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的乡村影视基地选址评价体系研究

2022-06-02王曼琦邹雯茜刘星彤曹福存

绿色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条件影视基地

王曼琦,邹雯茜,刘星彤,曹福存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8)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内富有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影视剧主题深得大家的喜爱,同时,围绕乡村振兴,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与意见。在产业复兴方面,国家颁布了相关指导意见,意见表明,产业兴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建设时需量体裁衣,突显优势特征,培育强盛乡村产业。从中国旅游业40年的发展实践进程来看,乡村旅游对于扶贫富民的作用十分显著[1],所以有必要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乡村旅游可以拓宽类型,融合产业[2],形成“乡村旅游+”的模式。在如今的融媒时代,因影视主题而带动的乡村旅游正逐渐变得盛行和热门,越来越多的乡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起了影视基地,这对影视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探究乡村影视基地的选址,是乡村旅游产业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影视基地是影视城和影视拍摄基地的进一步升级(图1),影视城一般是指专门为影视拍摄所建设的场景和建筑。影视拍摄基地是由影视拍摄地升级而来的,影视拍摄地由于自身景色独特,被作为影视取景地。也正由于影视拍摄地的自身条件优越,有明显的开发潜力,从而升级成为影视拍摄基地,提供与影视城同样的服务。影视文化产业园则是一个拥有完整影视产业链的园区,涵盖有关影视的全部产业[3]。因此,不同的发展阶段,影视基地的形式、规模与模式不尽相同,类型也从过去单一的影视拍摄基地发展成影视旅游和影视主题乐园等多领域、多形式的影视基地。

图1 影视基地成长关系

中国影视基地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4]。从地域上来看分为东部影视基地、中部影视基地、西部影视基地以及东北地区影视基地[5]。从发展上来看,东部影视基地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影视基地建设不仅起源早、数量多,并且以江浙沪和京津冀为主建造了许多国内外都熟知的著名影视基地;中部影视基地的建造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数量少且规模小;西部地区虽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但由于交通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未能孕育出较为著名的影视基地;东北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也建造了一些影视基地,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多年来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经营。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除去东部部分影视基地,其他地区影视基地的发展都不容乐观,大多数影视基地由于缺乏规划而导致盲目开发以及同质化开发,使得产业集聚功能薄弱以及经营状况惨淡。因此乡村影视基地的建设急需一套评价标准来客观合理的分析其现状,以得出发展潜力值,从而合理规划、健康发展[6]。

2 乡村影视基地选址的层次分析过程

影视主题旅游是未来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营建一个大型影视基地不仅会使投资方获利,还会为整个乡村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影视基地规划的首要前提就是选址,影视基地的建设对乡村农业用地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辽宁省的5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地区,分别是沈阳市石佛一村、鞍山市姑嫂石村、大连庄河市蓉花村、朝阳市康官村及朝阳市金陵寺村,分别从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理条件3个方面[7],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乡村影视基地的发展潜力,从而评价出适宜建设影视基地的乡村[8]。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通过对已建成的影视基地的综合调查与分析,评价出各因素对影视基地建设的影响程度,同时参考前人对影视基地选址的研究成果,确定乡村影视基地评价所涉及的方面,依据乡村影视基地选址评价指标的内涵以及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国内外有关乡村影视基地选址评价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9](表1),以乡村影视基地选址评价作为目标层(A层),选取中间层(B层)要素包括资源条件(B1)、社会经济条件(B2)、地理条件(B3)作为准则层(B层),设置土地资源(C1)、景观环境(C2)、历史环境(C3)、人文环境(C4)、硬件设施(C5)、资金基础(C6)、政策环境(C7)、区位条件(C8)、自然条件(C9)、交通条件(C10)为方案层(C层)。具体如下。

