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软实力的包容性街道生活美学研究
——以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甜爱路为例
2022-06-06吴文治宋凯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吴文治 宋凯璇 赵 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城市软实力是实现城市人文价值的重要力量,城市的包容性则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街道伴随城市而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户外空间类型,街道也是展现城市生活状态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看法及认识。街道的包容程度可以说反映出整座城市的包容程度。让街道上的人群、活动、事物都能焕发生活美学和谐共生,是包容性街道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包容性街道的规划设计更要体现其生活美学。如何将历史文化风貌区包容性街道的生活美学分析转变为以多元融合的手段对城市旧区街坊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恢复和完善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1 引言
每条街道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身的内在结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和设计的创新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经济动力,也是建构当代社会人类精神图景和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日常审美的提高,使之对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街道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美学需求。曾经拥有合理结构的历史街道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必然出现不合理的因素,完全推倒重建企图建立全新的空间结构不仅会丧失历史街道的原有特色,有时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已被中西方城市街道的更新历程证明了。只有遵循街道自身风貌特色的规划,保证新旧的协调统一,才能在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的同时,不断地给街道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城市软实力的持续发展。
作者基于生活美学这一视角,在提高城市软实力的目标下,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包容性街道的生活美学进行重新审视。历史文化风貌区,往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积淀而成的,在街道的特征上就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的历史建筑群。这些历史建筑群形成的独有格局和特色街道正是我们所要保护的东西,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时,如何尊重和再利用这样的历史风貌街道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形成了基于生活美学思想的包容性街道设计策略新流程(如图1)。
图1 基于生活美学的包容街道设计策略生成过程
2 研究现状
2.1 包容性街道
对包容性街道的理解,可以借助街道空间包容性的概念介入。街道空间包容性(inclusivity of street space)是指城市街道两侧应该由不同的建筑和附属设施限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等不同交通方式皆可在街道上和谐通行,街道空间可容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群在街道上开展日常活动,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平衡。由此可见,包容性街道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适宜街道中各类人群使用的街道空间设计。
在针对包容性街道的研究中,美国建筑历史学家Spiro·Kostof(斯皮罗·柯斯托夫)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的研究,指出城市作为社会共同体的象征,应该保护具有特有文化和特有场所的街道;简·雅各布斯则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从社会学的视角对20世纪上半叶城市街道问题进行反思,重视日常使用者在街道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街道单独本身并不具意义,只有与沿街建筑、人群活动和相连街道一起存在时才有意义;陈丹燕以上海20条街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关注记录,强调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应保护那些与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曹根榕和卓健在梳理包容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规划关怀的角度,从交通、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街道包容性建设的各类要求并建构出城市街道包容性的影响要素框架;蒋露则是基于场所精神的视角下,通过对人、活动、场所、空间、功能的分析,论述了包容性的城市街道对城市活力的激发意义;张馨艺针对当代私家车泛滥的社区街道为背景,总结了私人机动化主导的社区街道的基本特征,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提出对建设包容性社区街道的多维度思考;Donald Appleyard则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街道的安全性与宜居性,列出了理想街道所需具备的条件(如表1)。
表1 《Livable Streets》中理想街道的条件
由以上分析梳理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包容性街道的研究多是从城市发展整体大框架下进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学者侧重于城市本身的更新需求,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基于以人为本的规划角度对包容性街道建设展开探索。面对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填补城市规划理论中关于包容性街道更新、发展模式的空白,有待相关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2.2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对生活美的审美规律的科学。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回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它所持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新世纪以来兴起的生活美学思潮和范式,已经成为当前美学界探讨的热点。
