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分析
2022-06-04牛莲芝
文/牛莲芝
子宫肌瘤多是因遗传、性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等因素引起,导致患者子宫平滑肌形成增生。因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均有差异性,护理质量各有不同,所以加强护理管理,改进护理措施,才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提升。基于以上表述,本次研究围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展开论述,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数及病例年限:64 例,2020 年4 月至2021 年5 月,平均年龄为(40.5±5.7)岁,研究主体:在我院接受治护的子宫肌瘤患者,分组方式:平均法,每组32 例,组别:参照组与研究组。基础资料经组间比对后差别不大,P >0.05。
纳入标准:①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经各项检查后确诊为子宫肌瘤;③肝肾功能等器官正常。
排除标准:①并有精神类疾病;②子宫内膜存在不良病变;③配合度低,依从性差者。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展开基础宣教、心理干预等基础护理。
围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内容予以研究组相关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改进措施
①成立护理小组并明确三级护理管理网络,做好各个成员职责分工,组内成员应包含护士长、护理人员、质量控制人员。②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与教育,考察护理人员对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能力,针对护理人员薄弱环节展开针对性培训。③护理小组应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分析优化措施,明确护理中危险因素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护理措施。
1.2.2 护理实施
①协助患者完成妇科检查并向其介绍医务团队、周围环境等,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展开多样化健康教育,改变患者错误认知,加强对患者不良心理的疏导,缓解并消除其负面情绪。②于患者治疗期间做好对器具消杀工作及隔离处理,仪器参数设置合理,落实定期维护。③加强病房巡视,详细检查病房危险物品是否存在,夜间提供安静适温睡眠环境,及时更换被褥,注意开窗通风。④完善运动指导、引流管等基础护理,注意监测术后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治护效果: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子宫恢复情况进行比对,以此评价治护效果。患者子宫大小、性状恢复正常且未发生并发症,即痊愈;患者子宫大小、性状显著好转,且发生并发症可自行缓解,即好转;未实现上述情况,即无效。②生活质量:使用SF-36 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活力四个方面的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展开对比分析,每个方面25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③护理质量:对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等方面评价打分并对比,每个方面20 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④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打分,总分100分,≥88 分即十分满意,≤70 分即不满意,71~87 分即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护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护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P <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对比 [n(%)]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各项质量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 <0.05,生活质量改善显著,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2.3 护理质量
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 <0.05,结果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果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论
在女性生殖系统的相关疾病中,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其多发于30~50 岁女性群体,且患者发病后以疼痛、白带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且少数伴有低血糖。大多患者患病后因对该疾病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易出现紧张、担心、不安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身体恢复且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加之患者感到疼痛,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患者需要接受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影响预后效果。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主要是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而存在的,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其模式展开方式是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出符合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方案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强化监督管理,改正不足,进而确保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是便捷的质量管理工具,将其与日常的护理工作相结合,并通过对服务及护理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对护理服务结果进行反馈,最后再根据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持续性的改进,能够使患者的实际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进而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性提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护总有效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参照组更高,P <0.05,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三级管理网络,能够确保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并能够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思考与分析,可以促使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改进流程中,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护理质量更加有保障。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能够了解护理人员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能力,从而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或者薄弱之处,进而可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培训,以便使护理人员综合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对护理人员展开健康教育则能够使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这一模式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促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通过阶段性的总结分析,可以了解到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时存在的问题,如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仍存在不良情绪、患者对治护配合度不高、并发症预防不到位等,只有医护人员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集中化的讨论分析,才能够提出更为有效、更加针对化的改进措施,以便使护理流程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确保护理服务的全面性。掌握患者实际病情并做好评估,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对医疗设备和器具进行护理,做好参数设置、消杀工作、器具维护等,能够提高医疗设备的物理性能及可信性,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医疗设备而出现意外事件。只有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才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护理时,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护效果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