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

2022-06-03李晓华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房屋房屋建筑

李晓华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正在逐渐走向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房屋建筑单位也有了新的竞争方向,逐渐由原来的数量竞争转变为质量的竞争。因此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房屋建筑工程通常施工周期长、投资金额大,需要多方单位合理配合。对内,房屋建筑工程与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技术的水平等方面紧密相连;对外,还与市场供求关系、政策变动等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依赖关系。而每个环节的良好管理都对房屋建筑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施工等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个人失误带来的危险,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忧患意识。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现状及质量水平进行了浅要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质控措施,并对未来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进行了一定展望,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影响因素

2.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现状

房屋建筑通常施工周期长,需要多方合作进行相应的工程管理。随着我国对于工程管理重视度的提高,在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其管理现状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 房屋建筑主体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设计图、施工进度、施工方案、施工合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管理。现阶段,其管理水平还有相应需要完善的部分。

对施工设计图纸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容易导致房屋建筑设计师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相关设计,忽略了房屋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施工单位与设计师的矛盾。对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建筑方为了自身利益,节约施工成本,而不合理的压缩工期,引起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对施工合同管理不充分,导致合同文本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充分,引发房屋建筑后期预算不足而采用劣质材料,给房屋建筑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1.2 房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工程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等方面。随着我国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房屋建筑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对施工设备及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然而,仍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相应的工程管理。对施工单位监管力度不强,导致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地质状况了解不够完善,没有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周,导致现场作业缺乏纪律性,增加施工作业成本的同时延误工期;对施工材料检查不到位,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因此劣质材料的使用不仅会影响房屋建筑质量,还会对环境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工程监理资质管理不严,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可见,房屋建筑施工建筑管理是施工现场有序进行的有力支撑。

2.1.3 房屋建筑主体验收阶段

一个工程是否得到用户的满意,有一部分取决于工程验收阶段。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一个严格的后期验收标准是衡量施工质量好坏的尺子,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可以敦促施工企业严控施工工艺,减少不必要的后期返工;也可以帮助验收单位统一标准,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情况一般较为复杂,我国的房屋工程建筑,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如果前期监管不到位,后期的严格验收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目前还需要对相关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从而避免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2.2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现状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逐步增多,我国房屋建筑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升。由于我国国际化水平与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施工单位对于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设备的熟悉程度也在逐步增长,能够进一步保证我国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繁多且复杂,每一个细小环节的遗漏可能都会导致房屋建筑主体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比如招投标环节,施工单位如果采用恶意竞标的方式,容易在施工后期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在合同签订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合同管理,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影响建筑质量;在工程造价环节,由于不合理的工程报价,影响建筑原材料的采购,导致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影响房屋质量。因此做好质量控制,提高质控水平,对于后期房屋质量的保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与质控存在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实施管理时,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管控,及时完善管理环节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3.1 施工建筑管理重视度不够

施工建筑管理不仅仅需要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施工管理,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然而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通常更加注重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施工单位的利益与要求,导致在合同管理与施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要求,引起施工单位的不满,造成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缺乏管理意识,相关单位通常缺乏相关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与管理模式,因而导致无法科学、有效的管理,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2.3.2 施工建筑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编制主要涉及施工单位与房屋建筑单位。目前,我国对于工程管理相关制度的理解与实施都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既没有及时有效的监察施工过程,也没有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而由于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使得工程管理没有依据,既无法满足建筑业主方的施工要求,也无法保证施工企业自身利益,一旦出现问题,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2.3.3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施工是高风险行业,需要大量的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与施工设备的紧密配合。然而,随着我国用工成本的增加,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使用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既没有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这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现场施工地点,无法良好的管理现场秩序,也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2.3.4 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由于施工材料极易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预算超支的现象,这样容易引发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问题,施工单位也没有定期抽检材料,容易使得房屋建筑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也会导致返工、复工等,从而延误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2.3.5 施工质量验收不规范

由于房屋建筑所在地的水文环境、结构条件、环境因素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施工材料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时,会出现与原有性质不同的变化,导致原有设计的房屋建筑遭到改变,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而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房屋建筑主体发生坍塌、倾斜等现象,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我国施工单位往往忽视房屋验收阶段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验收标准。这就为房屋建筑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恶劣自然天气,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1 质量验收流程图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与质控措施

3.1 提高重视程度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一方面要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施工建筑管理水平。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工作面广工程量大,而良好的可研报告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水平的前提就是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勘察现场实地,并予以严格、精准的评审,为施工方案的编制奠定基础。施工建筑管理水平方面,首先要提高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签订双方具有签订资格及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范;其次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最后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使用监管,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3.2 健全机制体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健全房屋建筑施工建筑管理机制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健全招投标管理规范,避免出现虚假招标、恶意竞标的情况,在资格预审阶段,加强投标单位的资质监管,确保投标单位的相关资质、信誉等方面符合房屋建筑工程要求,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招标过程。其次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相关机制体制,严格规范施工项目负责人专业要求,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技术方面培训,提高施工单位专业能力,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建立健全监管相关机制体制,提高监管水平,明确相关权责,保证建筑质量的可靠性。

3.3 加强人员素养

首先要加强房屋建筑设计师的综合素养,不仅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还要提升相关造价方面的知识,对房屋建筑流程有清晰准确的认识,降低工程造价,助力工程管理;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强化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工程管理更加有效地进行;还要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监理人员的资质,避免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出现问题。

3.4 加强管理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需要设计人员掌握多方面知识,合理且专业的设计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一套完善的设计标准供设计师参考并遵循,全面参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报告中详细的施工方案、经济指标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报告告知相关设计人员。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返工、复工等问题,导致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成本。其次,合理监管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避免工期延误现象的发生,提高工程造价经济性。有力监管施工技术水平,避免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方案,造成房屋质量出现问题的现象发生。

3.5 完善监管机制

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检工作,避免施工现场出现低劣材料,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检,发现问题时及时与材料生产方沟通,联系第三方进一步检测,及时淘汰有问题的材料,并落实相关责任。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主要由技术部门牵头并负责,容易导致施工管理的不完善。因此施工单位应完善监管机制,安排专人负责依照施工标准监管施工质量,助力后期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旦发生问题,及时修正补足,避免安全隐患,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房屋建筑工程属于大型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需要施工单位良好的管控现场施工,严格分项检查,在每个施工环节结束后都需要严格检查,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

3.6 做好责任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量巨大,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房屋建筑工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而导致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责权管理,一方面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工期延误现象的发生而引发连锁反应;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良好的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是当前市场经济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房屋建筑施工覆盖面广,工程环节繁杂,其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施工单位全面布局其应对措施并多方面配合,从多个角度对其控制,既可以保证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又推动施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房屋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中智能建造技术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房屋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