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

2022-06-04易术云

保健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蒙脱石活菌双歧

文/易术云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尤其是夏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相较于成年人群,小儿的胃酸分泌较低,杀菌能力不强,如若摄入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就会导致腹泻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每天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黏膜脓血便、脱水、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在此病的治疗中,临床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段,如蒙脱石散等,能够保护患儿消化道黏膜,缓解患儿的症状,但患儿出现肠道菌群紊乱的概率较高,预后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故通常建议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旨在快速解除患儿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本文主要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0 年6 月至2021 年7 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40 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20 例)和观察组(20 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1 例、9 例,年龄区间为5 个月至3 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2 例、8 例,年龄区间为6 个月至3 岁。所有患儿均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符合小儿腹泻临床诊断标准。研究开始前,为患儿家属讲解了有关内容,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通过对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P >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抗感染、退热等基础治疗,以此为前提,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口服给药,1 岁及以下年龄患儿,每天用药量为1.0g,每天3 次,1 岁以上患儿,每天用药量为1.5g,每天3 次。观察组则是基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给药,1 岁及以下年龄患儿,每天用药量为105mg,每天3 次,1 岁以上患儿,每天用药量为210mg,每天3 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针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治疗后,要落实对临床表现的观察,观察其症状缓解时间,基于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合理评估治疗效果。显效:经相应治疗后,患儿24 至48 小时内症状得以解除或基本消失,腹泻次数每天不超过2 次,大便外观、性质等均正常;有效:经相应治疗后,患儿48 小时72 小时内,症状得以明显缓解,腹泻次数每天不超过4 次;无效:经相应治疗后,72 小时内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是无任何改善等,未满足显效、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 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t、x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

经相应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好转,尤其是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较短,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长,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2.2 疗效

观察组在小儿腹泻中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3 讨论

小儿腹泻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主要分为两种,即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前者主要是指当小儿摄入含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食物后,就会侵袭小肠,抑或是结肠黏膜细胞,促使肠黏膜炎症产生,当出现溃疡症状后,就会导致腹泻症状的出现,每天排便次数不低于10 次,且伴有黏膜脓血便、脱水等症状;后者与小儿胃肠消化不良有关,加之天气炎热,小儿消化液和酶分泌也会进一步减少,如若孩子日常饮食不合理,就极易导致消化不良而引发的腹泻症状,每天排便次数在5~6 次左右,且往往带有酸臭味,粪便呈糊状,抑或是蛋花汤样,伴有复杂、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小儿的健康。

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肠黏膜保护剂是一种常见药物治疗手段,如蒙脱石散就是一种天然铝和镁的硅酸盐,不仅能够对肠道内各种细菌、病毒及毒素进行吸附,且还发挥着固定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肠黏液质、量的改善,增强肠黏膜屏障,修复损伤肠黏膜,且也可达到再生肠黏膜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与年龄合理控制药量及用药次数,将药物溶于温开水中,之后口服,首次剂量加倍。有研究指出,在小儿腹泻治疗中蒙脱石散的应用,可进一步减少肠道细胞的分泌,降低转化率,有利于保护肠道输送及吸收能力,安全性较高,患儿不易出现不良反应。蒙脱石散的成分主要为蒙脱石,结构呈纹状,特点主要体现于不具均匀性,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改善疾病症状;当消化道表面覆盖了蒙脱石散后,可快速与黏液糖蛋白结,黏膜屏障形成后,则可有效的防御病菌的侵入。有大量研究证实,蒙脱石散应用于儿童腹泻治疗中,效果明显,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其具备较强的吸附性,故当用药量过多,患儿则容易出现便秘症状,治疗期间需合理控制与其他药物的间隔时间,这对于确保治疗效果,或是预防不良反应的产生起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单一应用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化,临床大多会与其他药物进行联用,旨在增强疗效,缩短患儿的病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是一种复方益生菌制剂,含有多种益生菌,可对患儿的肠道菌群起到调节的作用,对于肠道病原菌也能产生明显的抑制。有研究指出,在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对消化道中微生物群进行调节及重建,从而缓解患儿的症状。另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代谢后,还可产生酸性物质,如乳酸、乙酸等,可实现肠道内pH 值的有效调节,从而对患儿胃肠道内酸性环境进行优化,对病菌的繁殖予以抑制,以促进患儿症状的快速缓解。在实际的应用中,需指导患儿家属在患儿饭后30 分钟服用,保存本品时需予以冷藏处理,温度控制在2℃~8℃,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对抗菌药物的疗效造成影响。另外,为进一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就需做好用药宣教工作,为患儿家属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相关禁忌等,强调严格遵医嘱的重要性,以确保患儿用药的规范性,这对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起着积极的意义。在小儿腹泻治疗中,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案,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迅速地对病原菌繁殖进行抑制,通过对肠胃正常菌群的重建,能够进一步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小儿腹泻的诱病因素较多,且发病机制也具有复杂的特点,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不可盲目的进行止泻处理。对于确诊为细菌引起的腹泻,就需合理的展开抗感染治疗,严格遵医嘱足量、规范应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抑或是其他因素引发的腹泻,则不可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情况的发生,这不仅不能缓解患儿的症状,且还会加剧病情,造成迁延不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可应用微生态活菌制剂,以达到补充肠道益生菌、止泻的目的,但此方法并不是对所有腹泻有效,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禁忌,如不可与小檗碱、庆大霉素等抗菌药使用,以免降低微生态活菌制剂的有效成分,无法充分发挥其药学作用。此外,考虑到患儿腹泻往往伴有腹痛症状,一些患儿家属就会要求医生开止痛药,此认知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止痛药会掩盖,抑或是加剧病情,故需根据医生指导合理用药,以免造成反效果。通过本研究发现,经相应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好转,尤其是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较短,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长,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在小儿腹泻中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 <0.05),说明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蒙脱石散的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综上,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单一应用蒙脱石散,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不适,但疗效难以达到理想化,为加快止泻速度、预防复发,就可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有利于增强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想要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提高,就需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猜你喜欢

蒙脱石活菌双歧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聚合羟基铁改性蒙脱石的制备、表征及吸附Se(Ⅵ)的特性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分泌条件研究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