生志愿者陈思,以仁心挽救生命……
榜样励志类:中国女足夺冠,铿锵玫瑰逆境绽放问鼎亚洲杯;冬奥运动员,雪道之上,自由飞翔;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不惧黑暗、不畏艰难;苏炳添全运夺冠,圆梦中秋夜……
家国情怀类:神舟出差,再探苍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孟晚舟顺利归国,信念的颜色是中国红;电影《长津湖》再现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人们铭记英雄、礼赞英雄……
文化传承类: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受人追捧的顶流;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千年风华惊艳岁月;短视频科普热,让“高冷”科学变亲民;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上的中国元素;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刷屏……
社会现象类:浙江100份疫情流调曝光,说尽了成年人2021年的悲欢;“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文学;博流量不能没底线;“直播带书”能够掀起真正的读书热潮吗?
对于热点素材,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分析,也要能够架设起与语文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复习时,我们要重温或充实这一层联系。以《穿井得一人》为例,在这个网络社会,古老的寓言依然给予我们启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阅读素材
张伟忠先生在《万千集》中说:“所谓经典,应该是那些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的文本。”经典是精神的种子,它具有生长性和超越性。部编教材的编写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强调突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结合性。课内文本本身就很有写作价值,我们可以复习作者用怎样的文字表情达意,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也有些课文可作为论据。
而教材推荐名著和教师平时做的课内外名著联读,让我们拥有了众多阅读素材。它们弥补生活阅历的不足,引领思想的成长。同学们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获得的经验用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时,就会拥有一个更大的表达思考和抒发情感的天地。复习时,大家可以做一些组合式的梳理,把同类型、同主题的素材整合起来。
以“不做看客”话题为例,我们可以整合课文《孔乙己》《变色龙》,而课本作家作品的拓展阅读中,鲁迅《示众》、莫泊桑《绳子的故事》、萧红《小团圆媳妇》,冷漠的看客是“恶”之帮凶,对看客的揭示和鞭挞,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现实社会中“吃瓜群众”的围观、评论,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造谣者实施网络暴力的“帮凶”,也需警惕。
如在做“进和退”辩论话题时,可以用阅读素材做论据。退一步中的人生态度:张岱退守山野,获得心的释然;退不是逃避,是社会变幻时的不屈服,文天祥在昏暗的牢笼写下最豪迈的诗篇;《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不甘做妾,只身离开宋家,在南京挂招牌卖诗文谋生;简·爱在婚礼时的离别,恰恰是反抗。进一步的姿态:“我欲乘风归去”的苏轼,最终选择回到现实,“何似在人间”;李清照在《渔家傲》踏出进取的跫音;“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岂是会后退的;《飞向太空港》让我们循着航天人的脚印,开启从陆地到太空的文学远征。
又如阅读体验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梦想”内涵。少年鲁迅渴望不用背书也能畅快看五猖会的梦想,包含着对家庭教育的思考;顾拜旦的梦想成就人类奥运奇迹;邓稼先实现了中国强大的梦想,他的梦后继有人;《创业史》中梁生宝的梦想展现了一段历史进程,也激励着新一代的创业者;《寂静的春天》中蕾切尔的梦想促使现代环保理念的生成,警示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梦想,照出了他的炙热心肠。9D542F70-8B72-43FA-AC1B-7361AE4AC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