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智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探索

2022-06-06郑万余

江苏教育 2022年10期

【摘 要】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的变革,教师是核心,课程是关键。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的“礼智课程”,将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时空等多维视角有机搭建,通过以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整体规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统整、以多元选择为方式的实施,形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科认知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礼智课程;体系建构;实施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4-0056-03

【作者简介】郑万余,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江苏盐城,224005)副校长,高级教师。

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的变革,教师是核心,课程是关键。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以下简称“崇小”)提出“礼智课程”,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现状的迫切需要,是学校内在发展的必然追求。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秉持“以礼育人,以智启人”的课程文化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儒雅知礼的新时代少年,把学校建设成合力铸魂、聚力树人的新教育阵地。学校以“礼”为文化元素,优化、美化校园“礼”文化环境,挖掘、提炼“礼”文化内涵,编写礼仪校本材料,开展“礼智”文化活动和课题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為“礼智课程”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实践基础。

一、“礼智课程”内涵解读

“礼智课程”,以“礼”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以“智”锻造学生思维品质,用“礼智”来润泽学生的童年。学校从实际出发,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崇德明礼,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遵循“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全面发展奠基”的育人目标,开发适合校情、基于师生发展、内涵丰富的“礼智德育课程”“礼智学科课程”“礼智艺体课程”。

学校立足当代语境和发展实际,给予“礼智课程”文化新的阐释,赋予礼智“恭、信、博、敏、善”的新时代内涵。基于此,学校提出建立崇小教育集团“礼智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设计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谋求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铺就学生生命底色;课程内容设置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礼”融进学科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礼”文化活动,增添学生生命亮色;课程实施方式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探究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成长路径,提升学生生命成色。

二、“礼智课程”体系建构

崇小“礼智课程”体系,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作为学习客体的学习内容、作为学习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多维视角有机搭建,通过以育人目标为统领的整体规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统整、以多元选择为方式的实施等,形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科认知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1.做好“礼”文章,让环境会说话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精心设计,科学布局,营造生动的育人氛围,让每一处环境都彰显育人功能,唤起学生对美丽中国、魅力盐城和尚礼崇小的热爱,让学生将礼仪的历史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在游戏、问答、观赏中感知体验,进而达到规范要求,收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挖掘“礼”文化,让理念早落地

学校传播礼仪教育理念,不仅注重校训的生动解读,还着力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相关课题研究。学校通过学科谋划、团队负责、分层监督等方法,真正做到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学科渗透精准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

3.开展“礼”活动,让理想巧生根

为让礼仪特色教育理念生根,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三年级十岁成长仪式,每年三月的礼仪月系列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通晓于理,落实于行。

4.注重“礼”评价,让榜样真引领

学校努力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利用“礼仪标兵”“美德少年”“好孩子俱乐部优秀会员”等各类评选活动,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与“自主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融合,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内驱生长力,让良好品行的培养内化为自主意识与自觉行动。

三、“礼智课程”实施探索

1.课程文化:基于学生发展性

学校“礼润童年”系列课程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具体、生动、有趣的礼仪教育活动,把礼仪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相待有“礼”,依“礼”立身,实现“以礼育人,以智启人”的“礼智”课程教育总目标。

“礼润童年”课程追求的是增强学生礼仪观念、纠正行为偏差、净化个体思想,以“八礼四仪”为实施主线,以衣食住行的礼仪规范为重点,利用生动的图画与灵动的文字,讲礼仪故事、说礼貌传统、唱礼仪歌谣、诵礼仪名言等,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合的知行平台,激发童心深处自我人格完善的认知潜能。“礼润童年”系列课程让学生学习继承传统“礼”文化,发扬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礼仪,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做有中国灵魂的知礼、明礼、守礼的智慧现代人。

2.环境文化:场域设置高品质

崇小在校门前立有“礼仪墙”,以浮雕形式呈现学校“礼智”文化的核心元素“礼”,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中心大道即“礼仪之路”,大道上建有“礼仪之风”雕塑、礼仪长廊,策应路侧的“博文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文明礼仪系列宣传标识”,引领学生每日在文明礼仪之路上前行。

学校积极营造育人软环境,在校园中精心设计、布置“礼仪系列工作坊”——剪纸习礼室、卡通绘画习礼室、书法习礼室、戏剧习礼小舞台、小小礼乐池等,其中点缀礼仪形象代言标识,汇“礼”成河。学校还定期组织评选“尚礼好教师”“尚礼好学生”“尚礼好家长”,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人、激励人。

3.阵地文化:实践体现丰富性

学校针对“礼智”文化的陣地建设,设计建立微型“八礼四仪体验馆”,并将其纳入学生德育文化课程建设。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八礼四仪”体验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学习礼仪知识、体验礼仪乐趣、践行礼仪活动等实践中,养成积极向善的文明礼仪习惯,形成新时代好少年的优良品质。

学校丰富的“礼智”社团实践活动,以“礼”为主要内容建有“剪礼兴趣小组”“画礼兴趣小组”“唱礼兴趣小组”;组建“礼仪宣讲小队”,利用课余时间,宣讲“礼智”文化内涵;成立“礼仪服务小队”,每天以微笑迎送同学,重大集会时以礼仪小志愿者身份参与服务活动。

4.学生文化:平台搭建多元化

学校成立“好孩子俱乐部”,定期评选优秀会员并进行表彰奖励,在各班级建有“习礼”图书角,在录播室开设“礼仪微讲坛”。以扁平化平台展示“好孩子俱乐部优秀会员”风采,宣讲礼仪常识、礼仪规范及礼仪故事。开设礼仪课程“崇小讲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坐姿、站姿、手势、微笑等日常行为的礼仪培训,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

5.教师文化:课程研究系列化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礼智”课程文化研究,开展“礼润童年”“朵朵花儿向阳开”等校本课程研讨会,设计编写配套的教学活动案例。区立项课题“‘八礼四仪体验馆’实景育人课程的构建与研究”、市立项课题“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新路径研究”和省立项课题“建立‘八礼四仪体验馆’促进礼仪课程文化生成的实践研究”等各级课题研究并头并进。学校通过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整理、提炼和归纳,来推动“礼智”课程的研究,这样课程研究系列化的教师文化在集团成员校、校际活动中进行研讨推广,并经由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产生了广泛影响。

6.管理文化:管理彰显独特性

教师是“礼智”课程文化建设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个性特质和思想行为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质量。学校倡导以礼相交、以诚相待的同事相处之道,树为人师表的儒雅形象。精准把握学校发展管理的内在规律,倡导尚礼为治,彰显生命关怀的价值导向,努力把握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用“礼智”文化塑造、丰盈个体的独有特质,为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合的人文环境,促使集团各学校的管理从自主到自发、再到自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