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
2022-06-01刘东太
刘东太
在当前中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怎样顺应新的发展要求,切实推进“新课改”的实施,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是当前许多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虽然从整体上讲,这一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此也进行了探索,并将其纳入了“新课改”的教学体制中,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理念,并以问题为指导,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他们逐渐形成数学素养。数学是小学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如果学生在初等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要想改善小学数学学习的总体效果,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尽量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容易导致学生走神,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对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数学与小学生的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就是把真实的生活情景融入数学教学中,使他们在贴近现实的环境中去分析、求解。把生命的因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将生命的因素引入数学课堂中,既可以用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使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水平。把数学引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更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生活化的要素强化指导的效果。另外,数学教学与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相适应,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使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能。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生活化的理念被运用于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都在探讨如何科学、有效、系统地将数学融入生活,从而提高其运用效果。比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搜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将自己的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上,生活化教育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一些教师没有重视观念上的革新,尤其是没有对这一教学进行深入了解;数学的基本素质包括:直观思维,数学运算,建构模式,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抽象等。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训练时,尚未将“数学文化”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虽然做到了与现实紧密相连,但总体上,教师的数学理念没有实质上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缺乏融合性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加强课程的整合,尤其是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不够,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不够。有些教师对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重视,对“生活化的情景”的运用还不够全面、系统。如果生活环境的营造不够好,对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生活常识的认识、理解、体验等都不够深入,生活环境的营造针对性不够,有些小学生根本没有经历教师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因而不能充分地利用生活环境。另外,部分教师不重视将生命化的内容纳入课堂中,比如没有从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缺乏拓展性
要想运用生活化教育思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应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就必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继续拓宽没有涉及的地方。而一些教师对此尚未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在课堂上,不注重将生活化教学与游戏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很难利用小学生熟知的“在游戏中学”来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中,缺少扩展的空间,体现在对生命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上。比如,在使用PPT的时候,课堂中的生活内容比较少,PPT的制作大多是教科书式的,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目标,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眼球”,更不能指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和探究。
(四)情境设置的过于形式化
“数学情景”,是指用“生命情景”这个手段来实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网上的信息,把学生的真实的人生体验和课本中的知识点相融合,让学生借助现实知识去体验、思考,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人生主题。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对“生活化”的认识還停留在表面,造成了“情景”的设定太过形式主义。有的教师在创造情景时,往往会盲目选择“生活化”的内容,以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就可以作为素材,而在教室里则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活动,这样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会让他们分心,而且很多情况与数学的内容脱离,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一些教师不会情景教学,特别是一些年长的教师,由于受到了旧观念的影响,过分注重课本内容,因此只靠课堂教学来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而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如何灵活运用。
三、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策
(一)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革新是前进的精神所在,要想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必须不断地利用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怎样把“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并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动力。在具体的实施上,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小学数学教育中,从而使其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取得新的飞跃。比如,在“认知三角和四边形”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三角和四边形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说出他们所认识的三个不同的四边形,然后教师再根据这些知识来归纳出“三角形分类”和“四边形分类”,并指导他们进行归纳,这对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66CA8C24-1A2A-495A-B974-03BD1A16EA50
(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关注学习过程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只考虑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想,而忽略了学生对这个特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有限”的教育方式,既不能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发挥,也不能养成独立的学习方式。数学是一种严谨、逻辑严密的科学,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发展智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有了一部分的数学意识,他们能从特定的题目中看到其中包含的内在逻辑,学习过程逐渐形成,在向着抽象的方向不断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必须使他们积极地参加到数学教育中去,使他们学会独立地去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应该适时地转变教育方式,建立学生的数学意识,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些面积代表的区域到底有多大。比如,北京市有16810平方公里,酒泉卫星发射场有2800多公里,用生活化的素材或者材料来让学生明白一些面积大小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引入一些有关的问题,比如“我们生活的城市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合适呢?”“1平方公里是多少?其与亩地的比例是什么”等问题,要适时地加以指导,在学生思想僵化的时候,要帮助他们拓宽思路,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计算和想象力得到发展,使他们对土地的了解更加深刻,并且增强他们的运用意识。又如,在“0的认识与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把“0”的含义和空白的相联系,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放映已经准备好的教学课件,以“取水果”来说,一共三个梨,取了一个,之后再取两个,那么第三次就会剩下一个空盘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使学生意识到“0”的含义,所有的没有、空白也就代表着“0”。除此之外,还要使学生意识到“0”本身具有起点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尺子进行起点的教学,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对尺子上的刻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主动说出尺子刻度的开始数字为“0”,让他们明白“0”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及时引导,运用小提示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相结合,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图画,并引导他们学会折叠纸张和剪裁出不同的图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体是怎样的。而课堂上的教材也可以用来帮助他们学习,比如桌子、课本等。在本课程中,学生将会学到“七巧板”。七巧板是一种由七个图案组成的图案,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先辈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智能玩具。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和方式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带领学生通过七巧板认识更多的图形,以使他们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多的了解。
(四)借助多媒体,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
小学生处于发育的早期阶段,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同时也不能集中精力上课,因此影响了教学质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学。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要想运用生命要素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就要主动发掘生活中的材料,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学习爱好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和生活中的数学,是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资讯科技,通过图文结合、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演示,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并促使学生结合视频进行深度的反思。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与课程有关的教学录像或者视频,以此来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堂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在教学“元、角、分、小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元、角、分的图片,使学生对元、角、分等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困难。
(五)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发明家爱因斯坦曾说,问题的产生要远远大于对问题的解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纪特点和性格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观点,敢于质疑、批评和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适时培养学生善问、善思、乐知、乐探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教师可以对特定的单元进行知识的训练,探索新的观念,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大胆实践,在此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批判意识。
(六)营造生活化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新课程引入要结合现实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营造生活化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小明6岁,小明的父亲36,小明的祖父69岁”,让学生就小明的家庭成员的年纪大小进行比较,然后引入“倍数”这个词。其次,要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创造学生所熟知的人生场景,使他们对所学的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物体周长”的教学中,在完成了圆周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一些特定的物体,如课本、书桌、黑板、地板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领域很多。最后,注重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使教学的内容具有生动的色彩。
总之,把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中,对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很有意义。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方式,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并持续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指導在学生中的重要地位,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最后广大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把数学融于生活”的重大意义,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实施。
(宋行军)66CA8C24-1A2A-495A-B974-03BD1A16EA50