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契合点,有效促衔接

2022-06-06徐咏梅周曼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阶段语文教师

徐咏梅 周曼华

摘 要:针对不少准初一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投入度不够的现状,作为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此阶段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从师生心态、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衔接,找准“学”与“教”的契合点,开展起始阶段的教学工作。这既是形势所需,更是教者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起始阶段 师生心态 教学方法 衔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9.027

教学形式的转换,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对于刚刚具备一定自我意识,并开始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准初一学生来说,却并非如此。很多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孩子,秋季开学后容易心态浮躁,不适应新学段知识容量增大、教学进度加快、思考程度加深的要求,从而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初中学段的起始教学作为小初衔接的关键期,要特别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找到“学”与“教”的最佳契合点,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可能出现的短暂学习困境。笔者结合多年初一起始阶段语文教学的经验及名师课例,在找准“学”与“教”最佳契合点方面不断探索,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悟,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在此,愿意分享如下经验,以期抛砖引玉,并求教于方家。

一、要关注师生心态的衔接

1.要有教学过渡的意识

在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中,相对于小学的就近入学,初中阶段以中考为目标的教学本身就带有显著的功利色彩。所以,当初中教师看到新一届初一学生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中考标准来要求他们。暂且不论是否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仅从教学实际效果看,这种心态也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于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虽已升入初中,但心智还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的感受力、自控力、逻辑思维较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所增强,但是仍然表现为自控力不足,自我学习意识薄弱,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并且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不能自然而然地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所以,作为起始阶段教学的初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缓节奏,与此同时,重视激发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以识字教学为例,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大约3000个,从字形、字音到字义,语文教师都会进行反复详细的讲解,也会带领学生进行反复认读、书写、组词、造句等练习。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后,识字教学任务在课堂所占比重开始下降,并且主要以学生预习为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初中的起始阶段起,手把手地“搀扶”学生走过一段学习成长期。尤其是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习惯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预习环节的指导,尽量做到尊重学情,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节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激发兴趣,多进行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段的跨越。

2.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架

从意识出发,落实在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架。在初一起始阶段,在“预习指导课之汉字积累趣味多”的活动中,笔者就通过教研协作,进行以“提供支架、激发兴趣”为主的尝试。

以对“牛”字的认知为例,指导活动之初,教师先出示“牛”的诸多书体(甲骨文、金文、楷书、隶书、草书),让学生根据字形猜字义,初步感受汉字形意结合、以形表意的特点。

在成功激发学生们的认知兴趣后,作为支架,再出示不同造字法的更多汉字。比如,象形字“鱼、羊、鸟”,指事字“上、下、刃”,会意字“暮、明、采”,形声字“酒、灸、固”,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熟悉的字形进行分析,学会深入辨别字义,开始从字源的角度理解汉字文化,从而强化自己对汉字不同形式结合的认知。

在对汉字进行上述文化引领之后,顺势引入对“汉字造字六法”知识的介绍,可以自然而然地带动学生形成對造字法知识的认知,从而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概念的违和感。此外,在实际指导活动中,除常用字外,为拉近书面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特别是做到学以致用,笔者鼓励学生运用造字知识来探究自己姓氏的来源和含义,推动学生将自身成长根植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

最后一个环节,笔者通过重点举例,向学生们强调,在预习课文词语时,一定要利用汉字形意结合的特点,养成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习惯。

整个预习指导过程中,学生们大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态度积极,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认清教学中的过渡性问题,厘清现状,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才能做好初一起始阶段教学的衔接工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要关注学习内容的衔接

1.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与使用时,可能在局部存在各自为战、各成体系的问题。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有些小学阶段已经选入的课文,会再次出现在初中教材上。即便是最新的部编版全国统一教材,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白话散文《珍珠鸟》《少年闰土》,古代诗歌《迢迢牵牛星》《天净沙·秋思》《过零丁洋》等篇目,在小学、初中教材中均有呈现。或许,作为经典篇章需要反复学习,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身为初一的教师,如果没有关注教材衔接中的这一特点,以为教学都要从零开始,仅凭着“老习惯”来设计,势必会让已熟知相关课文内容的学生产生倦怠心理,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此外,由于语文为母语文化学科,入门几乎不需要台阶,对于那些稍有课外阅读行为的学生来说,好多语文课文其实都已经读过了。

所以,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该如何用好学生已熟知的“旧文”,让学生在新学段学习中学有所得呢?

2.吸收名师对经典作品的教法

以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起始单元)中《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元小令收录在小学阶段部编版六下第三单元“学习园地”部分。作为一篇小学已经学过且文字简单、意境优美的小诗,如何针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展开教学呢?

