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为乡村素质教育开辟新路
2022-06-06吴艳琼
吴艳琼
“双减”政策落地半年多来,宣威市羊场镇朝阳小学孩子们的课后活动越来越丰富了。在2021年9月的秋季学期,秋天飘零的落叶变成了孩子们随手拈来的素材,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色彩斑斓的落叶或化身海底世界,或化身孩子们理想中的温馨家园……教师们利用校园内的落叶制作手工作品,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心灵手巧、变废为宝”的活动目标。四年级甲班学生王锦玲说:“我做的是在阳光和白云下在水中快活的游来游去的小鱼,天鹅在嬉戏,我喜欢这里的小动物。”“以前爸爸妈妈在工地打工,没有时间回来帮我辅导作业,爷爷奶奶也不会,现在在学校里老师就帮我辅导完成作业,回家后就可以开开心心玩了。”二年级学生徐恩齐开心地说。
这个场景是宣威市羊场镇朝阳小学在“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后服务中社团活动的一幕。半年多来,学校通过篮球、乒乓球、花样跳绳、绘画、书法、舞蹈等15个兴趣活动组,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丰富了校园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身体素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让“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朝阳小学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以“让每位家长放心、对每位学生负责”为目标,在家长自愿申请的前提下,开展了作业辅导、解难答疑、体育锻炼、艺术培养、自主阅读、科普知识等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学好学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长负担,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优化课程设置,做到物尽其用。通过“广泛宣传(调查摸底)—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安排组班—无缝对接”等工作流程,学校针对不同家庭的需求,安排不同学科的教师开设课后服务课堂。以“5+2”课后服务模式为平台,在以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和科学等学科知识辅导为主的前提下,每周保障两节体育锻炼、艺术熏陶、科普学习、动漫设计等类别的特色社团活动课。美术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和体育功能室全部得到充分利用,确保学生的阅读、体育锻炼、艺术熏陶和科普等课外知识得到延伸,做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
优化教师队伍,做到人尽其才。学校深挖教师潜能,根据教师特长开发特色社团活动15个: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书法、手工、绘画、花样跳绳、舞蹈、播音主持等项目。学校还聘请同一乡镇范围其他学校的音乐教师走教,实现教师资源整合。每周周一、周四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两次特色社团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和各自兴趣爱好组成规模在50人以内的“临时班”(社团兴趣班),由任课教师兼任临时班主任,与原班授课教师无缝对接,负责学生教学及安全等工作。
优化作业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学校专门召开“双减”下的作业设计教研会,集思广益,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进一步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例如:语文当中的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为必做题,而课外阅读积累为提升性作业,写读书笔记和日记为创造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分层次布置作业,并让已经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学生享有主动选择权,对三类作业进行“自主择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原动力,告别被迫式的學习和“机械式”“反复式”的作业。结合“五项管理”当中作业管理的要求,定期召开教研会以“作业如何减量”“如何提质”“如何增加趣味性”等为教研课题探讨,让作业变得有趣高效。如:学校姜老师采用的作业面批方式重视作业诊断作用,对学生作业进行个性诊断实现高效学习;徐老师提出错题库积累法,让学生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减少问题的良性循环中补齐短板;梁老师提出的作业通关游戏法备受学生欢迎,且在教学实践中成果显著。老师们在作业设计中各显身手、不断创新,优化、提高校本作业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开展多元课后服务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解决当地打工父母接送难和辅导难的问题。朝阳小学不少家庭都是外地打工的临时住户,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就只能经常请人托管,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成长不利,容易形成作业完成不了、爱撒谎、爱吃零食甚至沉迷于手机的不良习惯。“双减”政策下的“5+2”课后服务活动解决了这一难题,家长下班时间和孩子放学时间基本一致,对孩子的管理与学校形成无缝对接,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得到良好培养。
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减轻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很多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孩子的作业辅导大多依靠校外培训机构甚至不正规的“托管班”。每月400~1 000元的支出不但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容易养成学生思想懒惰、学习倦怠的负面学习情绪。课后服务活动开展后,教师优化设计的作业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既省去了花在校外培训机构的费用,也增加了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乡村儿童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许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人堪忧,出现不少“小胖墩”“小眼镜”“大象腿”。“家长要分数、社会要分数、考核要分数”的唯分数论观念在少数教师和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双减”工作在乡村学校要真正落地,需要从严从实管理,从学生活动到作业、睡眠时间、手机、读物和体制管理等方面细致管理,并向社会家长公示作业布置情况。
对于教师而言,提升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无疑是“双减”工作的保鲜剂,这也给乡村学校带来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新课题:在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的前提下,如何不让德智体美劳课程成为课表的摆设?如何拒绝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减少作业数量提升教学质量?
宣威市羊场镇有15所完小6个教学点,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的过程中,各学校各显神通,通过片区4所完小联合开展的“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与写作”“口语与交际”等专题教研讨论,在听课、评课、磨课环节突现教学理念,互相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特别是宗德完小、大田坝完小、陈湾完小部分全寄宿制小学,6到7岁的孩子离开父母或是常年见不到父母,老师便成了他们的“新爸爸”“新妈妈”,不仅要管好学习、管好安全、还要管吃喝拉撒,有的孩子尿床或头疼发热,老师们比他们的爸妈还着急。“双减”后,寄宿学校的学生可以更频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没有音体美的大多数学校,老师带着孩子们下棋、跳绳、扭呼啦圈、踢足球、学种植、刺十字绣,通过啦啦操、健身操、跑步操大课间加强体育锻炼,丰富校园生活。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灵活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双减”政策高质量落实。9851C5C4-8BA9-483D-AB45-3B038525D3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