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玩手机上瘾的不是App,而是缺乏意义的生活
2022-06-04祝杰
祝杰
乘地铁,看手机;等公交,看手机;躺床上,看手机;亲朋聚会,个个看手机……虽然智能手机不过风靡了短短十余年,但如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们了。
假如你只要在醒着的时候,无论何时不刷一下手机就觉得不安;看书、学习、看电视的时候,过一阵子不拿出手机划一下就心痒难耐……那么很不幸,你很可能已经玩手机“上瘾”。
人们追剧、打球甚至喝茶会上瘾,多半是因为人们真心喜欢做这些事,在做这些事时能够享受其带来的快感,那么玩手机上瘾同样也是因为人们真心喜欢玩手机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与“喜欢”是有区别的。当一个人说自己喜欢一幅画时,可能并不代表他想要买它,也许他只是单纯地在表达欣赏和赞美;但如果他说他想要这幅画,那他的意思就是想拥有这幅画,其中包含了占有之意。所以,“想要”强调的是占有,而“喜欢”更多的是表达欣赏。
玩手机上瘾的一大特征,就是在上瘾者的内心感受中,“想要”的程度很高,但“喜欢”的程度较低,甚至几乎没有。就像那些酗酒的人,与其说他们真心喜欢酗酒,不如说他们的大脑已经对酒精产生了依赖,这使他们常被“想要”的冲动驱使。
如今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App(应用程序)当属各类短视频应用,很多人抱着手机都是在不停地浏览各类短视频。当个体渴望达成某个目标,比如刷出新的、更有意思的短视频时,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就会被激活,刺激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使人们处于兴奋且愉悦的状态,因而想不停地刷下去。可这种愉悦感并不等同于努力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刷完手机后常常会倍感空虚——只体验到了兴奋感,却并无成就感。
如今人们越来越容易玩手机上瘾,一方面是由于App设计者深谙心理学——毕竟,只有让使用者“难以自拔”,才能获得更多商业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为何我们宁可沉迷在这份虚幻的快感中,也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欢且有意义的事?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鲜为人知的心理学词汇——“空心病”。
所谓“空心病”,是一种由于价值观有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对生活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在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相对稳定,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不少人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人们过去推崇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借助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一些人的观点被放大,让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价值观,这就加剧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困难。
也许,人们对手机的沉溺,就是这种精神困境的一种客观反映。
现实主义疗法创始人威廉·格拉瑟认为,上瘾行为本质上是人们为了缓解无法找到爱与价值所带來的痛苦。上瘾者普遍在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遭受了挫折,转而寻求一种廉价的替代品。
不过,威廉·格拉瑟也指出,上瘾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上瘾。比如那些能每天坐在钢琴边持续弹奏十多个小时的艺术家,那些能冒着狂风骤雨跑几十公里的马拉松爱好者,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撸铁”的健身人士……威廉·格拉瑟认为,光用“意志力坚定”不足以解释他们这种坚持,很明显,他们对自己每天进行的这些活动已经上瘾,以至于如果停下来就会感到痛苦。这就是积极上瘾。
虽然同为上瘾,但与消极上瘾者不同,积极上瘾者并不为花掉的时间感到后悔,在耗费了大量时间去做让自己上瘾的事情后,他们的内心不会感到空虚,反而认为这种投入很有价值。而客观事实也证明,积极上瘾者所着迷的事物,是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