表1 乡村影视基地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2.1.1 资源条件

影视基地的建设与当地的资源概况密不可分,需对待建设的影视基地资源条件和基础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然后对适合的乡村进行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影视基地的建设的重要依托,一线城市因土地资源较少,所以影视基地大多散布在二线城市和小城镇。以横店为例[10],横店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乡镇,它能从一个偏远的村庄成长为一个繁荣的影视基地,优势就在于它有大量未被开发的土地资源,所以影视基地的选址需要考量它的开发潜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其次,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自然条件的差别,自然资源的天然性、完整性和优美性是影视基地建设需考量的因素,风景优美 、环境干净和有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往往会吸引人们在这里进行拍摄和旅游[11]。第三,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因自然条件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出各时代、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民风民俗的情况[11][12]。影视拍摄除了要考虑自然风光优美的因素之外,还要把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也作为考量范围内[13]。因此,用土地资源(C1)、景观环境(C2)、历史环境(C3)、人文环境(C4)来表征。

2.1.2 社会经济条件

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所给予的政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14]。只有国家给予乡村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乡村的硬件设施和体制条件相对完善,有投资方看中并且基于资金基础,被优先发展的可能性才相对较大,具体表现为硬件设施(C5)、资金基础(C6)、政策环境(C7)3个方面。

2.1.3 地理条件

随着中国影视基地30多年的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影视基地大多是根据影视拍摄需求而仓促建设的,所以当影视热潮过去之后,缺乏整体规划的影视基地就逐渐没落。未来的影视基地需合理规划,科学管控,不能一蹴而就,规划前需认真考虑影视基地建设的地理环境,良好的地理环境是使影视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具体表现为区位条件(C10)、自然条件(C11)、交通条件(C12)三个方面。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首要前提,它直接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里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组合的形式赋予指标权重。首先是构建判断矩阵表[9],采取专家的意见,专家根据实际的决策问题和专家自身的知识经验,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层指标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最后取多个专家评分的平均值(表2),计算出相应权重[12],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排序(表3、表4),不至于出现指标权重与指标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

表2 乡村影视基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矩阵

表3 中间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表4 方案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权重

2.3 指标评分标准

在构建评分标准时,对方案层的每个指标的数值以100分为总分,采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各因子分值,赋值采用模糊计分法,标准参见表5。

表5 乡村影视基地选址方案层指标评分标准

2.4 评价模型

根据相关学者对5个实验对象的考察和研究,以上述的评价指标为技术,计算出其发展潜力得分(表6)。将指标的模糊得分乘以其权重,即为综合得分。计算评价结果采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学模型[14]:

表6 辽宁省5个传统村落影视发展潜力综合评分

(1)

式(1)中:S为乡村影视基地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值;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分值;Wi为评价指标权重;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2.5 评价结果划分

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得分,对结果进行分级,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为乡村影视基地的选址提供一些定量分析,但乡村影视基地的建设涉及很多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实际情况中,考虑问题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15],从而更为科学合理的得出其发展潜力指标(表7)。

表7 指标类别划分

3 结论

本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的5个传统村落在有关乡村影视基地建设选址评价进行了研究,根据已建成的影视基地分析得出3个中间层评价项目和10个方案层评价项目,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让相关学者使用判断矩阵进行打分赋值,取平均值后计算相应权重,再根据方案层的评分标准进行综合打分,利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的数学模型,最终可以得出得分在70~90分的蓉花村、石佛一村以及金陵寺村是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可以依条件进行合理引导建设,而得分在70分以下的姑嫂石村和康官村是有待考量的,非适合建设影视基地的最佳选择此方法使得乡村影视基地的选址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和客观化,既丰富了乡村影视基地建设的理论体系,也给予了乡村振兴一个新发展模式的启示,有利于今后乡村影视基地的建设,但由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点,参考本篇文章不应过于呆板,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乡村影视基地的选址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较多,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未来希望可以进行更长远和深入的研究,力求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判断乡村是否适宜建设影视基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条件影视基地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影视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