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降压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6-02王辉汝州市人民医院河南汝州467599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期
关键词:收缩压原发性血压

王辉(汝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汝州 467599)

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主要是指机体处于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升高(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1]。患者以心悸、头痛、乏力及头晕等临床症状为主。与此同时,该病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成为肾衰竭、猝死、脑卒中等突发疾病的常见诱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高血压发病率与患者血压水平及年龄增长呈正相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上升,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西医针对该病主要使用药物控制,虽然目前临床降压药物种类较多,且能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治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症状属于多原因导致疾病,西药治疗往往仅针对患者发病原因中某个因素进行干预,缺乏综合性药物且长期使用还会影响患者临床耐药性,产生多种副作用。基于上述原因,临床亟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对高血压给予多靶点、整体性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不良反应低。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化痰降压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 龄60~82(67.65±3.11)岁;病 程3~9(6.48±1.13)年;高血压分级:1级(轻度)16例、2级(中度)20例、3级(重度)8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2~85(67.42±3.02)岁;病程2~10(6.52±1.15)年;高血压分级:1级(轻度)13例、2级(中度)21例、3级(重度)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高血压(眩晕)相关诊断条件,主要表现为脉弦滑、视物旋转、呕吐痰涎、苔白腻及头重如裹;(2)西医经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3)知晓并签署相关文书;(4)入组前3 个月内未服用过中成药或中药;临床使用过3种及以上类型降压药治疗后,血压仍未保持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1)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2)对本研究应用药物存在过敏史;(3)不能配合试验者,如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4)确诊具有肾动脉狭窄及肾脏病变等继发性高血压;(5)脏器移植;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剔除终止标准:(1)临床治疗中未按研究方案规范用药患者;(2)纳入治疗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状或具备特殊生理变化;(3)试验中自行退出或病情迅速恶化者。

1.3 高血压分级标准 1级(轻度):140 mmHg<收缩压<159 mmHg,90 mmHg<舒张压<99 mmHg;2级(中度):160 mmHg<收缩压<179 mmHg,100 mmHg<舒张压<109 mmHg;3级(重度):收缩压超过180 mmHg,舒张压超过110 mmHg。

1.4 方法 患者在治疗前需停止服用其他降压类药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低盐饮食维持体内胆固醇正常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叮嘱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2片/次,2次/天,治疗后观测患者血压变化,若效果不明显,可增加剂量至40 mg/次,1次/天,但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天。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降压汤治疗,组方:党参、茯苓、白术及石菖蒲各20 g,法半夏、天麻、僵蚕、胆南星各15 g,陈皮8 g。痰瘀化热者减少党参、白术剂量,加用夏枯草20 g,竹茹、黄芩各15 g;肝阳上亢者加用石决明(先煎)20 g、钩藤15 g;血瘀者加用丹参20 g、川芎15 g。

1.5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状况、不良反应、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1)血压包含收缩压、舒张压。服药前每日测血压1 次,取血压平均值为基础血压,治疗期间每2 周复测血压。血压测量均采用患者坐位右上肢,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反复测量2 次,每次间隔30s 为准;(2)中医症状积分[4]分为主症(眩晕、头痛、头重如裹及呕吐痰涎)与次症(失眠、心悸、胸闷作恶)。主症为0~6分,次症为0~3分,分值与症状程度呈正相关。(3)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水肿,皮疹,皮肤瘙痒,腹痛等。(4)临床血液流变学治疗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小板聚集率(PAG)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利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进行检测。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P n 44 44收缩压治疗前152.41±4.28 152.49±4.22 0.088 0.930治疗后142.65±4.37 132.54±5.24 9.829 0.01舒张压治疗前94.68±3.21 95.14±3.35 0.658 0.513治疗后90.58±4.65 86.84±5.03 3.622 0.01

2.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P n 44 44治疗前18.32±3.24 18.65±3.17 0.483 0.630治疗后7.52±2.03 4.68±1.34 7.745 0.01 t 18.737 26.926 P 0.01 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SV、LSV、PAG 及ESR明显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s)

