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名家学写作

2022-06-06和菜头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9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和菜头

有读者留言提问:“我听说学写作的方法可以是模仿名家的语言,想问问模仿谁的更好。谢谢!”

如果按着提問来回答的话,请选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因是这篇文章收录在语文课本里,老师还会要求全文背诵。如果当年的学校教育还过得去,那么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还能记得这篇文章,便拥有模仿的基础。大多数人说到学写作,言下之意是想写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完了就能让亲戚朋友夸赞的那种,并不想认真写一篇严谨的议论文,或者是扎实的记叙文,那么《荷塘月色》刚好满足这个需求。最后,人们又往往认为文章的好与坏关键在于语言。相信自己的文章之所以不够好,乃因为自己不会用一些漂亮的字词,不会打一些漂亮的比喻。这些东西在名家的文章里大把,直接去那里拿就好了。一旦用字用词典雅,比喻生动,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那么就请再读一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首先,第一段肯定是不能模仿的:自身条件不允许,刚好又不在夏天,门外也没有荷塘,怎么模仿得来?第二段可以抄几个词,“幽僻”“蓊蓊郁郁”。后面这个词看起来很厉害,用在文章里一定很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记住,记住了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去用。第三段可以“大抄特抄”,朱自清厉害了,几个句子颠来倒去说几遍,顿时就有了一种严肃文学的感觉: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将来自己就可以写:我爱奶茶,也爱白开水;我爱火锅,也爱一人食。第四段完全不能抄,当年老师就说了,这一段用了上乘的武功——联觉通感。作者六根互用,在味道里觉察出声音,在触觉中觉察出颜色,没法抄。

我想,这大概就是许多人模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的心路历程。学到了吗?似乎的确是学到了许多。未来能用吗?怕是又没有多少信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文章不是这样读,也不是这样学的——让我们再来看一遍《荷塘月色》的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如果通读几遍全文,就应该能感觉到全文很流畅,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夜半起身去散步看荷塘,一切的开始就是开头的那四个字:“颇不宁静”。颇不宁静推动作者出门,沿着荷塘散步,一路上内心得到治愈,心境逐渐变得开阔。最后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内心终于从颇不宁静复归平静。所以,真值得模仿的东西,是开头这句话,为全文定下基调,准确描述状态,后续围绕它逐步展开。

接下来值得模仿的是“忽然”两个字。内心不平静,但还是勉强坐在院子里镇定心神。突如其来的一种冲动,想要出去走走,于是把这种平静打破了。写散文全是这种忽然,忽然看到风景,忽然遇见一个人,忽然回想往事,忽然心中产生感悟,诸如此类。学习散文不仅是学习优美的言辞,还是学习突如其来的行动打破了原先的状态,写新状态下的感受。

后续部分其实已经没法模仿了。墙内的安静和墙外的孩童欢笑,感觉是在写夜静更深,一切沉寂下来。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化用苏轼的写法?“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朱自清在这里是不是还藏了一句“多情反被无情恼”?自己内心沸腾煎熬,而孩童们在墙外没心没肺地嬉戏打闹,越发增添了这种内心痛苦?我猜是这样的,因为紧接着的一句,就是太太拍着孩子哄他入睡,家人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根本没有觉察或者体会到一个中年男人内心的起伏不定。朱自清心里藏了许多东西,从文字上只显露一点点,看起来只是在写寻常事物。

这些内容很容易被忽略,人们更喜欢炫技式的技巧:“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一路叮叮当当的叠字运用,视线的自然延伸,好厉害啊!我要学!又或者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连续的比喻,月光化水,梦似轻纱,一上一下之间的动作呼应,好优美啊!我要学!

自己能模仿吗?估计没下手的地方。朱自清可以信手拈来,叮叮当当,如同山溪奔流,转折而下。你我非要那么来,估计就是当里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打虎英雄武二郎。

我现在终于可以说那些不招人喜欢的话了:你可以通过模仿名家的写作学习写作,但你不可以通过模仿名家的语言学习写作。朱自清不曾欺瞒谁,他的文章摊开来放在那里,甚至录入了中小学教材,他的写作方法都明朗朗地在文章里。但是人们总喜欢寻章摘句,认为这才是实在的,是真实的,是所谓“干货”。对立意、结构、状态这些概念则认为是虚的,没用的,学不会的。不如学会几个漂亮的词,几组漂亮的比喻,几种回环或者顶针的写法,就可以立即提升很大一截写作水平。文章读到只看到字词,那分明就是不会读。

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请全文反复抄写《荷塘月色》。一直抄写到能够摆脱字词的纠缠,抄写到能默默感受情绪从头到尾的一气贯通。在这个过程中,也请一次次感受完成一整篇文章需要怎样的体力和心力,以此破除对寻章摘句的痴迷——你跟着大师傅自己动手建起一整间房,那么你多少会对如何盖房子有点概念。于是知道房子最重要的不是门窗地板,飞檐斗拱,石首悬铃,而是地基、柱子和梁。学会打地基,竖柱子,上大梁,房子就已经完成了80%,剩下那20%只是装修的活。装修可以慢慢学,门窗可以慢慢雕,白墙可以慢慢刷,不好看会变好看,无非是个熟练度问题。

同样的,读一篇文章也是先观其大略,看柱看梁看地基,看它是如何架起来的,文辞优美与否反而是小事。地基都不稳,文辞再漂亮又有何用?迷惑性和误导性反而更强。相反,文笔很差,恨不能夺过作者的笔帮他换个比喻的大有人在,但一点不妨碍文章的力量和深度。余华说他的小说简洁有力源于自己识字不多,倒不全然都是自谦和说笑。

(水云间摘自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荷塘月色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荷塘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