笔者通过多方搜寻,发现特级教师余映潮的课例就很值得借鉴。余教师先从介绍作者、散曲等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开展“运用想象,描绘诗意,创作微型散文”的微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动笔中想象和体会意象组合的精妙。随后,再引导学生们交流体验,着重对文中精彩的词句进行赏析。最后,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意象”的四大特点——借景抒情、寄情于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课堂教出了令初中生神往的新意和高度。

这种课堂设计超越了小学阶段较为肤浅的学习内容,避开了碎问碎答的教学方式,做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以思悟知,巧妙地激发出学生动脑的热情,使他们在重温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性而深入地了解到意象,更培养了他们读写结合学习课文的好习惯。对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借鉴,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将“旧知”的学习提高到新水平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新初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和修辞等知识。初中学段会与这些知识以新的方式再次“相遇”,存在着“旧知”需要新学的问题。在初一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还停留在小学层次的教学上,学生势必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达不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以初一上学期第一周修辞教学中的“比喻”为例,如明喻、暗语、本体、喻体、喻词等知识,学生已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跟踪台风的卫星》“课后练习5——处处留心”部分学习过。如何让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开展更有深度的学习?笔者在多方借鉴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摸索,为这节课设计出如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比喻·寻美”,比一比,看谁找的比喻句又快又准。

活动二,“比喻·选美”,要求同学找出五个比喻句,并进行一个高分到低分的选美排序,并阐述理由。

活动三,“比喻·创美”,请同学用一个比喻句描绘身边的景物。

通过这三个教学活动,学生逐步体会出比喻的意义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本体、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这种有机的联系,才可能使得原本平常的表达变得生动、形象(神形兼备)与新奇。

笔者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掌握了初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状况,加以巧妙引导,才能化解学生特定阶段的浮躁,形成两个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

三、要关注教法的衔接

1.要研究初中阶段的课程演进

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按照形象思维的套路进行教学。其表现通常是,为了能让学生听得懂,并且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们往往采用四、五年级教学中通行的方法,花费较多的时间,以生动的语言、抑扬的语调、细致的提问、反复的识记,来吸引学生不断保持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完成教学。

而在客观上,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并不会刻意照顾与小学阶段的自然衔接。最直接的表现是科目显著增多,整体教学任务远较小学阶段为繁,语文课时随之大幅度减少,已经不允许语文课堂教学再像小学阶段那样“精耕细作”。

再从教学专业性的角度看,与小学语文教材相比,初中语文教材已经不再停留在认识基础常用字、学习篇幅较小的文章、写浅近的句子和作文等层次,比如选文更注重读写体系的建构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知识系统也呈现出抽象性和工具性的特征。

受如上因素的影响,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抽象思维倾向,课堂提问也不再像小学那样设置很多阶梯式的问题,而是更关注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更有针对性,更加凝练和简洁。

2.要注意新《课标》的不同要求

由于学情、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差异,语文新《课标》针对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也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小学六年级写作要求与初一写作要求为例,同样涉及“观察能力”与“修改习惯”的培养,第三学段(5—6年级)是这样要求的:“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而在属于初中阶段的第四学段(7—9年级),则是这样要求的:“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从以上文字表述中,不难看出小学阶段注重感性的观察、积累,而在修改作文方面,也仅仅是文从字顺等起始层次的要求;初中阶段则更注重对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从主观意识出发,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发现,以及“抓住事物的特征”“有创意”“与他人交流”等。这里既包含对更高年龄阶段孩子生理特征的关照,又具有引导意义的理性思维要求。

3.在情境教学中引导思维发展

作为初一起始阶段教学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关注不同学段和新《课标》的变化,积极适应其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并且尽可能避免教学方法的机械与保守。从小初衔接的原则出发,适宜多进行情境教学,做到巧设情境,同时还要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增进互动,促进交流。

针对七年级的写作起始课,笔者重点学习了著名特级教师袁源教师的“我有一支棒棒糖”课例,并学以致用,改用更适合初中生的苹果和梨子这样的水果切块,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这节课中,笔者结合七上一单元写作教学目标——“认识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观察,在观察中思考”,明确教学任务,比较精巧地开展了一个以学生观察促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其步骤如下:

首先,先请同学从帆布做成魔法袋中随机抽出一块包装好的水果切块。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第一步,隔着包装摸一摸,用一句话写出摸上去的感觉;第二步,打开包装,看看水果的形状和颜色,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三步,用鼻子闻一闻水果切块的气味;第四步,用舌尖尝一尝,用一个比喻写出自己的感受;第五步,咬一咬水果切块,听一听咬碎的声音;第六步,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块水果让你想到什么;第七步,把感受依序写下来,却不能写出水果名。最后的交流环节,再根据水果口味分组,学生们创作小诗,彼此评价和修改。

上述教学步骤的设计,在于营造一种新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饶有趣味的生活化互动,从中充分认识到对事物要做到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得体表达的重要性。

每个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起始阶段的细节培养。在初一阶段,语文教师只有关注师生心态、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从细处入手,巧妙诱导,相机激趣,逐步引领,增进交流,才能真正寻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帮助初一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作为初一的语文教师,这是职责所在,更是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 袁源《我有一支棒棒糖》,《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阶段语文教师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