对于生活美学的研究,卡尔松通过日常生活建筑观念取代建筑品观念,用日常生活美学观念取代艺术美学观念。德国韦尔施指出审美的需求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他认为城市街道生活的主角是人,城市街道空间需要彰显人的尺度,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审美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地理学家Tuan Yi-Fu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恋地情结”(topophilia),重点研究人对地方的情感反应。
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则将关注焦点由物理空间转向想象空间,在《空间诗学》一书中,巴舍拉的研究重心是“产生吸引力的意象”,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构建“幸福空间意象”的意义在于,它激起的诗意想象将更为深刻地联结广大市民,使城市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更具人情味,住民在其中可以实现诗意般地栖居。冯爱琳将生活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聚焦于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的真实的生存体验,架构出具有丰富生活触觉的城市文化地形学。王强提出了从“城市美化”到“生活美学”的观点,并指出城市美学的重构更加注重人在城市审美建设中的参与性。田军首先总结了新世纪以来西方生活美学的内部论争及其反思,其次将生活美学主要分为三大类型进行论述,分别为理论思辨型、历史经验型和实践应用型 ,他的研究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型生活美学。总体看来,在生活美学研究领域中,国内外学者均是从日常生活中人的需求本身出发进行探索,国外学者多是研究生活美学的存在价值,国内学者更注重生活美学与大众生活之间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类审美经验的变化,生活美学时刻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排除生成新类型的可能。同时,如何在重视美学的学科特性、中西方美学跨文化对话和美学与其他领域互动交叉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生活美学来推进美学的转型与重构,为美学在当下的发展提供动力也应该成为中西方美学学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
2.3 包容性街道生活美学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探求美,而美感来自于人们改造世界时引起的精神愉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了满足,随之而来的是更高层次精神世界幸福感的追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日常生活审美标准的提高。生活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与文艺美学并列,是研究人对生活美的审美规律的学科。同时生活美学也是一种软实力,意味着美学在城市日常生活面前不再高高在上,它关注的是人类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方式。
在包容性街道的更新发展历程中,人们审美的不断深化对街道设计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城市的美与街道的美是一样的,是基本的设计要求,但同时也要摒弃视觉上统一化的弊端,统一化常常导致街道风貌大同小异。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像专业艺术那样能直接、充分、强烈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但它是美学的源泉。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在日常街道生活中,对于周围生活美的接触和欣赏的时间与频次,远远超过对纯艺术的接触和欣赏。因此,生活美学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丰富的内容。
街道作为城市居民的最基础的生活空间,承载了交通出行、行为活动、空间展示等多种功能。在包容性街道建设、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随着空间、产业、社会人文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街道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物质空间实体,而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统筹协调,再作用于物质空间的过程。街道的美感是人们通过视觉产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常常与日常生活的个人体验结合在一起,有序的、整洁的、协调的街道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感如同新鲜的空气一样使人的精神更加清新。目前,包容性街道千篇一律的风貌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塑造需要从街道内部建设开始。
3 上海甜爱路包容性街道的生活美学分析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丰富的人文和革命历史在这一区域留下了不少遗迹,包含了各种住宅建筑类型和城市肌理特点,使其成为上海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一块区域。甜爱路街道作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条街道长526米,宽13米,从四川北路一直延伸至甜爱路315弄,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其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其间,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风貌道路之一,街道空间具有十分独特、典型的地域特征。因此,文中选择甜爱路作为研究对象。
3.1 街道尺度格局宜居宜业宜游
作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特色风貌道路,甜爱路街道适宜的尺度格局给在街道内活动交往的各类人群带来了多样的城市生活。
甜爱路作为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街道,位于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中间区域(如图2),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人群前来旅游打卡,街道的包容性非常广泛。甜爱路的街道规划具有合理的尺度范围,在街道内设置多方位的步行出入口,以提高街道空间的可达性,保持街道与周边地块的活力并且相互渗透促进;另一方面加强街道与两侧历史建筑的联系,与周边街道相互连接,方便行人进出,使街道内的游客与居民都可以步行交通自由地穿越与渗透,带来更加多变的活动可能和更加有趣的场所特色。
图2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甜爱路街道
3.2 街道空间形态丰富统一
对于历史文化风貌道路而言,其街道空间所包含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是其生活美学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街道孕育了生活,生活本身也成为了艺术。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街道空间比一般街道空间承载着更多的功能需求,因此,街道的空间形态总是丰富多样的。甜爱路沿街建筑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保留老建筑展现建筑的“过去”,建设新建筑展现建筑的“未来”,功能混合且新旧连续,体现街道空间界面的包容性与多元化(如图3)。因此,建筑的特性基本就决定了街道空间的特性,建筑延续则街道延续,建筑亲切则街道亲切,建筑开放则街道开放。所以说街道空间形态的塑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街道两旁的建筑 ,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有利于我们营造更具包容性的街道生活美学空间。
