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战中的“未来武器”之争

2022-06-02姜森

检察风云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飞艇德军柏林

姜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对手的英德两国各自发展“未来武器”,展开了一场空中和水上对决。这番较量的结果决定了世界海空武器的发展方向。

如今航母是大国海军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历史上,航母第一次参与大型实战是在一战期间——英军出动航母,奇袭德军飞艇基地。这场较量的结果使航母成为20世纪海空作战的主力武器。

飞艇轰炸

1917年,德国的公海舰队被英军封锁在港口之内,当时英军担忧的不再是德军的战列舰,而是德军的齐柏林飞艇。

一战爆发前,德国陆军和海军就建立了自己的飞艇部队。一战爆发初期,德国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部队。这支空中力量由德国“帝国陆军航空勤务队”和“帝国海军航空勤务队”两部分组成,负责实施陆上侦察、情报收集以及海上搜索救援任务。

德国扩大航空部队的重点并没有放在飞机上,而是放在了飞艇上,指望用庞大的飞艇来执行战术、战略任务。

早在1900年7月,德国人斐迪南·齐柏林伯爵就设计建造并试飞了世界上第一艘齐柏林飞艇。他作为德国军人到美国参观访问时,首次看到美国内战中使用的载人气球,萌生设计更好的飞行器的念头。之前的飞艇都是软式结构,并没有跳出气球的范畴,原理和氢气球并无区别,所以缺点太过明显,飞艇本身过于脆弱且不牢靠,对气候和风向有极高的要求。齐柏林设计的飞艇开创性地使用了硬式结构。其浮力装置主要由铝制骨架和十几个充满氢气的气囊组成,气囊在不同的舱室中,用铝制骨架覆盖,外面再蒙上绸布,看上去就像只有一个气囊。齐柏林飞艇的顶部有和艇体等长的铝制栈道,用来吊挂压舱物和吊舱。飞艇有两个吊舱,前面的吊舱是指挥舱,飞艇驾驶员就在这个舱内活动,后面则是动力舱,用来放置发动机和燃料。

军用齐柏林飞艇长163.37米,直径18.59米,装填氢气,搭载4台迈巴赫210马力引擎,飞行时速96千米。

起初,德军使用飞机对英军实施轰炸,但由于当时军用飞机刚投入使用不久,空中载量较小——只能搭载小型炸弹,因而对地轰炸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德军转而开发并使用齐柏林飞艇实施轰炸。尽管齐柏林飞艇庞大的身躯易遭攻击,但在1917年之前,德军长期使用这种飞艇对英国本土进行轰炸,因为它可以装载几百千克级的航空炸弹。

德军的齐柏林飞艇从1915年1月开始空袭英国本土。它们的任务是飞临英国大城市上空并投弹,进而打击英国士气。针对英国伦敦的第一次飞艇空袭由德军林纳茨上尉指挥。他的LZ—38号飞艇在伦敦破坏了一些住宅和商业建筑物,造成40人伤亡。德军飞艇还在英国投下了恐吓信,上面写着:“英国人,我们已经来过,而且还要再来。不投降就是死!”

以往凭借海峡天险躲避战祸的英国本土,一开始对飞艇这一恐怖的新型战争机器束手无策。飞艇通常于傍晚时分从德国本土的库克斯港、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等处基地起飞,于华灯初上时到达英国城市上空。英国城市的路灯和房屋里面透出来的灯火是飞艇最好的路标——当时英国本土不存在“灯火管制”。扔下炸弹之后,飞艇掉头东飞,于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国。

齐柏林飞艇

一战初期,英国大城市根本没有防空意识,防空力量也非常薄弱,只有少数机枪和探照灯。英国情报机关在战前从未了解齐柏林飞艇是如何建造的。伦敦被炸后,英国人一度以为每艘齐柏林飞艇在外层和内层之间,有一层厚厚的惰性气体,因而不惧被子弹击中。

