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动与渐融:新文科视域下社会美育的发展

2022-06-06卢思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文科

摘 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高校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不仅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开阔的研究环境,而且对本身就具有多学科参与性质的社会美育来说,新文科的建设更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视野。基于此,就何为新文科及社會美育与新文科的关系进行阐述,继而以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实施方法、评价体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借此揭示社会美育在新文科视域下呈现的广泛联动、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期以此为契机探讨新时代文科体系和审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社会美育;跨学科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百年社会美育发展历程与中国经验研究”(BLA210220)的阶段性成果。

为应对当代奔腾而至的高新科技和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2020年11月3日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进行了详细部署。此后,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点的新文科,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乃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社会美育作为多学科参与的体系,其在诞生之初就担任着连接个人与社会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我完善、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又能通过美育活动塑造大众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审美文化价值观。因此,在新文科的视域下,对社会美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长远的意义,新文科的有序发展也将直接关联着社会美育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一、新文科的“新”

“新文科”的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首次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的综合性的跨学科形式。显而易见,新文科建设是以传统理论为根基进行的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资源的过程,其突出的特点是跨学科的融合。虽然新文科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17年,但实际上关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由欧洲学者提出。当时学者已经认识到没有一门单独的学科或单独的知识分支,由此形成了最早的跨学科观念——“超学科”视野,它可以被看作当代新文科的早期雏形。而新文科在我国被首次提及是在2018年8月全国教育大会的文件中,文件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新文科又被提及:“新文科建设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在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提出后,新文科的观念开始在我国被广泛关注并形成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中西方都到达了共识。

在探讨新文科的影响力之前,必须明确的是新文科并非“新”在文科内部,而是通过文科外部的因素突破自身发展的壁垒,从而倒推形成文科建设的“新”体系。首先,从理念来说,当下的新文科是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新体现。人文精神作为学科的根基在学科的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方在传统教育中倡导的“博雅教育”与“七艺”就是把个人自由视为学科实现的重要表现。而中国在传统教育中主张“君子不器”与“六艺”也体现出了人文关怀。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后,探索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指向了新文科的发展。其次,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新文科是中国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去发展文科教育的新方法。与此同时,新文科也是国家从当下的学科体系出发,为突破“人文学科的危机”,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而作出的重要规划。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讲话中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由此看来,新文科的建设是国家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发挥交叉融合优势、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家进行的重要部署。

新文科建设的“新”不仅是我国教育中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体现,而且也是中国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文学科危机”的严峻局势采取的新策略,是我国培养时代人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提出的新方案。

二、新文科与社会美育的关系阐述

1922年6月,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提出了“社会美育”的概念,他认为:“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经离开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有社会的美育。”“社会美育”的概念自其诞生以来已历经百年风雨,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体系,并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共同构成公民终生美育的架构。鲁迅在1913年发布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提到:“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间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也提到:“凡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并认为社会美育的实施可包罗美术馆、音乐会、剧院等多种形式。由上述可知,无论是鲁迅提到的“美术”,还是蔡元培论述的“美育”与“社会美育”等,都并非某一学科可以独立涵盖的,它们是一种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包罗万象的审美体系。由此可知,虽然社会美育与新文科的概念提出相隔近百年,但不可否认社会美育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先验性,它与当下新文科的跨学科融合、多学科参与的发展思维相吻合。而且从广义来看,社会美育对比家庭美育、学校美育更突出其“社会性”的特点,即审美与社会精神文明、科技运用、消费行为、生活礼仪、流行时尚等社会活动的关系。同时新文科建设在目标设置上也突出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的发展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文科和社会美育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

换言之,新文科的建设与社会美育的发展需求不仅具有内在关联,而且还具有相一致的发展方向,因此,新文科在当下的有序建设,势必会推动社会美育的发展,并在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实施方法、评价体系方面形成广泛联动与逐渐融合的趋势。

三、社会美育的跨学科联动

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了重点的要求,指出要“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級,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文科‘金专’”等指向性任务。由此,各高校的跨学科专业开始被广泛重视,出现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学、计算机科学、设计艺术哲学、体育旅游学、新闻学等由学科交叉而形成的新兴专业。这些跨学科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高校人才的培养更具包容性,知识的体系更趋广阔,而且对社会领域的生产、发展也产生了新的辐射作用,其中社会美育作为社会层面的重要部分也受其影响,并形成学科联动的发展趋势。

