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凸显“她经济”百花齐放

2022-06-06蒋永霞冉隆楠张涛

中国商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性

蒋永霞 冉隆楠 张涛

近年来,随着女性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正在飞速增长的“她经济”越来越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线上线下诸多商家的加码下,女性强大的消费力量被激发出来。同时,“她力量”也在促进消费格局的变化,并带动消费理念的优化升级。

线上线下火力全开

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她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量。

如今的妇女节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女性节日,它有了另一种身份——购物节。节日期间,线上线下围绕女性消费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在线上,从2月底开始,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线上电商平台就开始妇女节预售活动,给出满减折扣,品牌商家也纷纷推出各种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网红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间在2月27日就开始第一波预售,随后活动不断,生活节、零食节等一波接着一波。 线下也不甘示弱,各商场早已做好准备,“花式迎接”女性顾客。北京银泰百货方面介绍,很多女装专柜在节前都已上新,节日期间也给出各种折扣。妇女节前夕,银泰百货客流量、销售额迎来高增长。此外,插花艺术、花园瑜伽等特色项目也引来数千人预约,美容院也排起长队。

奧特莱斯也迎来销售高峰。3月8日下午,《中国商界》记者在北京花乡奥莱村看到,不少女装、运动品牌纷纷开展多件折上折活动,门店内客流不断,部分品牌收银台前大排长龙,更有一些品牌店进店都需要排队。“恰逢妇女节,又加上奥莱村的活动,今天真是买了不少。”北京消费者刘女士从北京花乡奥莱村“满载而归”。

“今天生意很好,有些款式我们还要从别的门店调货。”某女鞋品牌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在妇女节前几天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促销活动,店里人气十足。

消费力日渐强大

如今的女性在消费领域顶起了不止半边天。近日,银泰百货针对数字化会员发起《家庭消费决策用户调研》。调研显示,在以70后和80后为主力的家庭消费中,女性是主要决策者和实施者,杭州、合肥、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中,约70%用户的家庭消费由女性决定并主导。

“女性具备的职场、自我、妻子、母亲、女儿等多样化角色,决定了其消费品类的多样化,她们所展现出的消费力量正在促进消费格局的变化,并带动消费理念不断优化升级。”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近年来,女性用户数不断上升,女性用户的购买力也出现新的高峰。在消费的过程中,女性消费者也在不断重新审视消费的意义,思考消费带来的真正价值。

今年的妇女节大促,更是让人看到了“她力量”的强大。据悉,李佳琦在妇女节预售当晚,仅带货7个小时就拿下了28亿元的销售额。盒马方面介绍,3月以来各类时令鲜花销售持续增长,3月8日上午11时的销售额约是平时的4.5倍,其中线上订单量是平时的4倍。京东到家、小时购数据显示,美妆护肤品类整体热销,3月5日—6日,美妆护肤类商品整体销售额相比去年增长近3倍,其中护肤套装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香水品类销售额相比去年增长超10倍。

很多网友在网上社交平台展示自己的妇女节购物战果。有网友表示,3月8日发现妇女节的促销活动结束了,可是购物车中还有几件商品没有下单,有些意犹未尽。

女性消费更多元

“她们”除了是妈妈、妻子、儿媳……更是自己。近年来,女性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自身的消费需求,“悦己”的消费特点与趋势更加明显。而随着女性消费者表现出对自我革新和变化的强烈需求,“悦己”消费也呈现出更加多元、个性的特点。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女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女性在消费中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新形象。“悦己”消费的品类正在男女性之间转移,力量型运动器材、高科技产品、军事类图书等从前看似是男性专属的消费品,如今逐渐在两性消费上趋于平衡。

如今,“她经济”百花齐放,女性消费不再只有家庭日用消耗品、美妆护肤品,手机数码产品也被加入购物车中,成为妇女节消费新宠。 京东到家、小时购数据显示,3月5日—6日,手机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倍,电脑数码品类销售额也有同比近2倍的增长,其中戴森、华为等品牌商品销售额均有同比超10倍的增长。 此外,作为“悦己”消费占比较高的一大品类,女性对于服饰风格的选择更加多样且有针对性。2021年,女性服饰搜索排名前五的关键词为休闲、舒适、JK、小香风、中性,需求更加明确,风格也更加多元。

专家表示,无论是在消费中呈现出的潜力,还是突破自我、需求多元个性的趋势,都是女性在消费过程中意识独立的表现,也是消费理念不断优化的结果。

猜你喜欢

中性
中性自由
军旅迷情
女绅士
瑞典性别平等政策的改革
EUREKA EFFECT 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水瓶座:怪诞中性
8大法则让你坐拥极致女人味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