对照组研究组t P n 44 44 HSV(mpa·s)治疗前6.32±1.05 6.23±1.02 1.512 0.745治疗后5.95±0.61 5.00±0.02 8.235 0.000 LSV(mpa·s)治疗前18.62±1.51 18.21±1.02 1.623 0.658治疗后16.22±1.02 11.32±2.01 9.214 0.000 PAG(%)治疗前3.92±0.08 3.95±0.05 1.745 0.541治疗后2.65±0.51 2.65±0.51 10.214 0.000 ESR(mm/h)治疗前33.62±2.13 33.52±1.02 1.895 0.412治疗后24.10±1.02 18.21±1.02 11.036 0.000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是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脉内阻力增加,对血管壁造成冲击,从而引发压力上升而致[5]。长期血压升高会使患者体内血管壁流体应力升高,损害血管内皮组织,破坏管壁结构,加速炎症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是目前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常见部位,若老年患者长期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状态,会使血管管腔变窄,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功能减弱,此外,血液流变紊乱也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原因,该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发病隐匿,且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对患者心、肾、脑组织等靶器官造成直接影响[6]。与青年高血压相比,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特点包括:(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收缩压会随年龄增长升高,舒张压在患者60岁以后下降,速度缓慢,收缩压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等器官功能障碍。(2)动脉压加大,老年患者由于动脉弹性减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3)血压波动较大,老年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现象,由于年龄增长促使血管弹性较差,患者压力感受器调节敏感性减弱会出现全直立性低血压症状,同时随病情发展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西医针对该病主要应用药物控制。本研究中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其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药物,能对钙离子进行抑制,避免其进入心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有效地对血管起到扩张作用,降低血压水平,对冠状动脉血供状态进行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该药物会造成血压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极易引发反射性心跳加速,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老年群体机体状态呈退行性变化,血压具有脉压差大、波动幅度高的特点,而西医针对该类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再加之老龄化问题加剧,导致高血压发病率日益上涨,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头痛”“眩晕”“心悸”范畴。发病机制主要是因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肝肾阴虚。同时,经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及肥胖有关,以上原因会导致患者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肾脏功能不全,除此之外,饮食习惯不佳或多食用高热量食物会损害患者脾胃,造成脾胃功能异常,脾不化湿,而湿气凝集成痰。痰滞留在患者脉络部位,使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淤血、痰瘀,属于临床病理分泌物,在特定情况下会形成新致病因素,二者相互转化,已演变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同时痰瘀损伤会发生在高血压其他病程阶段,由此可知,痰瘀阻络成为目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既往医师研究《医学入门·头眩》[7]中提出:“大概肥白人多湿, 痰滞上……治宜从痰为主”,认为痰浊内阻会引发头痛、眩晕症状,治疗需以脾论治,化痰健脾为主。本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降压汤为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常用药方,能有效治疗眩晕,药方中半夏性温,具有消肿止痛、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的效果;天麻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两种药物合用起到健脾除湿、化痰息风的效果;白术性温,可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8];陈皮具有利水通便的作用;党参性平,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效果;石菖蒲具有散风祛湿、化湿开胃的功效;僵蚕可起到息风止痉、化痰散结的功效;胆南星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化痰的效果。上述药物共奏祛痰化浊、息风化痰止眩的功效。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9],天麻能减低脑血管、外周血管及冠脉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低脉压的作用;半夏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耐受性高;白术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促使冠脉血流量增加,进一步降低血压。本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风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不会增加不良风险,且中医治疗基于辨证论治,基于多靶点治疗,能一定程度提升治疗安全性。本研究中,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SV、LSV、PAG 以及ESR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化痰降压汤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起到降低血液浓度,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减少血液阻塞,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状,对该病治疗起积极作用。

总之,化痰降压汤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控制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收缩压原发性血压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