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生本理念,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2022-06-02杨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理念阅读教学素养

杨宇

高品质的阅读活动将会使人受益终身,而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即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提高语文素养。

一、生本理念含义

生本理念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以此为学生后续语文学习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条件。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即为小学阶段,此也为培养学生多项语文能力的关键阶段,同时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充分认识到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所产生的直接影响,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可全身心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文阅读乐趣。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实现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需重视并引导学生开展启发性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需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加以表达,以此实现学生交流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仅有如此,方可提高阅读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阅读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成就加以重视,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表扬鼓励,促使学生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展开语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生本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阅读热情

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阅读,为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此目标,则需重视对学生阅读热情的激发,若学生对阅读产生热情,便会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活动。经研究指出,若一个人在兴趣引导下,通常会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对学生所感兴趣之处加以准确了解,同时借助一定阅读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积极展开阅读活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均为精品文章,每篇文章均为以作者的感受及经历所创作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可将文章的创作背景向学生进行介绍,以此实现学生兴趣的吸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军神》这篇文章时,由于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且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跨度,因此便可将此篇课文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介绍,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加以了解后,便会对文章内容形成更为深入的理解,军神这一人物形象自然就会深入人心了。

学生在阅读热情的驱使下,将会把阅读视作一项快乐的活动,自主地完成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生本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分析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发现,均为教师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下,所获得的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而生本教育理念则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此种理念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自主展开语文阅读活动,并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扩展,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的自主阅读活动,还可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而且,海量阅读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課堂实践中,需要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充足时间及空间,在阅读时需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

例如,教学《女娲补天》时,教师可在正式授课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概括总结女娲是如何补天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在问题驱使下,自主思考女娲补天这一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最后在问题的引导下,对于文章整体内容形成更为清晰的了解。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阅读和女娲补天相关的中国神话故事。又如学习完《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后,学生对于文章中可爱的刺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教师此时便可利用学生好奇的心里,向学生推荐完整版的《带刺的朋友》。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即为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收获更多语文知识,为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启发学生展开深入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创造良好课堂情境,以实现学生阅读热情、阅读兴趣的激发。这样可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快地感知课文情感并产生共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对于课文中所用到的好词佳句加以汲取,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活动。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活动的展开,对课文内容可以形成深层次的感悟,深入体会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深入阅读,还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加以培养。俗语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知,为实现一篇高质量文章的品读,学生需展开多次的阅读活动。

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父亲、树林和鸟》此篇文章时,在结束文章的教学后,便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活动,对于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作的批注加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活动的展开获得新感悟。学生可联想到,课文中的父亲为一名猎人,则会用怎样的方式对待小鸟。而对教师而言,应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技巧等加以关注,鼓励学生标记文中的好词佳句,对于描写方式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加以总结。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书中的好词佳句展开仿写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深入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产生部分新问题,而此类新问题即为学生经深入思考后所形成的产物。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新问题加以积极主动地探索,以此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如生本理念,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须以学生兴趣特点及性格特点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知语文阅读乐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思维,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综合发展。

作者简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理念阅读教学素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