另外,当时一战刚刚爆发不久,英国军机的性能还很弱,没有力量去阻止飞艇的“光临”。特別是没有能够在夜间拦截飞艇的战斗机。由于普通机枪子弹对齐柏林飞艇无效,英国飞行员甚至曾尝试飞到齐柏林飞艇上方,向其投掷小炸弹。但这些炸弹往往在爆炸前就滚离了飞艇。初期,唯一能够阻止这些德国空中巨物去英国轰炸的,就是海上变化无常的天气。

一时间,德军自信地认为,齐柏林飞艇是他们手中的“终极武器”——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1916年,情况发生了改变。英国战斗机性能大大加强,并配备了能发射燃烧子弹和高爆子弹的机载机枪——高爆子弹打穿德军飞艇的气囊,让逃逸出来的高纯度氢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然后再由燃烧子弹将这一大团混合气体引爆,进而摧毁飞艇。由于空袭英国本土的难度不断加大,德军飞艇部队改变了策略:转而集中力量攻击远离英国本土、不在英国战机航程范围内的海上船只。

1917年8月21日清晨,丹麦海岸附近,德军L—23号齐柏林飞艇飞临英国第一轻巡洋舰中队上空。飞艇指挥官丁特尔自认为这次攻击万无一失,因为英国战舰搭载的老式水上飞机拿飞艇没辙。但随后他大吃一惊——附近竟然出现了英军的索普威斯“骆驼”短程战斗机。L—23号飞艇被几十颗高爆及燃烧子弹击中后,化作一团火球,坠向大海。

英国索普威斯战斗机

这些战斗机是从英军的“雅茅斯”号巡洋舰上起飞的。当时英国已经开始研制、测试可供飞机起飞的“准航母”,以增强舰队拦截德军飞艇的能力。“雅茅斯”号改装后,可供“骆驼”战斗机起飞。

航母诞生

德国空中压力下的英国,把目光转向另一个方面——可搭载飞机的水上平台,策划远程攻击德军的齐柏林飞艇基地。

早在1915年3月,为方便空袭北海(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的英国舰艇,德军在靠近丹麦的汤登建造了两座大型飞艇基地,分别是托比亚斯基地和托尼基地。这两座基地均设有能储存1万升飞艇燃油的油罐。当地还设有氢气工厂以及飞艇维修设施。每座基地驻扎600名德军官兵。高炮部队和5架德军“信天翁”双翼战斗机也驻扎当地,负责护卫飞艇基地。德军“信天翁”战斗机的最大特征,是拥有流线形的木制机身。这种机身强度高,且不难制造。BE3D981C-D142-4959-B39E-825BADAEE9BC

英国军方早就知道上述飞艇基地的存在,但无可奈何。当时欧洲大陆沿海有大量德国潜艇出没,英国大型战舰难以靠近。所以,英军无法使用舰炮轰击飞艇基地。同时,当时驻扎英国本土的军机航程有限,难以远程空袭(1914年,英军曾依托比利时的机场空袭德军飞艇基地,但战果不大)。唯有搭载战斗机的英军航母,才能在不进入德军潜艇活动圈的前提下,远程袭击飞艇基地。

为实现攻击飞艇基地的目标,英军需要新的水上平台——“暴怒”号航母。它是由正在建造中的“暴怒”号巡洋舰改造而成的,于1917年7月投入使用。

原本用作巡洋舰的“暴怒”号,设计搭载两门主炮。后来为了打造航母,英国工程师改变了该舰的原定设计:“暴怒”号取消主炮,转而安装了飞行甲板。船厂工人在舰体前半部铺设了69.5米长的木制飞行跑道。原炮塔和弹药舱的位置留作容纳8架舰载机的机库。

当时的“准航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起飞后,舰载机无法返回母舰,只能去陆地机场着陆。为解决这一难题,英国军方要求通过“暴怒”号开展舰载机着舰测试,以实现“飞机既能在航母上起飞,又能降落于航母”。1917年8月2日,英国海军少校邓宁驾驶“幼犬”战斗机,成功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号前甲板上。这是世界上首次有飞机成功降落于航行中的军舰上。几天之后,邓宁再次尝试这种危险的降落,飞机翻出飞行甲板,坠入海中,邓宁以身殉职,但飞机降落航母的方案得以成形。后来英国工程师在“暴怒”号的上层建筑后部,安装了延伸至舰尾、长86.6米的后飞行甲板,并设置了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以供飞机降落。