图3 甜爱路周边建筑类型分析
甜爱路的周边建筑群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新建高层以及其他建筑。山阴路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丰富的建筑类型形成了甜爱路街道的整体感和连续性,新旧建筑的变化和街道交叉口的交替出现,丰富了街道的空间组合序列,创造出新的生活美学,在保持统一风貌的同时,使街道空间形态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3.3 街道公共设施人性友好
甜爱路因自身独特的文化风貌特色,各类人群都乐于在此游玩休憩,也对街道内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更为多样的要求。街道的公共设施在功能上不仅要考虑到周边居民散步、跑步以及休息等需求,还应涵盖外来游客的购物、闻讯和社交等,包容人群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使用者从生理和心理上都获得满足。
甜爱路上的树木、座椅、矮墙、景观小品、雕塑等,这些设施毫无疑问在街道空间中能够起到吸引的作用,是街道中各种自发活动形成的触媒,在这些富有趣味的物事周围,人们会从陌生走向积极接触,从互不认识走向热情攀谈,至少会让人们为此而停留下来,满足各类人群在日常出行及街道活动中的便捷性、可识别性及趣味性的要求,让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自由演绎出人性友好的街道情景。
3.4 街道视觉界面连续整体
街道空间和谐有序与包容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属性的体现,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脉的缩影与延续。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随着主导建设与发展理念的影响,甜爱路街道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很多现代化建设思路的启发和影响,呈现多元化发展。
街道的建立离不开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因此,甜爱路的街道视觉界面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是构成甜爱路街道美学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甜爱路街道周边矗立着独立式花园别墅、新式里弄、公寓等历史建筑,使其成为充满地域特色的街道空间。除了具有合乎人性的尺度规模之外,甜爱路还秉承区域发展的脉络轨迹,本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原则,在街道内引入商业经济,创造更加适合现代人生活的街道空间,将历史街道特有的文化韵味与当代社会发展很好的结合,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展示平台。
3.5 街道人居环境温馨和谐
上海市历史文化悠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位置、温润的气候和富饶的物产,造就了上海独特的海派生活方式,凝聚出特质鲜明的海派文化,浸润出充满魅力的生活美学。甜爱路街道的生活美学建设并不与人群割裂,而是蕴含在所有日常街道的人居环境中。
甜爱路街道周围功能分区多样(如图4),除了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需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提供公共交往空间环境,使人群出行品质得到实质的改善和提高,且甜爱路上有丰富的历史风貌建筑,肩负着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任,作为具有实体边界的生活容器,甜爱路起到了串联各个功能分区形成生活组团的作用,其街道空间通过衍生出的商品交易、社会活动、休闲游憩等功能,使街道具备了特殊的活动意义,更加体现了人居环境在街道空间的重要性。
图4 甜爱路周边功能分区图
由此可见,甜爱路街道充分结合当地经济产业和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因地制宜和良性发展为指导方向,在街道格局中既满足公共空间开放性、共享性、服务性的使用要求,同时又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感受,是生活美学价值较高的包容性街道。其丰富的街道生活,离不开多样的沿街店铺规划,例如食杂店、快餐店、干洗店等简单的商业用途有利于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日常生活服务,不同的行业种类和顾客群体使日常生活变得丰富。街道旁保留的历史建筑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功能,增强街道的文化价值,为人们感受城市历史发展提供机会。甜爱路上的街铺明朗清晰,店面整洁干净,有着非常明确的建筑天际线及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街道小品设计,整体人居环境品质极佳。
4 基于生活美学的包容性街道设计策略
时至今日,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拓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呼应的是,人们的审美活动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对包容性街道的更新发展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在街道空间中人们会更加注意身处此地的美学感受。因此,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目标,构建基于生活美学的包容性街道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在新时代城市发展中建设充满活力的街道环境。
4.1 空间塑造与人文关怀并存
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包容性街道是慢行交通的场所,需要塑造具有人文关怀的空间尺度,而丰富的建筑界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空间感,更突出街道空间的特征魅力。
不同区域的包容性街道因开发管理理念的不同、承载功能的不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空间风貌特征。包容性街道中生活美学构建,既要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审美需求,又要凸显人文关怀的温暖,实现街道空间的巧妙塑造,反映出城市更新观念的转变。对于城市旧区街道,虽然其在空间形态上保留了城市发展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也正是因为其整体性削弱,吸引力不足导致的区域环境恶化不能满足其自身的发展要求。
街道空间具有宜人的尺度,才能产生亲和力和归属感。一般而言,街道空间包含着两种具有不同质态的区域:车行道区、人行道区,其中人行道区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至街道边缘围合的空间部分。包容性街道的空间尺度不是汽车通行优先的尺度,同样要考虑人行道的服务能力,提供合理的步行宽度。同时,街道两侧的建筑是街道侧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街道空间的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街道界面的处理中,沿街建筑引导是很重要的一点,主要在于建筑的识别性和连续性两个方面。在许多历史街区,因为居住密度高,在此的历史建筑往往具有历史厚重感,可以形成独特的沿街界面,充满了人文生活的气息丰富了街道空间形态,令人乐于在此漫步驻足。
