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的全面护理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效果评价

2022-06-04张怡

保健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满意率循证家属

文/张怡

惊厥为人们俗称的“抽风”,属于儿科高热疾病中的症状之一,是指患儿机体神经细胞发生异常放电时造成的局部或者全身性肌群有不自主地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症状,同时还伴有神经系统暂时性紊乱状态,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患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化,易发生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初期,病因与感染、发热、年龄等因素有关,多数患儿伴意识障碍,对患儿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持续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故应重视高热惊厥患儿的干预及护理。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0 例高热惊厥患儿给予基于询证的全面护理,旨在研究其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0 例。纳入标准:①存在高热发热、双眼无神、局部或全身肌群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等症状;②其他原因致惊厥的代谢性或器质性疾病;③未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其中,常规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6 个月~7 岁、平均(2.4±0.4)岁,惊厥持续时间15s~5min、平均2.5±0.7min,疾病程度:重度17 例、中度23 例、轻度20例,惊厥首次发作31 例、再发入院29 例。研究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5 个月~7.3 岁、平均(2.3±0.5)岁,惊厥持续时间13s~4.5min、平均2.4±0.6min,疾病程度:重度19 例、中度24 例、轻度17 例,惊厥首次发作34 例、再发入院26 例。两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高热惊厥护理,具体包括:给体表降温措施,给抗抽搐和降温药物,查看病情并记录,对家属进行疾病宣教。

护理组患儿给予基于循证的全面护理,具体流程如下:(1)开展循证依据:组建由护士长、儿科医师、责任护士等成员参与的全面护理小组,发现并提出问题,查阅权威报道并验证相关资料,结合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及家属要求,对高热惊厥发生的相关因素、疾病发展的有效控制或预防措施进行提取和总结,对组员进行培训考核。(2)制定护理流程:依循证依据,应注重其呼吸道护理、防窒息、加强退热和止惊护理、加强生命指征的监测等环节。依照流程,对各护理环节进行培训,将各项护理工作细化、责任落实到位。(3)护理方法:①呼吸道护理:嘱患儿多卧床休息,协助患儿躺卧,避免气道阻塞,保持呼吸畅通。保持患儿平卧体位并解开衣领,由护理人员将患儿的舌头轻轻拉出防止其出现舌后坠所致的窒息,在惊厥症状持续时间较久时,为避免缺氧引发的脑损害现象,对患儿进行吸氧治疗,并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确保患儿能够进行有效的呼吸活动。②止惊和退热:对于存在惊厥症状的患儿应就地开展止惊治疗,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治疗,对用药后的患儿密切观察其反应并对其抽搐次数及时间进行记录。同时遵医嘱给予患儿退热剂或物理降温方式使其至恢复正常体温。物理降温时可用温水(水温33℃~35℃)擦浴或25%~35%浓度的酒精擦洗患儿四肢、腹股沟及腋下;每5~10 min 冷水毛巾敷头部1 次,也可选择头部贴小儿退热贴;体温超过39.4℃及抽搐时间长者可在枕部放置冰袋。药物降温首选美林布洛芬口服,如体温难以消退,可遵医嘱采用乙酰氨基酚或尼美舒利与布洛芬交替应用。尼美舒利服用后患儿存在出汗过多的现象,体温迅速消退,须注意给患儿多喝水,必要时酌情补液,防止血容量不足。对有热性惊厥病史且体温达38℃的患儿要给予口服退热药物以防惊厥发作。③口腔及皮肤护理:叮嘱和指导家属在患儿每日进餐后使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勤换洗贴身衣物。鼓励患儿多喝水并按照医嘱为患儿补液以防患者脱水和促进尿液、汗液排除有毒物质。(4)家属宣教:向家属讲解小儿高热惊厥的危害性、如何护理及强调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并及时向其说明干预进展以降低其担忧心理。(5)出院指导:①嘱患儿家属应尽量避免带患儿到人群密集处,加强患儿饮食营养和开展适量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②指导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止惊措施和降温方法,以便出院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③嘱家属给患儿穿戴宽松衣物,避免患儿接触锐器,预防碰伤。患儿出院后,分别于出院后三天、一周进行回访。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2)护理满意率利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就护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医疗环境和总体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评分,共计10 分,按照评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8 分)、满意(6~8 分)和不满意(<6 分)三个评价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s)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干预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

干预结束后,对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常规护理仅关注疾病本身,其护理质量主要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护理流程规划的合理程度等因素,虽有一定成效,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儿科家属的更高服务要求。循证护理是基于以往研究经验和成果,遵循事物客观证据,运用科学手段来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其较常规护理方法更注重护理工作开展的依据性,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干预决策,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本研究中,对高热惊厥患儿开展基于循证的全面护理,在干预前期,通过大量搜集研究资料,并对有价值的科研结果及临床经验进行论证,提取如何开展高热惊厥患儿的呼吸护理、止惊和退热、口腔护理等关键性方法,从而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点方向。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与相关学者开展基于循证的护理研究结果类似,这是因为在基于循证的全面护理中,一方面对高热惊厥患儿的病因、并发症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科学的预防,通过循证支持对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因素进行有效避免,从而达到了快速减轻或消除患儿症状、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另一方面及时向患儿家属说明疾病的干预成效,使其了解患儿康复进展以消除担忧心理,进而也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对高热惊厥患儿开展基于循证的全面护理能有助于减轻或消除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节省医疗开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满意率循证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稿约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