“暴怒”号由此成为英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改装型航母:它以舰体中部上层建筑为界,前部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后部甲板用于飞机降落,飞机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进行起降作业。尽管如此,“暴怒”号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第一艘安装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是英国的“百眼巨人”号。

“暴怒”号的诞生,使得英军远程空袭德军成为可能。

低空攻击

1918年6月末,搭载侦察机、战斗机的“暴怒”号,与英国第一轻巡洋舰中队组成第一支航母战斗群,驶向德军飞艇基地。

航行途中,两架德军水上侦察机发现了外形奇怪的“暴怒”号。它们试图靠近“暴怒”号一探究竟。英国舰载战斗机立即从“暴怒”号上起飞,对德军侦察机进行拦截。最终,一架德军飞机在闪避时坠入大海,另一架逃之夭夭。

“暴怒”号还遇到了其他挑战。一艘德军潜艇发现了“暴怒”号,所幸,由于有大量舰艇护航,德军潜艇没敢发动攻击,主动撤离。恶劣的海况也是巨大的挑战。一名曾参与任务的英国军官回忆道:“航母在大风中艰难地破浪前进。海浪太大了,这会给返航的舰载机带来麻烦。它们可能无法顺利着陆。”

1918年7月19日凌晨3时15分,在距离德军基地约120千米的水域,8架“骆驼”舰载战斗机从“暴怒”号上起飞,奔向德军的飞艇基地。不过,其中一架战斗机起飞不久后就遭遇机械故障,被迫返回航母。

清晨,7架英军飞机抵达目标上空。

曾驻扎德军飞艇基地的布特勒回忆称:“当时我还在睡觉。突然,我听到飞机引擎的声音。我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这不是齐柏林飛艇的声音。我跑到窗户旁,发现数架英国飞机低空来袭。”当时英国舰载机的飞行高度不足200米,它们的首攻目标是基地内的齐柏林飞艇库。4座飞艇库被炸弹引燃,当时库内的飞艇还载着航空炸弹。有两座机库的库门开着,德军士兵拼死将飞艇移至库外,以避免其被大火引爆。

有两架齐柏林飞艇因来不及撤离而被大火吞噬。德军开始反击。基地驻扎的3个高炮小队开火。炮火非常猛烈,英国飞行员以接近极限的速度向目标俯冲投弹,然后拉起飞机,他们看到飞艇库被引燃,发生剧烈爆炸。英军战斗机还攻击了氢气生产工厂,但未能将其引燃。

英国人并不恋战,扔完炸弹后迅速撤离战场,以避免德军飞机起飞拦截。

“暴怒”号被改装为航空母舰

最终,在早上6时左右,两架舰载机成功返回“暴怒”号。其余舰载机因为燃料不够,选择在丹麦境内的机场迫降。飞行员最终都被送回英国。

尽管摧毁的飞艇数量不多,但英军认为这次袭击大获成功——德军几乎弃用飞艇基地,对飞艇的信心进一步降低了。更重要的是,“暴怒”号的首次实战,证明了航母具有重大军事价值。

德国飞艇部队的“王牌指挥官”——施特拉塞于1918年8月5日亲自率领飞艇部队,最后一次空袭伦敦,结果他被英军炮火击中身亡,齐柏林飞艇空袭行动也就此结束。1915年至1918年,德国共出动飞艇208艘次,投弹约300吨,造成约1300人死亡,3000人负伤。约80艘齐柏林飞艇被毁。德国最高统帅部意识到,靠飞艇击败英国是不可能的。

一战结束后,齐柏林飞艇被用于民用航空。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飞艇发生空难事故之后,世界各国对飞艇这种大型空中装备失去了兴趣。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BE3D981C-D142-4959-B39E-825BADAEE9BC

猜你喜欢

飞艇德军柏林
柏林Wilmina酒店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齐柏林:飘荡的云或飞翔的鸟
派个飞艇去火星
飞艇的前世今生(下)
飞艇的前世今生(中)
飞艇的前世今生(上)
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