人的行为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包容性街道的空间形态除了街道自身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它的沿街功能也具有很大的拉力作用,而街道的业态发展的动力也同样来自于其外部自然条件。如果街道的空间形态要得到发展,必须尽可能容纳更多人群的需求,拥有一定的场地来进行活动,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容纳行人的活动,相应地考虑发展商业、休闲。富含生活美学的包容性街道必定是建构在良好的空间形态和有生命力的街道功能的共同基础之上,使得街道的日常生活丰富多样,人群也因此聚集。包容性街道本身就能够容纳多类人群的多种活动,而丰富的街道空间形态更会增添生活美学的价值。
4.2 功能设施与地域文化相融
街道公共环境的功能设施不仅可以起到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舒适的交往场所,这也是包容性街道与其他街道相比最完善、最鲜明的特点。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内容,包容性街道空间中应提供不同种类的停留设施,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们的各种需求。在这些功能设施中也会反映出整个街道的美学定位,甚至于整个城市的形象定位。
富有美感的城市街道的功能设施,有助于增强人们在此生活的幸福感,并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人们已经认识到空间布局、结构、材质、色彩不仅仅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更应该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上。在实践中,包容性街道功能设施规划应凸显其地域性,依托所处城市及其地理特点,并全方位解析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真正突出其实用性功能,塑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在此生活的幸福感。
包容性街道及其街道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整座城市的空间共生共存、相互影响。城市形象的定位标准,决定了街道设施的美学定位标准,应在秉持整体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功能的差异化,通过丰富的审美关照,带给街道人群愉悦的参与体验。此外,我国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每座城市都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街道功能设施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需重视区域文化协调性的原则,通过细节设计突出文化内涵,释放出城市的无限精神魅力。
4.3 街道情景与多元生活形态
街道情景是街道空间包容性的情感流露,要求街道容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在街道上更好地生活,有更多样的活动,而生活美学就来源于多元的街道生活形态。
街道生活离不开人群在此活动,但在当代社会,很多街道公共空间选择“重车轻人”,忽略了慢性交通,这就势必不能形成人群的长时间驻足,日常活动也很难在这样的街道空间发生。步行是作为一种新城市主义提倡的生活方式,梅尔滕斯在《造型艺术中的视觉尺度》中曾论及。他认为街道空间应面向人的活动而不是交通工具,街道作为在城市骨架中占绝大比例的空间场所,其场所精神的构建,有利于促进认同感。因此在包容性街道的建设中,更为倡导慢行交通,意在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步行空间环境品质,提高人群在街道内的活动频率,对于丰富城市街道空间活动的多样性,唤醒失落的街道情景有着积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街道情景同样离不开街道本身功能的多元组合,各种用途的多元包容,相互融合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此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条街道的丰富情景意味着街道的不同味道、不同节奏、不同感受,然而在街道空间中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营造更好的生活。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要求街道拥有多元化的功能,而街道繁复的功能又产生出多样的社会活动,继而形成丰富的居民街道生活情景。随着包容性街道的发展,人们对街道的功能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和增加,未来为了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整体文化风貌、可持续发展,街道空间除了要满足城市居民基础功能外,还应具备更多深层次的社会属性和美学内涵。
包容性街道承载着各类人群日常生活需求的重任,应在环境条件允许下,使各种生活情景合理地进行混合。街道作为人群活动最为频繁的公共场所,人在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人的存在,街道才具有了活力和意义。包容性街道是一个天然的大舞台,社区居民可以在这里尽情挥洒,演绎着形形色色的生活艺术,街道情景就是这些生活艺术的投射,居民的个人审美也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城市街道历来就是居民生活、交往的空间,包容性街道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对生活空间的塑造,街道环境的设计就是对生活情景的设计。包容性街道的生活情景既是其包容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包容性的作用结果。基于生活美学的包容性街道会具有更持久、更多元的活动情景,有意识的或无目的的活动相互交织,不同时间在不同空间上演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出多元多样的生命情景。街道是居民与社会接触的一道“窗口”,是居民日常出入接触最直接的空间,也是各类生活行为和感知意识发生最频繁的户外场所,如此重要的场所空间承载的是一个区域乃至一座城市的形象和内涵。
5 结束语
生活美学随着城市人民生活的发展而改变,包容性街道的美学建设除了需要冷静思考应对街道本身空间功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还需符合时代审美,以寻求新的生长点,更要在城市街道整体风貌特色的考虑下进行。上海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甜爱路是历史建筑与当代生活美学相融合的典型案例,在保护街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引入具有特色的现代商业理念,与街道内的历史建筑相结合,吸引了大批游客人群,进一步推进了区域发展,丰富街道生活美学的同时成功塑造了属于自身的街道风貌特色。
城市软实力的打造不应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涵盖人人有感知、有体验、有融入的生产生活场景,体现出基于都市独特性而生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街道空间的复兴对于唤醒城市活力、延续城市记忆、提升城市软实力意义非凡。不断丰富包容性街道中生活美学的时代表达,增强美学体验的针对性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城市的识别度和美誉度,包容性街道所体现出的生活美学也是一种城市软实力。应将包容性街道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探索包容性街道未来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