首先,跨学科联动的发展趋势体现于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中。其中必须明确的是,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并不局限于地理意义上的场地空间,而是包括更为广阔的、潜在的审美空间,因此社会美育的传播场域本身就具有跨地域的特性。新文科建设中形成的跨学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为模糊社会美育的空间边界提供了条件,为多学科参与、跨学科联动的社会美育发展趋势提供便利。例如:在中国台湾举办的“岛屿浮尘:PM2.5视界”特展是将地理、生物、科学领域介入社会美育传播中的成功案例,这种以跨学科、多学科为核心的社会美育传播形式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又如“博物学”,在学科诞生之初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其学科的定位无疑都指向自然科学,与美育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其在发展进程中催生了满足记录需要的“博物画”,而“博物画”作为早期自然科学与美术融合的产物,具备了一定美育的功能,民国时期的《国粹学报》《时事画报》等报刊都有运用“博物画”进行社会美育的痕迹。由此看来,社会美育的场域是逐步扩张的,当下还未与社会美育的场域发生联系的领域,难以笃定其后在跨学科联动的驱动下不会产生边界的跨越。因此,以跨学科为基础的新文科建设不仅要成为学科间联系和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社会美育拓宽边界的机遇。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美育与人群对接的空间,真正使社会美育的传播成为覆盖全学科、全社会、全大众的体系。

其次,社会美育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因此跨学科的联动趋势也体现在社会美育的实施中。当下社会美育的实施语境,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人群不断提高的知识密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出现对社会美育的新功能与新形式的期盼;另一方面来源于新文科视域下文科、理工农医科与高新技术的跨学科融合,使得社会美育的载体发生了变更。前者向社会美育的实施提出了群众更高的精神发展需求,而后者为社会美育的实施提供发展的技术条件,二者共同推动了社会美育实施方法的延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清华大学期间曾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表明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数字媒体等媒介手段不仅变革迅速,而且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此同时,这些高新技术在社会美育与新文科的建设间担当着“催化剂”的作用。把这些媒介手段融合到各学科中,使得以审美文化为知识蓝本的美育实施有了更迅速、更大量的与受大众对接的契机,由此催生社会美育载体的现代化变更。

这些在新文科背景下经由跨学科衍生而来社会美育形式,不仅为社会美育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使得社会美育的传播、实施更加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期望,同时也更兼具当代性。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联动必然是社会美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增强了社会美育对人民群众的教化意义,体现出无处不是群众生活、无处不是社会美育的状况,并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群众都有提高审美、培养文化自信、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四、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渐融

在当下,如何更好地实施社会美育,让大众可以接受社会美育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但只注重“实施”的社会美育是不完整的。在社会美育传播中如果不能实现“估量和检验”美育活动的实施效果,那么这样的社会美育只是停留在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用,因此在社会美育的传播过程中,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完善也十分重要。

由上文可知,社会美育作为跨学科的体系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内核也与多学科参与息息相关。在新文科建设中,跨学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更新起到推动的作用,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美育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发展实际上是“技”与“道”、“外部”与“内部”的思量。在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于社会美育的评估不再仅仅停留于“画好一幅画”“唱好一首歌”的技术层面。虽然不可否认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众审美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获取大众美育反馈最直接的方法,但这些反馈具有局限性,与当下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不相符。因此,新文科建设的跨学科思维,为当下社会美育的评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要以综合的、过程性的角度去进行社会美育的评估,从而形成多学科融合的评价体系,由此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核心也要关注到素质与能力提高的层面。由此看来,社会美育评价体系的渐融不仅有利于大众在社会美育中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有益于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在各个层面相互衔接,并最终在多学科渐融的发展趋势中实现“美育共同体”的大评价体系。

五、结语

新文科的建设是国家从中国新时代的多个发展需要出发而部署的行动计划,它的启动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学科建设的机遇,同时也是社会美育发展的机遇。在当代,社会美育是提高大众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塑造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文科的背景和视域下去思考社会美育的发展趋势十分重要。虽然新文科的建设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但由于新文科的建设与社会美育具有一致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因而,在新文科的有序发展下,社会美育也将在其传播场域、实施方法、评价体系中体现出跨学科联动、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并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共同组成“美育共同体”的大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孟勐.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仿与渐融[J].美术,2021(2):6-9.

[2]赵奎英.“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0-135.

[3]曾繁仁.美育与人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

[4]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卢思霖,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史。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