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2022-06-06牛林凤
牛林凤
(安徽明珠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使国土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受资源开发过度等因素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情况日益显著,为从源头上避免环境恶化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为导向,对国土空间的战略格局进行系统性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 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在科技时代背景下,为工业生产、机械设备提供重要的支撑,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推进的意义。但随着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显著(图1、图2)。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根据区域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对国土空间进行治理,对生态修复标准和生态破坏补偿展开研究,所构建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使生产空间呈集约高效方向递进,为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提供推力[1]。另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严格控制,使所形成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前进,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图1 资源枯竭
图2 环境恶化
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落实,需结合实际情况,以各项政策制度为依据,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明确。对于其具体规划目标,主要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点,对生态环境和国土空间规划要素进行讨论,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行完善,发挥出体系的导向作用,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共同纳入规划中,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二者进行协同,实现“生态促经济、经济保生态”的发展局面,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提供推力。
具体开展时,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核心要点,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借助生态信息平台构建等方式,设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对生态功能区进行重点保护,打造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生态空间。其目标设定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服务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主要核心目标是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推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划时,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规划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以此为依据,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评价标准,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2)生态环境的修复。自然资源具有种类丰富的特点,所应用的领域较为广泛,所以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应较多,为保证修复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以更系统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支撑,发挥出引导和监督价值,实现自然资源的最大效益。
(3)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民生,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化,保证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图3),所以必须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提高其服务能力,在推动空间布局发展的同时,达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目的。
图3 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措施
3.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一种空间治理手段,对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二者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高质量,相关管理人员需对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下,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进行完善,保证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开展时,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要从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改善两个方面着手。
(1)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行明确,在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背景下,采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保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以确保其满足经济和生态发展需求。例如,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时,要打破传统的从源头污染控制,而是以人与环境为中心要素,对整个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细化,在强化空间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保证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情况进行重视,发挥其使用功能价值,在对空间功能进行优化的同时,立足于长远角度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底线划分的完善性。与此同时,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时,对于区域环境之间的差异性要考虑到位,结合区域环境的特点,根据相关政策制度,使国土空间发展形式由空间布局逐渐向环境优化方向演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者的平衡,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3.2 加大生态环保工作落实力度
国土空间规划在梳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时,要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其遵循的主要原则,以此为前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最优效果。在具体开展时,需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有效衔接,结合区域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力度,将推进国家、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导向,将各项政策制度作为依据,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底线控制合理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细化,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此推进区域的绿色化生产[2]。另外,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需明确,确保所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均在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范围内,保证生态与经济二者的协调性。在此阶段为避免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在空间规划各项基础工作落实齐纳,需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的底线指标,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均符合标准要求,将隐患降到最低,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3.3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
立足于多维度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为使资源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二者达到平衡,保证生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提高其服务功能效益,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以达到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目的(图4)。该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进行调整,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将各项生态环境信息导入平台中,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保证各项数据的精准度,为国土空间规范的合理性提供技术保障,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中突出的问题。
图4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
3.4 遵循与时俱进生态思想观念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革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长远性发展[3]。以先进的思想观念为导向,结合经济发展持续性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思维对国土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对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精准落实,最大化地保证生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需对其前瞻性、持续性的特点进行凸显,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此为前提,对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发挥其执行力效能,保证规划工作落实的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终极目标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所以,为保证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持续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对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5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不再局限在政府和国家的责任,而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所以在国土资源规划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国民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中,号召整个社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国土空间规划目标是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也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反之,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实现全员参与,将民众的意见纳入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为规划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制定出针对性的生态环保措施,提高工作落实效率。并且环保意识的提升,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为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力量保证。
3.6 建立系统化的公共监督机制
在生态环保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保证工作落实效率,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权责制度,将责任进行明确落实,提高各项工作落实的约束力,为环保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助力。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财政投入,以促进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所以,为明确各项资金的流动情况,保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效果,在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建立有民众参与的公共监督机制,以提高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部分,需以政策方针为依据,遵循与时俱进生态思想观念,借助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