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环保:循环技术铺就绿色发展路
2022-06-01张金科史跃展责任编辑毛思洁
文/张金科 史跃展 责任编辑/毛思洁
(上图/张金科)太极环保公司全景图。
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环保”)是一家专注大气环境治理、危废资源综合利用及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的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循环经济和环境综合治理解决方案。前不久,该公司就为兰溪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安装一套烟气处理装备。在这套装备的作用下,整个厂区闻不到、测不到各种尾气。据了解,以往尾气中的有机性挥发气体(VOCs),一氧化碳、氢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需要燃料升温燃烧,而太极环保开发的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能让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有机性挥发气体等自行燃烧,每年可为兰溪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节省天然气费用800多万元。
太极环保董事长史汉祥介绍,公司还在尾气脱硫的基础上对这套装备进行第二次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烟气自我燃烧,降低了治理成本,还让这套装备具备了钢渣脱硫的能力。这种将废料作为环保处理原料的工艺,正是太极环保循环治污模式精髓所在。
科技创新探索循环治污路
“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平衡发展”,这16个字看起来简单,却是史汉祥二十多年不断研究实践的经验总结。
20世纪80年代,史汉祥所在的村子兴起不少冶炼有色金属的小工厂,史汉祥也经营了一家。冶炼厂使不少村民发了财,但青山绿水的小村庄很快变得面目全非。“污染带来的恶果随处可见。厂外大树永远是焦黄色。衣服被子放在外面晾晒,上面会粘上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史汉祥说,这是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原因。
1993年,史汉祥到北京“取经”,得到的建议是用石灰(石)石膏法治理二氧化硫。但将这一方法用于实际生产后,史汉祥逐渐发现,除了该方法工艺本身存在问题,更要命的是,随着公司业务量越来越大,脱硫后产生的石膏在厂区内外形成了石膏小山包。这让史汉祥开始怀疑石灰(石)石膏法的环保性。
一边是炉渣山,一边是石膏山,还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如何搬掉这三座“污染大山”,史汉祥苦思冥想。“二氧化硫是从矿冶炼中逃逸的,为何不能用炉渣吸收回去?既然硫是土壤的重要酸性元素,为何不能回收用于治理盐碱地?”说干就干,自1996年开始,他闷头钻研,寻找炉渣吸收二氧化硫的配方,设计全新内部构造的脱硫塔,探索脱硫副产物制作肥料的方法,甚至从头设计生产脱硫塔的设备。两千多天,实验做了无数次,方案推倒无数个。2001年8月,一座名为“多相反应器”的吸收塔诞生,这种全新概念的“以废治废”环保装备,轰动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之后二十多年中,史汉祥从治理冶炼行业烟气污染问题出发,秉持平衡理念,又相继发明了炉渣脱硫脱硝、盐碱沙荒地改造等技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治污方法。
(图/张金科)太极环保为客户安装的烟气处理装置。
科技创新探索绿色发展路
“矿冶行业前端有裸露尾矿的粉尘,中端有废气废渣的排放,后端有治污废料形成的二次污染。”长期关注传统行业污染治理的史汉祥认为,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一个“废”字成为污染的源头。而太极环保多年来一直在治“废”上下功夫,以DS—钢渣脱硫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恢复土壤生态核心技术等多项首创技术,打造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平衡发展”的循环治污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包头钢铁取得实效。
(图/张金科)史汉祥(左一)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据介绍,包钢过去用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治理废气,每年要消耗石灰石约60万吨,脱硫费用高达1.2亿元,其间还产生约80万吨脱硫渣,同样需要环保处理。现在,石灰石被包钢自产自销的钢渣取代,不仅减少了石灰石采购成本,提高了废气治理效率,而且脱硫副产物被太极环保用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改良了300多亩盐碱地。2015年,该镇红旗村村民张二喜把自己的15亩地租给太极环保作为改造试验田,经过6年试验,现在每年他都可以从试验田里收割15吨苜蓿草。全村300多亩试验田每年一共可收割300多吨苜蓿草,满足500多只羊对苜蓿草一年的需求。
除内蒙古外,太极环保永久性改造盐碱沙荒地的试验在浙江、河北、天津等地也取得成功。“我国有各类盐碱地约15亿亩,占世界盐碱地面积的26%,未来改造盐碱地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史汉祥对这个跨越工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信心十足。
“太极环保循环经济系列技术连接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使工业活动更合理地纳入自然循环之中。”史汉祥说。经过10多年的市场推广,太极环保的400多套烟气处理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火电、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占危废资源化行业一半以上的烟气治理市场份额,企业由此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科技创新以服务经济为主战场
从我国现实看,太极环保循环技术不仅能够治理污染,而且可以降低钢铁、火电等行业的生产成本,增大供给侧改革的转换空间,助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科技创新以服务经济为主战场。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史汉祥说。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让这位复合型人才深感责任重大。
“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点,环保产业又迎来新风口。史汉祥认为,太极环保循环经济系列技术不仅为大气污染治理成本高、工业炉渣处理难和盐碱沙荒地改造难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且通过产业拓宽和联动,补齐资源综合利用短板,使治污投入变成环保创收,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