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创意产业成为软实力的硬核

2022-06-04张怡

走向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济南经济文化

张怡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它对城市的影响有多重要呢?

联合国把2021年设立为“国际创意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年”。

以往,济南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针对更广泛意义的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在产业范畴、产业融合、业态发展、政策扶持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发展创意产业,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势在必行。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从顶层设计着手,制定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意产业是以知识经济的高度发展,各类文化高度繁荣,创造力空前发达为基础。传统的文化产业并不能将所有的创意产业表述尽致,一些新兴经济如软件研发、互联网服务业,甚至如网红、美食等领域,是传统的“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概念所无法做到的。

创意产业是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的经济发展形成的。它突破了二三产业的边界,是城市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形态。

创意产业有两个特点:创意、跨界。发展创意经济要把创意产业作为高端产业形态来培育,要打破壁垒,多领域、多部门协作,需要专门成立创意经济推进小组,制定促进创新与协作机制、产业管理与运营机制、学术支撑与人才培育机制。

此外,建议济南尽快推动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平台,目前全球有246个城市参与其中,国内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省内青岛先后加入了该平台,这是促进济南扩大开放、提升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原创力落脚,抓准创意产业的转化应用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原创力,就是版权经济。

发达国家的版权经济发展是依托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要尽快完善和补充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尤其是如创意设计、创意策划、图片视频制作、时尚艺术等新业态的版权维护。

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主体是高端创意人才,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尊重和保护创意者的基本权益,形成创新创意的市场环境和普遍的社会氛围,促进创意群体的交流合作,推动知识经济向市场消费转化,为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文化利益。

由于创意产业涉及领域庞大,济南发展创意产业要找准重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产业发展导向和资源优势。

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把创意领域分为七类: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媒体艺术、电影、设计、美食、文学和音乐。鉴于济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艺术高校,密集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支撑,建议济南应该以创意和设计为主线,重点发展创意设计领跑创意产业;同时,发挥山东工艺大省的优势,打造一批民间工艺创作基地推动民间艺术转化,充分体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

从中小微突破,引导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创意产业主要依靠市场和消费来推动创新。中小微企业有敏感的市场性、风险挑战性,善于捕捉机会并放大,因此他们成为创意产业的主力。在全球化消费时代,个性化、精神化、时尚化催促他们不断寻找热点和利润,主动策划市场,创造消费习惯,引导消费时尚。他们游走在市场前沿,与机会和风险并肩前行。扶持中小微企业最有效是降低固定成本,比如提供产业聚集地并减免房租,城市管理者要做的就是让中小微企业永葆这种竞争性的活力。

创意产业做大需要聚集发展。目前济南大部分文创园区迫于营收需要出现降低標准,同质化业态内卷等现象,致使园区产业失去竞争力。建议由政府打造济南首个高端创意产业集聚培育区,委托国有文化企业运营,园区不以房租为盈利点,着眼长期经济发展,以培育创意产业为目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入驻,健全上下游产业链,为商业、技术、资本的融合打通阻碍。

从学术教育布局,涵养创意产业的人才市场

城市发展创意经济,需要着眼未来布局。创意产业的人才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随着创意的迭代更新,其本身又催生一批边缘学科。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辟创意相关专业学科设置,在创意产业园区设立就业实践基地进行职业培训,做好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此外,创意产业是个更新快的动态发展形态,需要有一批专家学者建立智囊团,为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与实践研究。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

放眼未来,济南的创意产业在创新与创意并举、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大格局下,必将成为城市软实力的硬核,实现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可持续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济南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Paving Memory Lane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经济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