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教学的物理实验教学
2022-06-01隋文泉
隋文泉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物理实验的深度教学体现在与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度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情等;另一方面要能够做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有深刻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深度思維。
一、教材的分析与备课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要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概念,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更好地深度备课,备教材,因此选择了人教版和沪科粤教版两种版本的教材,做了对比分析。(见表一)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人教版教材中采用的材料是水和食用油,加热装置是电加热器。而沪科粤教版教材中采用的材料是水和沙子,加热装置是酒精灯。水和沙子的组合虽然和引入情景相吻合,但是由于热传递的方式不同,在实验中往往一开始沙子升温较慢,这就为实验数据的分析增加了难度,因此采用水和食用油的对比实验更好一些。此外,酒精灯作为加热装置,火焰不稳定,两个酒精灯很难做到单位时间放热量相等,因此不建议使用酒精灯加热。而教学实践中发现,人教版教材图中的电加热器功率过大,实验过程短,不便于记录实验数据。所以,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更换成为实验室用的红外加热器。
在学情方面,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在于,实验后根据实验结果,构建比热容这个物理量的概念,表达式运用了比值定义法,涉及到了四个物理量,而且热量Q不是测量结果,而是由加热时间转换比较得来的,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跨度要求较大,对比热容的概念容易产生认知障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注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思维,特别是类比其他采用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比如速度、密度等,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1.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探究问题
情景展示:如图2所示,夏天的中午,人们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很烫;当走进海水的时候,却觉得海水比较凉。
师:图中的场景,涉及到了哪些物理量呢?
生1:海水的“烫”和沙子的“凉”都是在描述物体的冷热,物理上用温度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生2:夏天的中午,太阳在向海水和沙子传递热量。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这样的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值得我们实验探究的物理问题呢?
生:不同的物质,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相同吗?
点评:比热容的概念涉及到了多个物理量,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环节由教师主导,过程较快,往往几分钟便进入了实验探究环节,没有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分析的空间。在搭建情景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用科学的思维和物理的概念来重新建构问题,从生活的直观感受和主观经验迈进物理的世界。
2.整理实验思路,提炼科学思维
师:实验员为大家准备了两种物质,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我们今天来比较他们的吸热情况,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水和食用油的质量要相等。
师:这样的要求体现了物理研究中的什么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师:是否要求水和食用油的初温相等呢?
生:不需要,因为实验观察的是温度变化量,与初温无关。
对于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学生往往能够想到,但初温是否要相等,学生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观点交锋,在讨论中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师:我们怎么保证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呢?
生:可以使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的时间。
师:用加热时间代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体现了什么科学方法呢?
生:转换法。
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思路,用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加热装置下,加热相同时间,比较两种物质升高的温度。
点评:在实验的设计阶段,需要老师抽丝剥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攻克难点,厘清实验思路。比如用加热时间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里需要注意为学生构建脚手架,而不能越俎代庖,灌输式教学。同时在实验设计中,注意总结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重视数据记录,提升分析能力
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环节,因此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然后组织学生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要向学生强调,应该如实记录,不能编造修改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品质。
得到实验数据后,指导学生分析数据,描点连线,通过图像进行分析。可以以加热时间或吸收热量为横坐标,温度或者温度变化量为纵坐标,做出图像,例如图1所示。从图像中,可以分析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的温度不相等,水升温较慢,而食用油升温较快。
点评:如果图像不能明显比较出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则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是由于某些环节出现了错误,比如相同质量水和食用油的称量、温度计的读数,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实验误差。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论,甚至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得到的“不理想”的实验结果。
4.把握认知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比热容作为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在向学生提出之前,应该注意比值定义法的渗透。以速度的概念为例,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可以比较路程,相同路程可以比较时间,但是如果时间和路程均不相同,那么就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这就是速度的概念。
同理比较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吸热能力,吸收相同热量时,可以比较升高温度;而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比较吸收热量;但是如果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都不相同呢?这时根据比值定义法,由速度概念的认知迁移,学生会想到用热量Q与温度变化量?驻t的比值,其实这就是“热容”这个物理量的表达式。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但是这个比值越大,意味着物体的吸热能力越差,这不符合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用,而不用。两种不同物质在比较吸热能力时,还要注意到质量m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再除以质量m,保证用单位质量的去比较,此时就引出了“比热容”的表达式c=。
点评:借助比值定义法这一“脚手架”,以及热容概念的过渡,可以突破比热容概念教学的难点,具有比较清晰的逻辑建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结论
要上好一节实验课,需要老师深度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实验安排的合理性,大胆改进教学设计和实验装置,以及分析学情。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多动手动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对于教学中的难点,要善于构建“脚手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深化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