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人与自然协同发展新模式
——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与濒危物种保护计划

2022-06-01王欣晨

中华环境 2022年5期
关键词:云龙天池物种

文|王欣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提,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统筹规划与创新,并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当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大会聚焦“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与全球通力合作,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主办国的责任与担当,也大力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

为探索人与自然协同发展新模式,广汽丰田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积极践行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企业及NGO三方通力合作,助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持生物多样性绝非易事。生态循环过程中任意一个节点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整体改变甚至崩塌。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进行科学而紧密的研究与修复,从而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少不了绿色,而一个健康循环的生态系统离不开森林。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生物生产力和现存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强的生态系统。它在抗御风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变化、净化环境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017年,以生态循环过程中科学恢复森林、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环境容量为项目重点,广汽丰田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成立“中国绿化基金会广汽丰田公益基金”,委托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区及周边社区开展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

2019年起,为了更好地推行科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广汽丰田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启动自然中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协助进行濒危物种及栖息地的调研工作;同时将云龙天池森林恢复模式和保护工作延伸至整个云南省,扩大项目影响力和传播力。

2021年,项目团队积极为COP15大会提供了研究成果、数据支持、案例推广及政策建议,在大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果,彰显了企业的绿色责任。在大会上, “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云龙项目只是一个开始,团队后续将在其他相似濒危生物栖息地开展调研保护工作,同时以省为单位联动多方进行公众项目绿色宣传,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与命运共同体。

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项目团队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开展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针对森林恢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进行科研监测,组织基于公众科学的本底调查和自然体验活动。

基于此,日常工作内容共有森林恢复和抚育管护、科研监测、社区发展与公众自然体验和教育四大方面。至今,已成功在火烧迹地种植云南松、华山松等共17.33万株树苗,示范性恢复了1000亩植被,并将继续对400余亩植被进行人工促进更新。这一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正重现勃勃生机。此外,结合滇金丝猴栖息地和天池森林的科普资源,项目一方面设计自然教育课程,组织公众参与活动;另一方面,发动社区参与,开发生态产品,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中受益。

公众参与和自然体验

为了更广泛传播绿色理念,项目从科学志愿者活动和青少年自然体验活动两个方面着手,不断拓展新模式。

2020年8月,项目组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了第四次科学志愿者活动,8名志愿者在天子山和天池区域进行徒步考察。在收集相关物种资料的同时,参与者实地了解自然,亲身感受到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易与重要,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联系。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每一个公民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为了让青少年在成长中更好地接受环境教育,项目团队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组织同学们到保护区和暑场社区大浪坝持续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包括1次自然教育培训和4次自然体验实践活动。此外,项目团队积极对接外部教育机构,策划云龙天池暑期学校,共筹备4场亲子夏令营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向家长和孩子传递绿色理念。在如今“双减”背景下,项目关于环境教育的策划方案也为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样本。

社区发展与城市观察

保护是为了更长久地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把生态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保护地项目持续激发社区凝聚力,进行社区与农村能力建设及环保培训、生态产品开发与能力体系建设,让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起,项目协助当地合作社开发推出第一款生态产品——正冬诺邓火腿,同时挖掘了牛肝菌、鸡油菌等生态产品。合作社实现相关收入合计17.4万元,受益农户约60户。

在城市周边,项目团队以广汽丰田工厂生态园为试点,在广州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探索拓宽环境产业链。期间,项目组共在广州市内组织开展园艺活动两次、放映交流会1次、城市生物多样性检测与维护活动6次,这些活动对提升市民整体环保意识、引领社会实现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濒危物种保护计划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全球评估报告指出,濒临灭绝的物种,其中许多是数十年之内变成濒危的,已经多达100万种。残酷的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单一森林植被的人工种植与恢复并不能满足人类和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拯救濒危物种的目标,科学恢复森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目团队积极实施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助力整个生态系统维持整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濒危物种保护计划是针对云南省和藏东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濒危物种,如滇金丝猴、金钱豹、云豹等的保护行动及调查空缺开展的一项工作,对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开展科学研究、修复与维护工作,主要围绕物种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社区监测巡护与社区生计发展等方面展开。

生态系统维护与社区发展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和交汇区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2020年开始,项目组在滇西北森林区域调查那仁滇金丝猴种群等物种的数量和分布,以及该区域的动植物本底信息,进行数据补充。通过带领当地社区居民开展物种调查、科研监测等工作,提高护林员、社区村民的保护能力和意识;通过公众参与活动,大力宣传区域保护工作,扩大滇金丝猴等物种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滇南森林区域评估在孟连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森林保护、跨境保护工作的可能性,制定了利用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方案。

2020年10月起,项目推进至藏东南地区,进行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主体的首批红外相机布设工作。通过墨脱原始森林80台红外相机获得的数据成果,将为后续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项目组召集滇西北森林区域那仁村村民一同参与物种维护,借助红外相机布设和使用的培训,与村民一起制定巡护监测制度、垃圾处理方案、社区保护地申请等工作,提升保护积极性。带着现代的科学监测方法,项目组与数百年世代居住于滇南森林孟连腊福黑山的拉祜族、阿卡族村民一起重新走进山林,结合族群传统文化,一起推动对腊福黑山森林的保护,探索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自然昆明生物多样性调查

为迎接COP15大会的到来,项目借助大会主场地昆明,向世界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取得的成果,并联合多方共同组织了“自然昆明”科学志愿者活动,包括城市红外相机监测和寄生植物调查。

活动围绕昆明城市野生动植物展开调查,发动群众参与、了解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实际行动为大会的举办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贡献。通过志愿者提供的物种信息,团队在活动结束后加以收集整合,填补了昆明城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资料空缺,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了依据。

项目影响及传播

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成功打造了云龙模式,目前已扩大至整个云南省和藏东南地区,将持续在生物保护空缺区域开展工作,对不同类型森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示范作用。五年以来,项目涉及范围之广、活动种类之多、宣传力度之大,将对项目参与方及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对项目发起方的影响

项目的实施为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建立社区保护地贡献了社会力量。同时,发起方借助COP15大会的国际舞台广泛宣传项目,彰显绿色责任与品牌影响力。

项目成功实现了基金会、社会组织、企业与政府间的协调和资源对接。项目通过多方联动,召集领域专家,开展监测评估,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提供实践案例;总结方法,为我国植树造林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以自然观察节、科学志愿者活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享会等公众活动为载体,加强了三方与公众交流的衔接,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协助提升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作用。

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

项目的实施为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与物种多样性的调查数据,增强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为未来推行进一步的生态系统修复与物种保护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了周边区域环保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实施自然教育培训与科普宣教活动,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对项目社区的影响

项目通过号召周边社区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共享生态信息资源,让社区居民学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对社区合作社培训赋能,共享生态信息资源,建立社区生态产品的资金反馈制度,协助社区对接外部资源,构建成熟的产品供应链,带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做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先行者与引导者,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面对机遇与挑战,社会各方力量将积极寻找跨产业、跨行业的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与合作项目,为国家环保事业和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成功模式。

猜你喜欢

云龙天池物种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今夜的天池
黄天池
天池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苏云龙作品
电咖再造新物种
探秘天池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